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探究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6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探究

"

论文关键词:趣味化 化学实验 策略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是发展趋势,化学实验趣味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化学实验趣味化的思路,提出实验趣味化教学实施建议。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趣味实验教学不失为一种谋求新教学方法的好思路。因为它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中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试验和勤于思考的思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实验趣味化,给学生以激励、唤醒和鼓舞,给课堂以生命和活力。

此外,当下高新技术的出现,媒体工具的繁荣发展,文化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获取信息的面和量都有了质的突跃,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以多种形式“侵占”了学生的注意力,要保持化学课堂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需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在保证实验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使之趣味化,利用趣味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的思路

新课程要求多用探究式教学,在实验内容的探究式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开展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教师演示实验相比,课堂趣味小实验要求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积极思考,主动获取并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与学生分组实验相比,它能更好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配合教学内容进行随堂实验。课内小实验能让学生更容易抓住实验本质,消除实验对学生的神秘感,也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1.引起学生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伴随着感觉、知觉、思维等存在的心理现象。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个唯一的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或者较为挨近神经机体的状况,才能在心理引起感觉来。”由此可见,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注意,不打开注意这道门户,人们就无法认识世界。因此,实验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的新异和变化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和差别都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实验趣味化,用变化的实验现象、新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的噱头、设置对比实验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引发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后,也要在适当的时机明确实验目的以及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有意注意,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唤醒学生的表象。表象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应。表象不同于感知,但又同感知不可分割。表象储存于人的大脑之中,即信息储存。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唤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从而获得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化学实验以其无可比拟的形象性,对唤醒学生的表象的作用不可替代。化学实验教学要唤醒学生储存于大脑中的表象,就需要将实验趣味化,做到“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现象课本外,原理课本中。”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的词语尤其是活跃的动词能较好的唤起学生的表象,构成形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形成综合表象,就能构成更清晰、更生动、更完整的形象。"

3.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词的描述或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的形象的过程,是重现别人想象过而自己未曾亲身感知的事物,根据示意在头脑中“再造”出来的新形象。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之所以重要,在于相当多的实验内容是学生从未感知过的、陌生的。这样,教师就有必要调用各种材料,运用各种展示技巧,来唤起储存于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让学生自己去“再造”经过老师示意的新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诱发学生的再造想象,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让学生再造不曾感知过的新事物的形象;一条是让学生再造不曾感知过的新观点、新思想。对中学化学学习者来说,前者是最主要的途径。

二、化学教学实验趣味化的实施建议

1.充分利用瑰丽多变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演示酸与铁丝的振荡实验,学生观察到的“铁丝表面先产生气泡随后气泡消失,再产生气泡再消失的周而往复的化学振荡现象”,与已有“酸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的现象形成认知冲突。这种情况下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会很积极地独立思考并寻求答案。这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小实验还有很多,比如“碘钟振荡实验”、“魔棒点灯”等。这些趣味实验是化学反应中的一朵奇葩,它带给中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及奇幻的视觉体验,都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发学生对实验“异常”现象的思考。

2.利用新异的实验装置,吸引学生,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化学实验仪器,在向学生示以严谨科学之外,还给学生刻板的印象,使化学实验变得神秘而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如果能用生活中常见物品甚或是生活废弃物做化学实验装置,消除实验对学生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使实验“走向生活并来自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结合生活经验,积极探索思考,利于所学知识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制作一些简易实验器材,大大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比如自制简易净水装置和自制电解水装置。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探究性学习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3.在实验过程中制造噱头,使课堂生动活泼,赋课堂以活力,吸引学生。如演示检验三价铁离子显色实验时,传统实验是在试管中直接加入三氯化铁和硫氰化钾溶液,学生观察颜色变化。如若将之趣味化,给学生表演“神汉捉鬼”的把戏:用滤纸剪一个“纸人”,用三氯化铁溶液浸透后晾干。表演时,手拿“纸人”,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用事先蘸上硫氰化钾溶液的“宝剑”劈“纸鬼”,学生即可见到刀口立即流出殷红的“鬼血”,此时再引导学生探寻个中玄机,学生们肯定会兴致盎然。两相比较,自然后者更吸引学生,课堂效果也将显而易见。

又比如在碘的歧化反应时,布个“地雷阵”,课堂会生动很多。方法:在小烧杯里注入lmL的浓氨水,加2g碘片,45min后生成黑色的碘化氮晶体.小心将碘化氮晶体撤在地上,当脚踩到该药品时,会发出清脆的爆炸声,并且随着脚步的移动,这种爆炸声将持续不断,使被试学生不知如何是好,犹如身陷地雷阵,“进亦难,退亦难”。

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是必然的趋势。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验教学趣味化之路究竟如何走,也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智慧,使自己的课堂更生动、更活泼、更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莱斯多惠.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377.

[2]乌申斯基.人民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18.

[3]徐惠,朱鹏飞等.酸与铁丝反应的化学振荡现象研究[J].化学教学,2008,

(1

2).

[4]黄闻新,吴志军等.碘钟溶液振荡反应[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

(6).

[5]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母亲的爱
希望
一片叶子
我是一条小河
我的理想
动物们的眼泪
大桥飞度
请不要
孩子,不要怕
直辖的光辉
如果
四季
保护环境
妈妈的爱
关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思考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
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
论析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网络素质
论高校新闻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力问题论析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内涵初探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特性
关于辅导员博客的构建、规范与管理论析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大意义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