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J. 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传统

试论J. 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传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J. 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传统

论文关键词:索绪尔 结构主义 反结构主义 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摘要:通过回顾J. 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根源,来阐明其理论及其特点;其中主要涉及索绪尔的结构学观点,巴赫金反结构主义观点及其影响。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虽然克服了语言(langue)在特定语境中的束缚,使语言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局限性而被塞尔(John R. Searle)进行了演化。

语用学研究的是交际过程中语言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研究,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去的意义研究。语用思维的发展与的演进历史地结合在一起,语用分析方法成为哲学家可以使用的有效的语言分析方法之一在英国,从洛克的符号行为哲学出发,英国哲学传统主要地关注于具体的对话和交流,与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立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研究得最有影响的一个课题。

一、索绪尔的现代结构语言学

瑞士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ure ),写了一本《普通语言学教程》,他着重谈语言;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对它应该做“共时性”的研究,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特定时间点上的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而不是做“历时性”的、按它的历史发展来研究。在谈的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时候,他主要是谈共时性。他认为“语言易变,文字守恒”。他把语言看作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而把言语看成是任意的不可理论化的个人的声音。所以说,索绪尔在至关重要的地方掠夺了语言的社会性:在语言产生的地方,即具体的社会个人实际上的说、写、听、读。索绪尔关于个人和社会的模式中,没有任何中间的条件,在单独的个人说话者和作为整体的语言系统之间没有任何媒介。一个人不仅可以是一个“社会成员”,而且还可以是一个女人,工厂工人的代表,天主教徒,母亲,移民,以及裁军运动的参加者,但这个事实完全被弃之不顾。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索绪尔关心的不是人们实际上说了些什么,而是使他们能够说话的结构:他研究语言(langue)而不是言语(parole )。

二、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是20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潮之一,其原创思想来自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自打索绪尔发明结构语言学原理,结构主义思潮跌宕起伏,迄今已达百年。结构主义一般是力图把这种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语言本身之外的客体的活动。结构主义注意的是结构,而且特别注意考察结构赖以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结构主义不仅是后世的语言学的最主要传统,而且也延伸到众多社会/人文研究领域。它原本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经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改造和雅各布森在音位学领域的借用,又被列维一斯特劳斯悍然移植到人类学领域。结构主义一手标榜科学精神,提倡系统分析、共时方法和深层阐释,另一手则对传统哲学持强烈批判态度,并具有“否定主体、否定历史、否定人文主义”这3项显著特征。结构主义者都曾受到过存在主义精神的熏陶,它指望用一种“全新科学模式”,来推翻并取代以往那种“以人为本、注重主观思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人文主义”,及其习以为常的历史阐释方式。结构主义排除真正的客体,同时它也排除了人的主体,它是“反人文主义”的。

三、反结构主义

对索绪尔语言学的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是俄国哲学家和理论学家巴赫金。他激烈地反对索绪尔的“客观主义”语言学,他把注意从抽象的语言( lan}ue)系统转向特定社会语境中个人的具体言语。语言只有按照它对另一个人而言才可以领悟,符号不应看作是一个固定的单位,而应看作是言语的一个积极的成分,由它在具体社会条件下凝聚在本身内部的可变的社会评价和含义在意思方面进行修饰和改变。语言是一个意识竞争的领域,不是一个不变的系统;实际上符号是思想意识真正的物质媒介,因为如果没有符号任何价值或概念都不可能存在。巴赫金承认“语言相当独立”的说法,也就是语言不能归纳为仅仅是社会利益反映的事实;但他坚持认为,没有任何语言不卷入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这些社会关系反过来又是更广阔的、思想意识和体系的组成部分。语言是一种物质的生产方式,根据这一点,物质的符号本体通过一种社会冲突和对话的过程而被转变成意思。

