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

论文摘要:小学阶段是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其发展的基础。本文一小学语文为依托,具体展开谈了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策略

2001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不仅指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地位,还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应充分重视小学阶段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小学生口语交际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头言语的交流,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然而,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针对性不强,对口语交际的阶段性目标认识不够;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部分学生存在胆怯心理;口语交际课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学科之间交融性不足,其他任课教师重视程度不高;各类考试不涉及考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限于篇幅关系,不再具体展开。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细化与提出阶段性目标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在学生原有能力基础上,逐步将要求要求提高,使学生能力得到渐进性发展。如倾听能力方面上,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交头接耳,做小动作,自控力不强,不能集中精力倾听别人讲话。第一学期主要训练目标是使学生形成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学生刚刚入学,一开始进行口语训练,一部分学生很积极,愿意说,另一部分学生胆小,不敢说,第一学期教师主要在于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愿望,愿意表达即可,主要采取鼓励的态度。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有了初步的倾听习惯,能够自信地说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但表达不完整,说话不连贯,在别人说话时会分散注意力,交流时态度不自然,故这一学期主要培养学生能完整地听别人讲话,能说出完整的话,交流时态度大方自然。

二年级上学期相对于一年级下学期已具备良好的倾听和表达习惯,口头语言运用较好。这一学期重点放在加强学生说书面语言的能力和语言的连贯性,听出重点内容。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口语交际基础,但用词不准确,重点加强学生用词的准确性,能够完整连贯、较为准确地表达。

二、二年级阶段性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目标要求

一年级(上)

倾听能力:对别人说的话感兴趣,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

表达能力:学讲普通话,能说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交流能力:有表达的信心,会说礼貌用语。

一年级(下)

倾听能力:能完整地听完别人讲话,不插话,不做小动作。

表达能力:爱讲普通话,能说出完整的话,不添字,掉字,尽量说话时少做停顿。

交流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会用“请”字。

二年级(上)

倾听能力:喜欢听故事,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表达能力:会讲普通话,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复述大意和精彩环节。

交流能力:会礼貌的拒绝别人,学会尊重别人。

二年级(下)

倾听能力:能听出别人讲话的内容,并给予恰当的回应。

表达能力: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用词较为准确,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交流能力: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有初步的合作能力。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口语交际可以说是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一些难度,再加上学生年龄小,在交际中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无疑会压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欲望。因此,教师必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教师要客观、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发展潜力,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急于求成。在学生表达不好时,不愿意表达时,强迫他们,甚至批评他们,就会使他们丧失了对口语交际的信心和兴趣。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在大家面前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有不足时,微笑的看着他,给与善意的指正,使学生放轻松,同时告诉他今后要努力的方面。建立起信任、尊重、依赖、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参与口语交际中,有表达的愿望,有利于学生今后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关注他们点滴成长。而对于退缩,不愿意表达的学生教师不可忽视,而应该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找到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另外,教师应从设计简单问题入手,减轻学生的负担,由于儿童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所以问题不宜过大,明了易懂。

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会使学生交流时更为融洽,也使得学生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说的好的同学应给予表扬,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带动其他同学积极进行口语交际。而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也许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哄笑。久而久之,就会背上心理包袱,甚至拒绝口语交际。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的引导,教给学生换位思考的方式,告诉他如果你被别人嘲笑,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从而使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评价他人、如何善意的与别人进行交流。在安全、尊重、信任的氛围中,有效地消除学生被别人嘲笑的顾虑,是低年级学生主动进行口语交际关键所在。 "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

单一的口语交际活动难以适应低年级学生的需要,他们好奇心强,乐于尝试新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通过大量实践锻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兴趣,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猜一猜

教师课前让学生每一个准备一个谜语,说给全班同学猜。说出谜语后,如果全班同学答不上来,让出谜语的同学给予提示,如:“他是天上/地上/海里/的……”“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摸起来/闻起来/听起来是……”要求必须描述简练准确,从而使学生准确的运用词语。

(二)赛一赛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但讲故事的能力却不高。可组织讲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可以复述故事,要求必须讲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动物,发生了什么事。口语表达能力好的,可以续编故事、创编故事,要求完整、连贯、清楚的讲出故事的来龙去脉。讲完后,大家评议选出“故事大王”,并说出投票的理由。

