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跨文化交际之语境文化

跨文化交际之语境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1

跨文化交际之语境文化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和语境文化的分析,论证跨文化交际风格因语境文化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由此寻找有效的沟通方式,达到交际目的。

语境文化;跨文化交际;交际风格;差异

一、 前言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当两种不同文化交际者交际时,由于交际双方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环境与背景各异、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有别,人们会对同一词、同一句话、非语言行为和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联想和不同的所指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因此,要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首先要理解不同文化的模式及沟通方式。

二、不同语境文化的行为特征

文化的有效沟通是依靠理解语言表达还是靠理解语境,这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问题。美国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Hall对跨文化的有效沟通作了精辟的论断,他将交际过程分为强语境文化和弱语境文化。

强交际语境文化强调以间接方式表达思想、观点和交流内容,直接表达不仅会显得太唐突,草率,还会给人留下做事不认真,决策不慎重的印象,尤其在讨论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或向对方提出请求时,强交际语境文化交际者言语表达婉转、含糊,担心会冒犯对方或让对方丢脸。强交际语境文化要求听者根据交际语境和说话者的非语言表达理解交际内容和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因为强交际语境文化认为,理解说话者的言中之意及言外之意是听者的责任,而不是说话者的责任。强交际语境文化有如下几大特点:“我们”为主;螺旋式逻辑思维;间接交际方式;地位趋向方式;语境为基础的理解;理解责任在听者。强交际语境文化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墨西哥等。

弱交际语境文化强调通过语言表达进行沟通与交流,所有信息或观点都反映在语言表达之中,而且表达方式直截了当,毫不含糊。任何人想通过暗示方式、间接方式或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不仅达不到沟通目的,还会被认为是在回避问题,甚至也会被认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在弱交际语境文化国家里,沟通的目的是彼此交流信息,因此发话者有责任让听者正确理解其语言表达内容,所以他们说话直来直去,说话内容都在言语之中,毫不掩饰。弱交际语境文化的特点是:“我”为主;线形逻辑思维;直接交际方式;个人趋向方式;语言为基础的理解;理解责任在发话者。弱交际语境文化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

两种不同的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交际方式,也正是这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不同语境文化沟通者在交流时会发生交际障碍,也容易产生误解。

三、东西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语境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东方文化注重维护群体和谐,强调社会等级制度,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利益至上,淡化社会等级制度。这些差异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方交际中的文化特点

东方文化中的等级观念、身份观念很强,言谈举止非常注重礼貌,以此体现双方在地位等级上的差别;东方人注重意境,语言表达含糊,常常给人欲言又止的感觉,这就要求听者依靠说话时的语境来理解说话人的意思,而且东方人常常把沉默当作一种回应的方式,所以有时在交谈中甚至还要考虑说话人的神情举止,以便做出正确的推断;东方人重视面子,说话往往迂回婉转,尤其是当与对方意见有分歧时,语言更为隐讳含糊,有时因为担心伤和气,伤感情,对有些话甚至避而不谈,以求一团和气;东方文化重集体负责,如果是在商务谈判桌上,东方人会想好了再说,因为一个人的发言代表的是一个团体的意见,说话人比较谨慎;东方文化在矛盾面前往往采取回避或者拖延态度,静观事态,有时会因此而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

2、西方交际中的文化特点

西方文化中人们更重视平等,谈话举止相对轻松随意;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注重的不是意境,而是言传,语言表达清晰达意,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文字的运用几乎涵盖所有的有效信息;诚实是为西方文化所重视,西方人凡事以事实为依据,说话的方式也非常直截了当,遇到不同意见时不惜针锋相对以求是非曲直;在集体与个人之间,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样是谈判,西方人常常边想边说,在权责范围内可以自行作出决策,注重谈判的实效;在矛盾面前,西方人习惯于直接面对,主动分析问题所在,并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矛盾,具有相当的办事效率。

以人讲“面子”这一文化传统为例,中国人对人对事比较婉转曲折,生怕伤了自己和别人的面子。相反,美国人则坦诚和直率,举止言谈直言不讳,不善于转弯抹角。对他们来说,问题的实质和利益的所在,远比保全“面子”更重要。这些文化特征也可以反映在谈判之中。中国人有这样的习惯,即在谈公务前先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如参观访问、宴请等;美国人不太了解人际关系与公务间有何相关,他们不希望用太多时间客套寒暄,他们会很快言归正传,而且讨论问题时,常会提出使人尴尬为难,甚至冒犯唐突的话题,发表意见时也会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得到对方赞同或是否会否定对方。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跨多门学科的边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在和科技领域的合作增多,跨文化交际将日趋频繁,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也将涌现出来。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就要正视东西方文化差异,正确理解不同文化语境的特征,尽可能地减少文化间的冲突,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2]“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 谢之君外语界 1999年

[3] 《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

[4]《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珍珠
神七发射啦
我的收获
我和外婆看电视
打针
一粒种子
看图钓鱼
我家的小闹钟
梦游太空
美丽的夜空
我的家乡
我的校园
我和外婆学英语
我爱吃葡萄
绿叶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下)(1)论文
主持人与电视节目策划
初探环境侵权中的新型公平关系(1)论文
环境民事侵权同质赔偿原则之局限性分析(1)论文
数字环境下恢复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本思路(1)论文
都市题材电视电影的喜剧化类型
依法加强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司法保护(1)论文
电子商务合同公证的法律问题(1)论文
依法加强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司法保护
电视新闻的宣传艺术特征分析
新技术环境下著作权审判的基础(1)论文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讨(1)论文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1)论文
构建环境合同制度(1)论文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1)论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五
《小壁虎借尾巴》片断赏析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六
《小壁虎借尾巴》片断赏析三
《小壁虎借尾巴》综合资料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五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三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七(A、B案)
《小壁虎借尾巴》说课设计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四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十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三
《小壁虎借尾巴》片断赏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