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试论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大学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大学 跨意识 培养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大学中进行跨文化的必要性,然后概括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几点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及全文往往只求表层意思,而不能理解深层含义。究其原因,学生自身知识有限,而且缺乏西方国家的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受中国文化教育的学生来说,了解西方国家风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提高对全文的理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语言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它成份的媒介。因此,在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加强文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外语,提高社交能力。

(三)有利于文化交流学生通过所学的语言了解文化,一方面可以受到国外文化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本国的认识。只有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和自信,才能在跨文化交往中求同存异,保持自我,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一)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跨文化意识培养能力

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普遍缺乏跨文化的视野,认为外语教学就是讲授语言知识。近年来,随着交际法教学的普及和对英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讨论的增加,广大英语教师开始关注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但讨论、研究和教学的主要焦点仅仅集中在目的语的文化导入上。教师缺乏全面的中西文化观,无法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1]。

(二)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大多生以为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用英语进行交际。虽然有些学生语言能力较强,但跨文化理解能力普遍较弱,如对交际方略、规则和礼貌等知识知之甚少。如果不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思维模式和背景,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和行为不理解,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误解对方以致交际失败。

三、对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跨文化素材

大学英语教材不仅仅是传输英语知识,还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所以大学英语教材首先要从社会需要和培养跨文化教育人才的目的出发,协调好社会、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学英语教材要体现两种文化相异的材料,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课文内容应该能给学生以清晰的有关外国文化或双语文化异同的概念。教材内容能与本国文化对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解本国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寻找两种价值观解释的热情。根据跨文化教育的需要,教材中应当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及可以学习借鉴之处,要能帮助学生去寻找、获得和理解目的语国家的知识。

(二)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跨文化教育是一种理念,不同文化各有其特点,可以互补,贵在善于吸收和扬弃。英语教师要积累深厚的跨文化知识,形成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理解的技巧,使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得到内化和深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英文和中文文化修养,正确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2]。

(三)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锻炼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异的偏见,培养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从而透视各种文化的异同点、独特性及其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文化理解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激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外语,并且应用自如。

参考文献 [2]罗明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

(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