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4
浅析行政执法的人文精神(1)-行政管理论文
论文摘要: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唯人”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爱心,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地位、尊严,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困境、信仰,社会的出路以及人类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的思索与探讨,以及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的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付出艰苦努力。
和谐社会的价值蕴涵十分丰富, 如民主法治、友爱诚信、公平正义、健康有序、积极向上等,但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对于法治而言,在其人文关怀的视界内,其关键与核心是不仅在法治的观念、意识与精神上,而且在法治的规范与制度上,都要始终遵循一个根本准则,这就是:把真实的个人真正地当作人——有价值、有人格、有尊严的人!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行政执法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2005年8月31日的《大河报》报道了一个令人心寒的案件。
一位老人去世后,子女将其骨灰放进棺木安葬在老家的一个山洞中。当地民政部门接到举报,以为老人遗体没有火化,强行挖出棺木,在上面写明老人的姓名、住址,放在宣传车上,游街“宣传”国家政策。
为此,老人的子女以民政部门违法为由,提起了诉讼。孟津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民政局行政行为违法。
然而,8月19日,孟津县民政局副局长黄宏安和该局下属的殡葬管理所几位领导在谈到当时的执法行为时,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当时的行为并没有不妥,因为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骨灰同样不能土葬,应该安葬到公墓;对骨灰进行非公墓以外的‘二次入棺’也是要受到行政处罚的。” “我们一开始就知道是骨灰,我们就是去起的‘骨灰’。
” “骨灰游街案”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人员的野蛮执法行为纷纷表示谴责,也对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人权意识的淡漠感到心寒。在当前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行为粗暴、态度蛮横、形象欠佳,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缺少人文关怀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与我们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是格格不入的。
简单粗暴、缺乏人文关怀的野蛮执法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上的毒瘤,也不利于以人为本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人文精神是法治的精神意蕴 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某种决定该项事业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决定法治传统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就是人文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对人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要求。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唯人”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爱心,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地位、尊严,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困境、信仰,社会的出路以及人类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的思索与探讨,以及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的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
因此,人文精神包含着历代文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和终极关怀,并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想而具有不惜一切的执着追求精神。 一般说来,“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仰、审美、学问、修养等人的品性,而不是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的制度”,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王晓明等发动了一场有关“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从所涉及的主要论题和核心思想看,“人文”的东西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奥运有感
- 串门
- 小鸟
- 我的梦
- 查字典
- 续写《坐井观天》
- 快乐的除夕夜
- 鸟巢和水立方
- 我愿做笼中鸟
- 自立买东西
- 老师,您是……
- 我爱我的每一天
- 学骑单车
- 下雨也有好坏
- 观羊
- 对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单薄、模糊
- 试析当前公安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研
-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 对培育国民公益意识与发展民间公益组织的思考
- 民族主义何以可能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 日本的政治结构
- 浅析美国的政治制度
-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
-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发达资本主义需要经济民主
- 论转变执政理念 构建责任政府
- 试论濮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七
- 《画家乡》第一课时
- 《快乐的节日》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四
- 《称象》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称象》第二课时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之二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