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 分类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由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由Searle继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套更加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此理论已成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对两位学者就言语行为理论所作的研究进行了评析,并指出了其作用与不足。

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二)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五类:裁决类(verdictive),如“描述”、“预估”;施权类(exercitive ),如“命令”;承诺类(commissitives),如“应允”;阐述类((expositive ),如“否定”;表态类(behabitive ),如“埋怨”。Austin后来还根据施为动词的有无,把施为句进一步划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explicit/implicit performatives)。显性施为句即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包含有施为动词。隐性施为句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不包含施为动词。

在此书的后半部分,Austin重新讨论了在什么意义上说话就是说事这个问题。他开始尝试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提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层次的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字面意思,如:I have a gun.其言内行为所表达的就是说话人有把枪。言外行为表达的是言外之意或者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称言外之力。如上句如果是抢劫者在里对银行工作人员说的话,其言外之意就是他将威胁银行人员交出钱财,否则将威胁其安全等。言后行为又称取效行为,涉及话语对听话人产生的效果。通过告诉听话人某事,说话人可以改变听话人对某件事情的观点,误导他,令其惊讶等。例如抢劫者说完“I have a gun."这句话威胁的话之后令银行人员交出钱财,银行人员或报警,或害怕得不知所措等都可理解为这句话的言后行为。换句话说,言内行为包含意思,它能产生可理解的话语;言外行为体现一种语势,它通过语调、态度、感觉、动机或意图来实现。言后行为包含因果关系,它对听话人产生影响。

二、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会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给后人带来启示。Austin的学生Searle对言语行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其著作影响深远。Searle系统地发展了Austin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指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原则及标准,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的相关问题。

(一)间接言语行为概念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在Austin言语行为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指的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执行另一种言外行为。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意思”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Searle,1969)。听话人想要明白话语中的言外之意,就需要依靠他与说话人都知道的背景信息来进行推理。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用法或语言形式。例如“请人关门”这一功能,人们常用间接的请求形式如“W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确定,它更多地取决于共知的背景信息,取决于语境。Searle以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具体地进行对间接语言的理解和推理:A:I,et usgo to the concert tomorrow. B:I have to prepare for the finalexam.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碰到的间接言语行为无处不在。为了理解言语行为,听话人需要根据当时的语境、说话人的语气、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语用推理等判断。

(二)言语行为的分类

Searle修正了Austin对言语行为的分类,他将言语行为划分成以下五类:

1.阐述类(representative)。表示言语行为必须具有真实性,即发话人相信自己的话是正确的,所表达的状态是相信。例如:I' m certain that this toy is made in China.

2.祈使类((directive)(也译作指令、指示类)。这一类言语行为目的在于发话人尝试让受话人去做某事,表达的状态是希望或愿望,愿望的表现程度可强可弱。如:Iorder you to come here early tomorrow.

3.承诺类((commissive)。该言语行为的目的在于发话人承担做某事的义务,表示言语行为的功能为发话人对未来某一行为作出承诺、保证或威胁,表示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心理状态是意愿(Intention)。例如:Give me yourmoney, orI'llkillyou.喊胁)

4.表态(expressive)。该类言语行为表达的是发话者对某种事态、某种事情所持的感情或某种态度。指没有话语与客观世界是否适合的问题。表示该类行为可能表达的各种心理状态:祝贺、欢迎、感谢、道歉等,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是这类行为的主要特点。例如:I'm so sorry thatyour father passed away.

