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框架性思考(1)-行政管理论文

对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框架性思考(1)-行政管理论文

农村 贫困救助 问题 的凸显,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 中国 经济 体制改革形成了趋于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在市场的作用下,城乡之间、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都越拉越大,农村 社会 的贫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陷于绝对贫困的人口群体在扩大。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贫困不仅表现在绝对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难以有效改善,还表现在略高于绝对贫困人口的低收入人口生活状况的不稳定。

根据2002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农村绝对贫困标准为年收入627元,低收入人口标准年收入869元,该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820万,贫困发生率为3%.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6.2%.2003年,我国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贫困人口自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首次出现反弹.二是农村社会的贫困救助资源一贯来自集体经济,例如始于20世纪50年代即农业合作化时期建立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一直是政府规定政策,乡村集体供给,属村社集体保障制度。农村实行分田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以来,集体经济瓦解了,主要依靠农村自身产出和提供救助资源的途径行不通了。

研究 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农村贫困救济问题,更深远的意义是冲击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制度矛盾,推动中国社会走向以公平求 发展 的可持续道路。 本文拟在整理农村现行的社会救助措施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体系进行总体性思考的初步框架。

即重塑农村社会救助概念,建立发展型政策框架,实施全覆盖的农村贫困救济制度,突出能力扶助和公共服务——投资农村公共福利资产和社区组织,支持集体福利,整合各类资源,探讨社区扶助型的社会救助,为农村逐渐向 现代 化目标发展服务。

一、中国农村社会救助领域中的主要措施 在中国农村社会救助领域,现行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五保供养、特困户救济、临时救济、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等。下面分述之。

1、五保供养制度 对农村“三无”人员实行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长期实施的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制定了《农村灾荒救济粮款发放使用办法》,把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定为一等救济户。

1956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对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社员,给予保吃、保穿、保烧,年幼的保证受到 教育 和年老的保证死后安葬,简称“五保”,享受五保的农户便统称“五保户”。1978年,在研究五保工作立法时,又把五保条件进一步修改成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形成了“三无人员”的完整概念。

1994年,国务院发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发布了《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正式通过法规的形式对五保供养的性质、对象、 内容 、形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五保供养的资源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来自村级集体经济,分田到户后部分来自五保户田亩的代耕收入,部分来自乡村的公共事业收费.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五保供养经费转变为政府开支。

由各级财政在对乡、村的转移支付资金中提取。 目前 ,我国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共有255万人。

其中,集中供养的者约69万人,分散供养者约有189万人。

2、特困户定期定量救济政策 如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锲而不舍地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起初的思考是普遍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并从1994年开始试点探索。

但是几年试点下来,完全依靠地方政府的财力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显然不可能, 在国情国力的限制下,需要调整政策,确定新的救助办法。2003年初,民政部通过对农村困难群体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对生活极度困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世界航天科普展
美好的时光
享受佳肴
游玩散记
游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菊景
游欢乐谷
游烂柯山
游海洋公园
难忘花市夜
蓝色的大海
仙都之旅
难忘的一次--海南三亚游
美丽的冰雕
上海科技馆参观记
试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缺失及对策分析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析
浅谈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论“接受理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试论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
试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高校德育不容忽视的课题: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试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网络道德教育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
浅探与时俱进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思路
浅析“从心所欲不逾矩”——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目标
浅谈对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画家乡》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画家乡》素质教育新学案
《画家乡》教学设计
《画家乡》教学设计
《画家乡》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家乡》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画家乡》教学设计
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快乐的节日》教学案例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