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高职英语口语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 高职 口语教学 形成性评价
论文摘要 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制现状的阐述和分析,得出改革目前口语评价的重要性,并指出应把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评价功能、评价内容等方面对当前口语评价体制进行改革,来改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评价一般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前者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后者用来评定学生的最后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这种评价方式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学生如果长期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便会感到焦虑、自卑,对学习丧失信心。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评价体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他们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的积极性。
而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和他们的发展状态作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作出肯定。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它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反思,并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但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的实际教学中,只有少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会请学生回答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小组讨论、排演英语小品等活动,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态度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这些方式多数是零碎的,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系统性,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过程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把一个不爱学英语、不会学英语的学生转变成一个英语能力很突出的学生。所以如何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全面的、多样化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测试与评估体系,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整体监控和评估,是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目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评价主客体单一。课堂教学本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教学活动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为载体。然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容易忽视对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过程的评价。
2)评价方式单一。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局限于只对学生的问题做出诸如“Yes”“No”“Good”等简单评价。
3)评价内容浅显。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局限于语言基本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方法等内容。
4)评价作用甚微。教师简单的评价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难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难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为改变目前高职院校中英语口语评价的现状,教师应注意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加强通过观察、活动、测验、问卷、座谈、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的评价。它是一种在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中进行的低焦虑性、可持续性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意识等不易量化的方面。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
评价功能要注意从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评价内容要从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要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注重质的分析;评价主体要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要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不再是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而是采用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及趋势,评价方式更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评价形式简明、方法易行,教师易于操作。
总之,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制,能够有效地避免口语教学和成绩考核分离的现状,并及时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起到评价考核活动应有的反拨教学的作用,以及使教师能够监督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同时,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调控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转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参考文献 [2]郭茜.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2
(2):66-68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钓鱼
- 我的爸爸
- 可怜的小狗
- 学画画
- 我能帮爸爸干活啦
- 春游
- 特殊的春游
- 小闹钟
- 可爱的小猫
- 春游乐
- 表姐和姨妈回来了
- 大象的表演
- 我最喜欢的老师
- 欢乐的雨中春游
- 我的妹妹
- 戏曲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联系
- 影响电信业服务营销水平提高因素的分析研究(1)
- 论波普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
- 新《公司法》中出资制度的缺陷及其重构(1)论文
- 双方不确定性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1)
- 传统与现实:党风建设面临的文化挑战
- 中西思维方式带来的绘画审美差异
- 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 依法治国是党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 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
-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本土化构建(1)论文
- 建构主义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1)
- 中国公开水域游泳横渡运动市场营销研究(1)
- 浅议法院文化建设(1)论文
- 产业销售起飞研究(1)
- 《比尾巴》教学设计8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4
- 《比尾巴》教学建议
- 《比尾巴》教学设计16
- 《比尾巴》教学设计13
- 《比尾巴》教学设计12
- 《比尾巴》教学设计3
- 《比尾巴》教学设计1
- 《比尾巴》教学设计10
- 《比尾巴》教学设计11
-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比尾巴》教学设计2
- 《比尾巴》第二课时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