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翻新时间:2022-11-14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审计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样,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知识传授者角色。对于拥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审计专业,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我国传统的审计教学方法一直是以灌输为主,忽视知识应用。这种“填鸭式”的应试教学方法,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很长的一段磨合期,难以适应21世纪对审计人才的需要。因此,案例教学法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1.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审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学生尽可以调动自己的智慧,运用发散思维,找出自己觉得最合适的答案,并准备最充足的理由去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正因为案例教学法具有这一特点,所以,它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营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2.简化理论过程 审计课程理论性较强,尤其是其中的审计原理课程,如果在教学方法上仅仅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会使学生感觉抽象难懂,枯燥乏味,从而对审计专业的学习丧失信心。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况则会不一样。由于审计案例是从无数真实存在的经济活动中实录、选取、归纳、综合出来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亲切的学习氛围,学生完全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案例活动中,去分析问题,提出各自的见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审计课程的学习研究兴趣,为主动进行社会实践埋下了伏笔,做好了充分准备。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审计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者只有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所在就是能贴近社会,贴近实际工作,增强教学的吸引力、互动力,促使学生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审查出审计实务中的各种错报、漏报,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迅速转化为应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高分高能”的审计专门人才。 二、案例教学法在审计专业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所谓审计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审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审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审计教学方法。它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并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特点是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较好的作用。 审计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审计案例教学法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入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恢复学习的本来面目,把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让他们爱学习、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准则”及相关“制度”等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做适时的变动,审计专业的学生只有“会学”了,才可能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成为知识的主动者。因此,如何去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值得每个教师认真思考,任重而道远。审计专业强调的是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其现实意义的,而案例教学法的借鉴为这一教学目标的达到提供了一种可能。 当然,在审计专业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还要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理论基础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因其本身就是一种需要继续探索、创新的事物,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完善。 三、案例教学法选择案例的原则 由于时间、费用和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不可能使教材上的每个内容都采用案例教学法,因此,设计审计案例就成为审计案例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选择审计案例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实用性 审计案例的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而不是陈旧过时和瞎编乱造的,否则,学生就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专业知识,案例教学就会失去意义。为此,教师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政府审计机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去搜集审计案例素材,以设计出符合实用性要求的案例。 2.代表性 在审计实务中,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程序、目标、取证的方法不同,在设计案例时,就必须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和去异求同的方法,从中找出具有一般代表性的案例,以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针对性 是指教师针对审计教学上的某些突出问题来设计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无须对许多问题都采用案例教学法,否则,教师将难以集中精力来搞好案例教学工作,学生也会对过多的案例教学感到厌烦。 4.启发性 审计案例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实践,但是,实际工作中的某些做法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在设计审计案例时,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活跃,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不应完全照搬实际工作中的做法,而应该设计一些情节和方法与需要思考的问题,使案例具有启发性的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研讨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5.适用性 由于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哈佛工商管理学院,在培养层次和适用社会环境上与我国都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各高等院校在引进过程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修正,特别是案例选编一般都不原版照搬。如由北京大学牵头,全国40多所高校和企业界合作编制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就是成功的例子。需要强调的是,在借鉴这些成功范例的时候,除了注意国情、体制的特点外,还应注意高职办学层次和特色的要求,难度不宜过高,但实用性要强。 四、案例教学法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以案释教 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审计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通过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实质及高潮所在。通过课堂上互动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针对某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讨论、争辩、探究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实践,可选择或设计“发散式”、“变换式”等案例。 3.案例演习 所谓“案例演习”,就是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模拟训练。把班级视为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把学生分组到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同部门,模拟开展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年报进行审计。设计审计目标、制定审计程序、实施审计方法等一系列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得出审计意见,撰写审计报告。学生一边对照教材一边操作,印象会特别深刻,使书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以后尽快胜任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生对案例思考与讨论后的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能起到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因此,每次案例教学后要求每个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可加深对审计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在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摸索出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方法。审计专业推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目前很多高校已在积极地进行研究与实践。审计专业推行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审计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它将促进审计教育各项改革的发展和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必将有助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国金融危机
- 王楠的梦想
- 空余时间的利用
- 中国乒乓球队
- 王浩
- 残奥会
- 我的朋友
- 绍一部电影
- 神舟七号
- 神舟7号
- 男子100米飞人大战
- 我最喜欢的篮球运动员
- 郭晶晶
- 金融危机
- 残奥会英语作文
- 提高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的探讨
- 实施21世纪公路交通发展战略的对策和措施
- 新时期甘肃省农村水电行业管理浅谈
- 关于湿度测量的讨论
-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砼接地体降阻的实例
- 提高农网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措施
- 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
- 关于SF6开关位置继电器的接线对防跳回路的影响
- 涡旋压缩机通用几何模型研究
- 新型无功发生器中光耦合器电路参数的选择
- 理想COP电耗比例法
- 略论我国农用运输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
- 防雷接地及电涌保护的方案和问题
- 对电缆管线建设的探讨
- 《四季》教学设计
-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
- 《画》教学设计2
- 《四季》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3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及点评
- 《画》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4
- 《四季》教学设计与评析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