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与审计师变更的博弈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与审计师变更的博弈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与审计师变更的博弈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与审计师变更的博弈分析

【摘要】 我国的审计市场总体上还处于买方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上市公司倾向于聘请较为配合的审计师,因此,上市公司和审计师在会计政策处理上发生分歧时,上市公司往往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质量很难保证。本文将博弈论引入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研究中,分析上市公司在不同利益下采用的披露政策以及审计师在面临解聘威胁的情况下,何时才与上市公司合谋,进行虚假信息的披露。wWw.LWlm.com

【关键词】 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博弈分析;监管

笔者分两种情况讨论博弈过程,第一种情况是假设信息披露和审计市场不存在政府监管,处于自发状态,第二种情况是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出发点对信息披露和审计市场进行严格监管。最终会发现,政府的监管是如何改变博弈双方的效用函数,并最终影响博弈结果的。基于上述对我国审计市场的分析,下述博弈基于若干常规假设基础上:

1. 博弈参与人具有完全理性,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这是一个规范的平凡假设。

2. 审计中介机构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上市公司很容易找到审计机构购买审计服务——这一假设符合目前我国整体的审计市场结构。

3. 上市公司更换变更审计师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假设成本为d,因为审计是专业服务,新任审计师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通过沟通、调研才能熟悉被审计公司的经营状况,为审计服务,这部分成本必须得到补偿。而这部分成本一旦投入,变成沉落成本,审计机构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就会从完全竞争市场中脱离出来,审计机构凭此在后续审计中获取准经济租(DeAngelo,1981a,b)。

4. 中介机构的信息披露是满足独立同分布的。

5. 当中介机构未被续聘时,若其信息披露策略是披露真实信息,那么很难在短期内找到第二家上市公司;若为披露虚假信息,在一定的成本下,可以找到收益相似的第二家公司(它表明中介机构是完全竞争的)。

6. 基于仁慈政府假设,监管机构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利益,实现社会利益的公平、公开、公正分配。

7. 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监管机构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

一、不存在监管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与审计师的博弈策略

上市公司有两种纯战略:违法、不违法。审计机构的行为也只有两种纯战略:公正、不公正。依据假设,最终得到的策略为Ⅰ:{违法,公正,不续聘},II{违法,不公正,续聘},III{不违法,公正,续聘},IV{不违法,不公正,不续聘}。设A、B分别为上市公司不违法和审计机构公正情况下两者的收益,θ为违法行为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操纵剩余”(或虚假信息“租”),其中θB为中介机构获得的收益(0<θB<θ)。当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时,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共同分割“操纵剩余”θ,即审计机构除得到自己的正当收入B外,还得到信息“租”θB。当上市公司有违法动机而审计机构选择公正时,上市公司凭借其特殊地位“惩罚”审计机构(不续聘),惩罚使得审计机构得到的净收益为0。在上市公司公正情况下,审计机构不公正会受到一定的名誉惩罚M1(不续聘或者是上市公司对审计公司一定的惩罚,M1≤B)

通过博弈分析,此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解,即是II{违法,不公正,续聘},III{不违法,公正,续聘}。但是笔者还要继续分析这两个均衡是否稳定,因此引入泽尔滕“颤抖手”定理,进一步把博弈均衡解进行精炼。对于均衡解III,笔者发现,如果审计机构一不小心犯错误(手一颤抖),无论这一错误发生的概率有多小,即错误选择不公正的概率P只要为正,不管多小,上市公司选择不违法的期望效用为A,而选择违法的期望效用为A+P×(θ-θB)>A,因此上市公司的最优选择为违法,预测到这一点,审计机构的选择将是不公正,因此III不是颤抖手均衡。对均衡II来说,如果审计机构一不小心犯错误选择公正,不管犯错误的概率有多大,上市公司选择违法的期望收益还是比选择不违法的期望收益大,因此它没有动力偏离选择违法;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一不小心犯错误以非常小的概率选择不违法,则审计机构选择不公正的期望收益比B+θB略少,而选择公正的期望收益接近于0,因此审计机构在上市公司可能犯错误的情况下也没有动力偏离选择不公正策略,因此II是一个颤抖手均衡,即II{违法,不公正,续聘}。

二、存在弱适度监管的前提条件下,上市公司与审计师的博弈策略

1. 当审计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公正和披露真实信息的收益均大于造假的收益时,即

1. 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不造假的收益均大于造假的收益时,纳什均衡解为III{不违法,公正,续聘}。

2. 审计师和上市公司造假收益均大于不造假的收益时,纳什均衡解为II{违法,不公正,续聘}。

3. 当上市公司不造假的收益大于造假的收益,审计机构造假的收益大于不造假的收益时,纳什均衡解为III{不违法,公正,续聘}。

4. 上市公司造假的收益大于不造假的收益,审计师机构不造假的收益大于造假的收益,纳什均衡解为II{违法,不公正,续聘}

以上均衡解告诉我们,监管力度X影响了博弈双方的效用函数,因而影响他们的策略选择以及最终的均衡解。人们所希望的社会最优解是{不违法,公正},而要得到这一均衡解,关键在于让上市公司的不造假收益大于造假收益,这有赖于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X和惩罚力度L和社会诚信氛围R。 三、存在严格监管的前提条件下,上市公司与审计师的博弈策略

存在严格监管的前提条件下,监管力度X足够大,惩罚力度L足够强,这时有B+θB-(L2+R2)X≤0,(B+θB)/(L2+R2)≤X≤1时,此时监管处罚概率比较大,审计中介公司的造假收益远大于成本。

wWw.LWlm.com 在此情况下,中介公司将严格选择公正,因为它是中介公司的占优战略,而在此情况下,上市公司将别无选择,只好选择公正的中介,在此条件下,只存在唯一的均衡结果解,即III{不违法,公正,续聘}。

【主要参考文献】 [2] 李爽,吴溪. 审计师变更的监管思想、政策效应与学术含义——基于200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措施的探讨[J]. 会计研究,2002,(11).

[3] 李爽,吴溪. 审计意见变通及其监管·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第4卷第4期.

[4] 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J]. 会计研究,2002,(2).

[5]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 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中天勤客户流向的案例分析[J]. 会计研究,2002.

[6] 陆正飞,童盼.审计意见、审计师变更与监管政策[J].审计研究,2003,(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撒谎
打拳的苦与甜
我能洗衣服
面对红绿灯,他们竟然那样……
乡村趣事
记一次采摘活动
争台风波
救青蛙
家庭歇后语比赛
干干净净迎新年
煎蛋趣事
找草药
我是“小鲁班”
快乐的一天
放下你手中的鞭子
关于教育政策理性的现实诉求
电影剧作模式论 (1)
后革命流民与后资本“孤儿”(1)
论从儿童文化反思幼儿园课程
关于培养小学数学质疑能力的途径探讨
理性思考电视频道专业化(1)
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与频道专业化(1)
浅谈学校是乐园,班主任是乐师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从《十面埋伏》看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1)
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1)
关于卢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1)
生本教育: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教育改革
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
以情育人 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听吴巧斐老师《雨点儿》有感
《雨点儿》教学反思
交流、促进、提高──《雨点儿》教学研讨
《雨点儿》教学反思
《雨点儿》教学片断及评析
记录识字课上的火花──《雨点儿》教学随笔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雨点儿》教学反思
《雨点儿》听课感悟
让雨点轻轻洒入孩子的心田──《雨点儿》听课感受
小雨点和大雨点──《雨点儿》教学后记
精致预设+开放过程=和谐生成──《雨点儿》说课及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次试教……仍有失败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雨点儿》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