(三)展一展

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强,活泼好动。开展“小小展台”活动,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是学生乐于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活动可以多种多样,按不同的主题重复进行,可以展示特长,展示自己最满意的手工作品,并向别人介绍制作方法,展示自己追喜欢的一首诗,短文,大声读出来,让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四)传一传

低年级学生表达不完整,用词不准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开展传话活动,看看哪一组传的既完整又准确。具体做法: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准备几张纸条,把纸条交给第一个人,由第一个人依次向后传话,最后一个人把话告诉老师,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如果表述不完整,用词不准确,句子的意思就会改变,使学生逐渐养成表述完整用词不准确的习惯。

五、完善评价机制

(一)形成性评价

对低年级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鼓励的态度,促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评价应在鼓励的基础上给予客观的建议,使其明确改善的方向。对于变现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不吝啬表扬,学生在鼓励中会积极参与其中。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教师不应急躁,给予充分的时间,并在结束后微笑着告诉学生:“期待下一次有更好的表现。”评价的方面是多样的,包括是否仔细倾听,是否说普通话,表达是否完善、连贯、清楚、用词是否准确,交际过程中是否有礼貌,声音是否洪亮等教师均要一一指出,促其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的养成。

课堂观察和日常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课堂观察不仅仅是口语交际课上的观察,还包括所有语文课上的观察和其他课的观察。教师可以在观察学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形成性评价。

(二)阶段性总结评价

1、评价项目设计

根据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和接受水平,低年级评价项目可以设计为复述故事、提供素材讲述、讲述见闻和情境性交流四项。

2、评价的要求

为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不同方面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要注意测试项目应从内容、语言、情感态度特征等方面分别给出不同的等级标准,优秀的记为A,良好的记为B,再努力的记为C。A等为内容充实,有一定的逻辑性,语言流畅、完整、连贯,用词准确,自信、自然、有感情的讲述。B等为内容合理,有表述不完整的现象,能清楚讲述但用词不够准确,语言缺乏流畅性,表情不够自然,讲述时较为紧张。C等为内容空洞,表述不清楚,停顿较多,语言缺乏流畅性、完整性、连贯性,讲述时胆怯,不敢与人眼神交流。教师应在鼓励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上,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各个方面做出较为可观的评价。

3、评价成绩和评价结果解释

口语交际能力成绩评定采用等级评定为主,最终结果应以等级加评语的形式呈现。评语应力求反映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调控能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体现出激励性。

评价案例:复述故事 教师根据评价要求进行测试评价。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实际,主要考虑从语言、内容和情感态度特征方面展开评价。教师给出评语,记录学生各阶段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情况,放入档案袋中。通过档案袋的记录,教师和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个阶段的变化,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生动的、渗透性的过程,首先从阶段性目标入手,使各阶段目标深入教师意识中,在实施过程,要保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说,有说的愿望,其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打开话题入口,有内容可说,使学生会说,解决怎么说的问题。最后,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辈子都是这样
2008奥运会
我和爸爸下飞行棋
2008,拜拜了
小水珠历险记
英语班的故事
缅怀先烈 立志成才
秋天果园都活了起来
放羊记
烦人的雨天
九龙游记
梦想的的地方
《儿童探索大百科》读后感
欢欢喜喜迎奥运
秋天的收获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论郑和下西洋中宗教文化的规范性传播
和谐管理的传统文化视阈
关于“孝”与“无后”的辨析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
论社会主义宪政(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内容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当代思想道德养分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传承
赣式古民居发展现状与对策
论社会主义宪政(19)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的“毛泽东热”研究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
《詹天佑》说课设计之二
《金色的脚印》说课设计之一
《詹天佑》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丑小鸭》说课设计之一
《金色的脚印》说课设计之二
《凡卡》教学设计之三
《詹天佑》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蜜蜂引路》第一课时
《凡卡》教学设计之二
《月光曲》说课设计之一
《白杨》第二课时
《詹天佑》说课设计之一
《凡卡》教学设计之一
《詹天佑》第二课时
《月光曲》说课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