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讨乐理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

探讨乐理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探讨乐理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

摘要:在乐理教学实践中,有不少专著(包括译本)、教材对变化音、音程、等音、调式交替等基本概念的阅述存在着不妥之处,对之加以比较分析,就此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音乐理论 教学 基本概念 问题

音乐基础理论的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课程之一。清末至今,我国也有不少专著(包括译本)、教材或类似的通俗性读物相继出版:这对国民音乐教育、理论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不难发现一些基本概念欠妥的问题,等闲视之,似为不妥:就此提出一些个人意见,进行商榷。

基本的概念、术语是否准确、科学,是乐理教学及教材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据笔者所见,不少已出版的教材、书刊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妥之处,加以修正或增补非常必要。下面几例仅是我国较有影响的乐理书上选下来的。

变化音的概念

正确地识别不同类型的半音与全音,对各种音程的构成、和声及调性转换的分析尤为重要:何谓变化半音?“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变化半音;”何谓变化全音?“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分别见斯波索宾著《音乐基本理论》20页、李重光编《音乐理论基础》12页)

二者比较,不难看出:变化半音只能在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之间构成,而不能象变化全音那样可以隔开一个音级形成。为什么?恐怕找不出理论根据:在B.赫伐斯琴科编的《音乐基本理论习题》一书及近现代乐谱中,时常见到#E-bG,#A-bC这样一类的倍减三度的音程。上述概念对此无法做出解答。这正是变化半音概念的不妥之处:笔者认为,变化半音与变化全音一样,均可在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上构成,只是它们实际包含的音数不等而已。 音程的概念

“同时弹奏的或顺次弹奏的两个音的结合,叫做音程:”(斯波索宾著《音乐基本理论》第58页)“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李重光编《音乐理论基础))43页)

两个概念的共同不妥在于“弹奏”二字不当。众所周知,音乐有两大门类即器乐与声乐,“弹奏”一词显然专指器乐而与声乐无关,同时演唱或先后演唱的两个音仍可形成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因此,建议用“发响”二字替代“弹奏”一词。

如同变化半音与全音的概念一样,上列音程的概念其实是构成不同音程的方法,无关音程的本质。音程是指两音之间的距离(包含音数的多少)与相互关系。

等音的概念

在十二平均律中,固定音高相同而音名、意义记法不同的两音,叫等音(亦称同音异名,笔者认为称同异音可能更准确些):如把这种等音,单纯地解释为“bD音等于#C音”,"#F音等于bG音”,、音等于bC音”(廖天瑞编著《基本乐理》82页、康讴主编《大陆音乐词典》390页)也是不能成立的。“等”是指“相等、等于”之意,等音即相互等同的音:既然等同,即可取而代之,试看取代的结果(以#E等于F为例):

从不同音律的角度讲,纯律或五度相生律中的#E与F存在“等音之差”,两音是不等的,从音.级角度讲,C调中的#E音是变化音级.,而F是自然音级,从调式的音程上看.,C-F为纯四度乍:自,然,协和音程,而C-#E则是增丰度...变化不协和音程;从调试的角度分析亏耗:的角滴式(或弗里第亚调式),不能说成是F的清角调式(或里第亚调式),在大小调体系中,等音的记谱更是界限分明,否则会导致调式、调性的含混不清:从和声上来看,这种取代的结果,将发生和声意义与调性意义上的根本转变。可见,音乐中使用的等音其实质是不等的,因此,这种称谓也不恰当。某些教材也改用“同音异名”代替,’等音”一词,虽说相对准确,但总不如把“等音”称为“同异音”更为适合。然而“等音”或“同音异名”之术语,已被人们沿袭使用,因此也无需作名称上的更换(如同雅乐、燕乐、清乐音阶的称呼不妥贴一样)。重要的是应当把问题的实质,在授课或教材中讲清楚。

调式交替的概念

什么叫调式交替?众说纷纭,请看: “音列相同或主音相同的不同调式在音乐作品中先后出现,叫做‘调式交替’。”(孙从音《乐理》35页)

“一只旋律在1音音高不变的情况下,较长时间地从一种调式转到另一种调式,就形成了交替调式。(黄虎威著《和声写作基本知识》149页)”“所谓调式交替是指在音列相同的条件下,调式主意的转移。”(吕宏久著《蒙古族民歌调式初探)68页)

“调式交替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式相互穿插与交织。(童忠良等编《简明体音美词典》359页)”

可见,.问题的争端主要在于调式交替的范围之大小。三种?_两种?一种?无可定论。多年来音.乐理论界争议不休,也成为乐理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难题。众所周知,调性的广义概念,主要包括调式类一别及主音音高两大方面。任何一种调式交替或转调都会引起调性的变化。我们把这种变化统称为调性转换。在调性转换的系统中可概分为两大类:同音列调性转换(包括平行调.、同宫系统各调)与不同音列调性转换(包括同名调、主音不同调式相同、主音不同调式不同)。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说明,同音列或同名调的调性转换,常被人们称作“调式交替”。这种创作手法无论在民歌领域或专业性的音乐创作中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生活在海底
美丽的荷花
开家长会
玩上海
放风筝
下雨了
我的妈妈
我的弟弟
登黄鹤楼
夸家乡
孝心献妈妈
二十年后的我
看图两条小狗
可爱的小猫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浅谈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挥课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浅谈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探析
《变色龙》简析
《契诃夫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末期现实主义问题》摘要
在小说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挖掘细节描写的深意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
《变色龙》中的“人群”
《变色龙》的“正面人物”探微
《变色龙》学法建议
《变色龙》的取材和构思
《变色龙》朗读指导
《变色龙》结构分析
《变色龙》课文剧
《变色龙》的叙述策略与讽刺批判效应
《变色龙》素质教育新学案
《变色龙》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