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甄别假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

甄别假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0

甄别假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

假账具有不真实、不正确的特性,发生后,总会在会计资料或其他方面留下一定的痕迹或线索,这些痕迹或线索就是假账的疑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甄别假账的思路、方法做粗浅探讨。

一、确立科学的查账思路

(一)确立科学的假设存在假账观念

它要求甄别人员在查账工作开始前及查账过程中,应假设被查单位的会计资料或其中有关被查对象中,是存在假账的,只是不知其具体表现形态及其存在的环节。查账人员只有确立了这一假设,才有可能以审查者的目光和态度查阅被查单位的每一份会计资料,对待和审阅被查单位中的每一件与查账工作有关的事项,才有可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检查与评价被查单位会计资料和有关事项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与合理性,也才有可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或捕捉假账的疑点。

(二)检查、测试与评价被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由于假账自身的特性及检查对象或内容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对其的查证或甄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查账人员不能在查账一开始就埋头于具体会计资料的检查工作,应通过调查、询问、观察等方式方法检查和测试被查单位的内控系统,以确定其是否健全、有效。并依据检查测试的结果确定和判断假账存在的重点环节及可能的表现形态,然后运用一般查账方法便可较快较准的抓住假账的疑点并进而查证其具体形态及制造过程。

(三)处理好顺查和逆查、详查与抽查的关系

顺查法简便且能把问题查彻底,但费时费力且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它使用于规模小、资料少、经济业务简单的被查单位以及内控系统不健全,发生了重大会计错弊案件的被查单位。逆查法与顺查法恰恰相反,运用起来省时省力并能抓住问题的重点,但有时会遗漏重大问题,不便把问题彻底查清楚。详查和抽查、顺查和逆查是相对应的方法,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是相同或相似的。在查账工作中,不能机械地运用,而应区别情况灵活使用,尽快抓住假账存在的环节,准确捕捉住假账的疑点。

二、甄别假账的主要方法

(一)审阅法

2、异常时间,指反映在会计资料中不正常、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有关时间。

(1)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或记录时间是否符合特定时间。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和记录都有其特定时间,如季节性发生的业务,会计资料上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时间必须符合特定的季节,否则,就表现为异常时间。

(2)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的时间的长短是否符合有关的规定或一般规律。

4、异常往来单位,指在经济活动中不应该发生或一般不发生而实际却发生了业务往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可从以下方面认识和查寻:

(1)根据往来单位的各自业务范围。任何一个经营实体,其生产或经营范围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会计资料中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超过了该单位和所涉及单位的业务范围,则表现为异常的往来单位。

(2)根据往来单位之间的有关关系。发生业务往来的双方,需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两个单位或部门。查账人员应分析双方是否确实存在业务往来关系来确定其是否表现为异常的往来单位。

(3)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后是否构成复杂的多角关系。一般而言,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只涉及两个单位或部门,在查账过程中,若发现应只涉及两个单位或部门的经济业务,却涉及到多个单位,应将其视为异常的往来单位。

(4)根据应收应付款项中的有关情况来查找。检查人员应检查分析与被查单位发生结算业务的客户是否存在,有无虚设客户的情况,检查分析发生的结算业务有无挂账时间长且金额较大的情况;检查有无与被审单位一般不发生业务往来的单位却与之发生了业务关系,形成了不正常的结算业务。

(5)异常的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是指记录或反映在特定账户中的不正常的经济业务或某项经济业务发生后所涉及的科目形成不正常的对应关系。可通过审阅记账凭证、账簿记录查找分析是否构成异常对应关系。

(二)核对法

1、证证核对。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它们之间的核对,可以检查它们在金额,业务内容与所用会计科目、日期、原始凭证所标明的张数与实际张数等方面内容是否相符,从而捕捉假账线索。

2、账证核对。会计账簿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所以,二者在金额、业务内容、所用科目等方面都应相符。被查单位在账簿中如有多记、少记、重记、漏记、错记等会计错弊,通过账证核对便可发现其疑点。

3、账账核对。各有关账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有关账户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账簿之问、账户之间的相互核对,可以发现有关内容不相符的问题。