5.宣告类((declarative)。该类言语行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如果该行为是成功的,那么命题内容就是事实。即该行为可以带来即刻的变化,说话本身即是一个动作的执行。这与Austin的施为句较为类似。例如:"I now declareyou husband and wife.”牧师在说这句话的同时,对方即刻成为了夫妻。与此类似的还包括任职、解聘、提名等行为。

上述言语行为通常称为“的功能”,Searle通过对言语行为的这些分类得出结论:语言的用途不是无限的,也不是不可限定的。

(三)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

为了解释控制言语行为的规则,Searle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规则,即“谐调规则和构筑规则”。前者对业已存在的活动进行调整,这种活动在上独立于谐调规则而存在,如礼仪、规则等;后者不仅调整而且创造或定义新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或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而存在的。因此,在描述诸如球类比赛这一类行为或活动时,可以不涉及它的谐调规则,但必须描述它的构筑规则,而控制言语行为的正是构筑规则,Searle将其简化为“实行X算作Y”的形式。Searle的这一观点建立了语言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为了得出控制言语行为的构筑规则,成功地实施言语行为,就需要有一组充分和必需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研究言语行为的一些规律并寻找发话人表示言语意图及受话人理解发话人意图的相关规律,Searle提出通过对一些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控制言语行为的构筑规则。Searle以“许诺”为例,确定了9条充分和必要条件并由此概括出适合一切言语行为得以顺利实施的4种有效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本质条件,命题内容条件。Searle又以“请求”和“许诺”为例,比较了实施上述两种言语行为所必备的4种有效条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条件差异,见下表:(孙淑芳,1999)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作用与不足

Austin和Searle都对言语行为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对人类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与分类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对教学和跨交际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将言语行为作为一种理论应用在对外语教学进行的各种实证研究中,尤其是在语篇分析上的应用更为广泛。这些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总的来说,言语行为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其理论本身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人对行为动词的数量看法就不一致,有人说是上百,有人认为是上千。对言语行为的分类各位学者也存在分歧,其分类界限和标准不清晰。比如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中,虽然Searle的分类思路清晰、全面、较为完善,可操作性较强,然而其分类的最大弱点就是过分追求“的压缩”,导致将话语的各种不同内容压缩到他的五大分类中,并强行将语句归到这类或那类中去。例如,如何解释发话人能够说一句话,借此表达该句话意思的同时还意味着别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听话人听到一句话时既听懂了句子本身的意思又听懂了话外之意(张春隆,1994)。对此,不同的语言学家和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如推理论、规约论,但至今尚无一种理论可以令人信服。这些不足为语言学家的研究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正是这些不足的存在为当今语言学家们提供了一些突破口可以对言语行为这一理论进一步进行深人研究。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仍然是当代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顾老年人的机器人
们为什么要学中文
我的快乐童年
你自己
周围的邻居
什么样的房子?
最喜欢的运动明星
如你挖到了古董
展望我的未来
视和我的家庭
品安全英语作文
为环保献计策
运动员拿高薪的看法
朋友
教师节那一天
2011年乡镇环境创优年工作思路
大学生趣味运动会的活动策划
党员责任区制度实施意见
城管部门2011年度计划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体育教学实习工作思路
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部署
车辆管理处驾驶员考核评比方案
大学生演讲比赛策划
学院“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合唱比赛方案
乡镇机关部门2011年度计划
县总工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建议方案
体育教师自我发展规划
教师羽毛球比赛方案
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意见
论电视纪录片
谈影片《让子弹飞》中的启蒙话语
浅论环境污染责任的适用范围(1)论文
陈乔恩偶像剧女王的不败神功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论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关系
浅谈权利视角下的民事执行权改革(1)论文
分析地方电视台节目的平民化
论商标侵权中的“反向假冒”及其法律规制(1)论文
探讨环境权的社会定位问题(1)论文
有关事实劳动关系的思考(1)论文
分析纪录片中音响的功能
浅谈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论《非缘勿扰》将生活剧换上偶像剧马甲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有预期“等拍”探论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一分钟》教学设计2
《欢庆》教学设计2
《欢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欢庆》课堂实录2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
《我选我》教学设计2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2
《我选我》 教学设计3
《我选我》 教学设计4
《我选我》教学设计1
《欢庆》教学实录
《欢庆》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