四、J. 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从这种激进的反结构主义观点出发,出现了对诸如“思想意识”这样的外来概念是漠不关心的一种潮流,这种潮流被称作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提出这个理论的是英国家J.L.奥斯汀(Austin )。奥斯汀首先提出使用问题并进行认真研究,他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在How to Do Thingswith Words一书中不仅首先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本身为何就是一种行为。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说出某句话便是做出某件事,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言内行为(the 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the illocution-ary act )、言后行为(the perlocutionary act )。奥斯汀认为,言内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言外行为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意图,也称言外之力;言后行为指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关于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奥斯汀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言语行为是话语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完成行为方式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主要形式。奥斯汀认为,言外行为是约定俗成的,并且言外之力通常也是约定俗成的,对于言外行为,说话者必须在遵守一定的惯例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因为语言是一个关系性的功能结构,“它的各个要素只能在此统一的框架内才能理解”。由于话语发生在一定数量与交往双方相关的个人、以及等因素在内的一定情景中,因此,我们必须涉及社会语言学、交际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研究领域,才能更全面解话语含义。由于任何言说、思想和文本都将是一定语言结构功能作用的结果,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主体都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定文本上下文结构一语境(context)或对话者之间共同建构的语义场。因此他提出了他的言外行为:言外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言外行为是协定的( conventional )(王正元,1996)。从这点看,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

五、奥斯汀的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在什么条件下允许谁对谁说些什么的问题,奥斯汀提出分析日常语言哲学的方法,如他自己所说:他的分析对象是“整个言语中的整个言语行为”,创立言语行为理论。这引起后人许多争论。美国哲学家塞尔沿着奥斯汀开创的道路修正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塞尔合理地解释了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关系,弥补了奥斯汀理论上的缺陷。塞尔认为,语言基本上是社会现象,社会事实的部分无限的言语行为可以确定为有限的范畴,但确定言语行为种类的前提是首先区分话语的命题内容和言外之力(交际意图),这样我们就看不到言外行为之间的差别,并以此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认为分析言外行为必须抓住意向和惯例;意义既有交际意图的方面,也有规约性的方面,对奥斯汀的言外行为的概念作了修正。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J. L,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根源,来阐明其理论及其特点。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汀”语言现象学”这一哲学范畴的精髓,它的主旨是把言语看作行为,就是说,人们强调说话时的语境与说话者的意向,而语言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各种言语行为。因此,如何使用语言,怎样认识语意和语用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人们打开通往言语行为理论要旨的大门,而重新认识语言规则是开门的一把钥匙。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对当代语言哲学,尤其是语用学的发展和研究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现代语用学就源于英国的言语行为理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朋友
金融危机
问题奶粉
神舟7号
我最喜欢的篮球运动员
王楠的梦想
王浩
国金融危机
期待田径队的表现
男子100米飞人大战
问题奶粉
残奥会英语作文
郭晶晶
中国乒乓球队
神舟七号
乡政府党建工作要点
县健康会所中心机构建立方案
开展环境创优年活动政府环境创优方案
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实施意见
村级工作目标考核实施意见
开发区安全生产百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2011年文明素质教育实践方针
宾馆部门工作管制
赏诗会活动课方案
县档案局环境创优年实施意见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
小学学校校风建设实施措施
民政局创业服务工作指导方案
谈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与完善(1)论文
论民法与个人、集体的社会结构(1)论文
探析视觉次序对平面设计信息传达的潜在引导作用
论DV记录短片的剪辑运用手法
浅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立法选择(1)论文
电视综艺灯光策划分析
浅析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可预见规则(1)论文
探析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完善(1)论文
对我国事实婚姻立法制度的思考(1)论文
电视舞台美术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公民环境权理论的现状与反思(1)论文
论“理想国”背后的现实中
论死者人格利益与亲属身份权益关系(1)论文
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隐忧
探析农民土地使用权保护(1)论文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活化石》 教学设计一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二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6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与点评
《酸的和甜的》一课词语教学片断及赏析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设计
《活化石》 教学设计二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称赞》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