4、账实核对。反映在账簿中的经济业务的各有关情况与经济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应相符。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会造成账实不符的问题。可以通过账实核对来发现其疑点或线索。

5、账表核对。会计报表中大部分数据来自账簿记录,如“资产负债袭”中的各项数字大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各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损益表”中的数字大都来自收入、成本、费用账户的当期发生额。通过账表核对,可以发现当符而不符的问题。

6、表表核对。有关会计报表之间以及各会计报表内容项目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表表核对,可以发现其中不正常的对应关系,并以此为疑点进一步查证假账。

(三)复核法

会计资料中的一些数字,是通过一定方法计算出来的,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或个人为了达到非法目的,故意在有关计算中进行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或由于工作疏忽造成计算不准,结果不实。查账人员需要根据有关会计数据或信息,按照原计算所需要的科学方法与要求重新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被查单位的原计算结果进行对照,看其是否相符或相近:如果相差太大,应重新验算一次,如仍与原计算不符,则一般说明原计算方法或过程存在问题。以此为线索可进一步检查假账的具体表现形态及形成或制造过程。

(四)重视“账”外信息,捕捉假账疑点

假账发生后,有的能在会计资料中直接反映出来,而大部分则只能间接地反映出来,甚至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所以,如能“跳”出会计资料,从账外搜索或捕捉信息,有时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假账的疑点。如;调阅被审计单位的会议记录、观察当事人的反映、分析有关信息、激励知情人员举报或提供线索等。

三、假账的查证

(一)跟踪追击,顺藤摸瓜

发生或捕捉到假账的疑点或线索后,可以根据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活动资料的内在规律或经济活动的内在变化规律,依据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进行追踪调查假账的具体形态及产生过程。

(二)科学推理,查清问题

发生或捕捉到假账的疑点或线索后,查账人员还可根据会计资料及其他经济活动资料的内在规律或经济活动的内在变化规律,运用逻辑推理法查证假账。

(三)调查询问,取证落实

发现假账疑点后,在适当的时候,应对当事人进行调查询问,以取得假账的证据。调查询问作为查证假账的一种方法,包括观察法和询问法。观察法要求查账人员亲临现场,对会计资料的制作或传递过程进行查看,以搜集假账的证据。询问法要求查账人员以调查询问的方式了解有关情况的真相。询问可面询,也可函询。调查询问是查证假账必不可少的方法,监察工作中经常使用,如:到业务发生的对方单位或关联单位去调查取证、走访相关当事人及知情人、实地查看工程现场等。

(四)盘点实物,核对账实

有些假账发现后,需要结合盘点有关实物。核对账实,才能彻底查证。在盘点实物,核对账实时,应注意采取恰当的盘点方式、选择合适的盘点时间、确定现金或有关盘点物资的账面应存数后进行账实核对,同时要健全手续,以明确责任。

(五)鉴别测定,去伪求真

在查账过程中,有时需要对反映出问题疑点的会计资料或其他有关实物进行技术鉴别和测定,以证实问题存在与否。如:笔迹鉴定等。 中国WWW.LWLM.COM整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雨初临
笔架山游
回到恐龙世界
奶奶,您歇歇吧
我的家乡
找妈妈
有趣的动物
猫妈妈的生日礼物
春天的田野
妈妈的泪花
交通秩序要遵守
两个好朋友
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苦恼的500字
祖国的风景真美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发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1)
非平衡会计原理——三限三基记账法(1)
资产证券化会计模式初探(1)
浅议所得税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1)
通过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手法揭示(1)
刍论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必然性(1)
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1)
关于上市公司的若干会计问题(1)
试析EVA薪酬计划在校企财务评价中的应用(1)
试论会计主体(1)
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1)
中澳会计规范体系之比较(1)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净化会计监督环境(1)
R&D的重要性及其信息披露方式的改进
浅论会计核算中的资产减值(1)
《从现在开始》 教学设计三
《假如》 教学设计一
《窗前的气球》 新教材教研组展示课
《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一
《从现在开始》 教学设计一
《从现在开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清澈的湖水》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三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一
《纸船和风筝》 教学设计四
《“红领巾”真好》 教学设计二
《从现在开始》 教学设计二
《日记两则》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