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篇歧义 语篇分析 语境

论文摘要: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与语境、语篇的关系,用实例探析了语篇歧义产生的成因。本文认为Austin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可以用来分析现象,帮助人们减少无意语篇吱义,增进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1.引言

2.言语行为理论与语境

(1)甲(对乙):“我不让你去。”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如下:

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甲对乙说出这句话。“我”指甲,“你”指乙。

il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甲说这句话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反对乙前去。

perlocutionary act(言后行为):甲通过说这句话,实际表达自己阻止了乙去。

在上例中,甲的言语效果—“阻止乙去”这一言后行为蕴涵了甲的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甲的言外行为是通过字面意义(“不让”)表达自己的意图。

(2)A; 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

B:I have just arrived.

( 3 ) A : That' s the telephone.

B ; I' m in the bath.

A : Ok.

从例(2)和例(3)的字面意义来看,说话人A与B之间的对话没有任何意义,但从言外行为来看,说话人A与B之间的对话却是隐形相关联的,它们的内在含义不能从对话表层语句上反映出来。适当对原表层结构进行“补缺”后,以上对话的表层结构在受话人大脑中产生了下面的言语结构,并完成说话人的言后行为。又如:

(4)I feel cold.

(5)“几点啦?”

(6)“猪你快乐。”

(7)..鼠年鼠钱鼠得手发酸……钱财鼠不胜鼠!”

从言外行为理论来看,要理解上面的实例,离不开具体语境。在例(5)中如果该语篇出自一位正在批评学生迟到的教师,其言外之义不是询问时间,而是委婉地责问学生为什么迟到。而要理解例(6)和例(7)的前提是,交际双方都有共知的事实与常识:猪年祝贺、鼠年发财等文化常识。否则,单从言内行为来看,例(5)的字面意思是试图打听具体时刻;而例(6)和例(7)的字面意义叫人看了不知所云,例(6)甚至让人产生语篇歧义:猪,你快乐?同样例(7)也会让人误解为:“输”钱“输”得手发酸,钱财输不胜输。这种让人望“文”生“义”的语篇歧义现象生活中数不胜数,如网上有人谑称电器品牌“TCL"为“太差了(拼音首字母缩写)”。

3.语境与语篇歧义

I)哪些成分必须出现;.

2)哪些成分可能出现;

3)它们必须在什么位置出现;

4)它们可能在什么位置出现;

5)它们可能出现的频率。

4.语篇歧义的成因

4.1语境意义缺省产生语篇歧义

语境意义和言外行为理论表明语境的构成涉及面广,任何语境因素的缺损都可能对语境的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语篇歧义的产生。

4.1.1上下文语境意义缺省产生语篇歧义

言外行为的实现有赖于上下文的完整性,尤其是当语篇中的施事一受事同体的句子,如果脱离了上下文,言外行为则产生语篇歧义。学家吕叔湘先生在《歧义类例》里讲了一个笑话:

(8)某游行节日前夕,一位负责筹备的女同志宣布:“今年游行,女同志一律不准穿裤子!”

吕叔湘先生解释说:这句话的语篇歧义不在说出来的部分,而在没有说出来的部分。从言内行为来讲,这句话没有任何字面意义或语法意义的错误。只因语境意义缺损,没有把该说出来的部分说出来,即应当将“只准穿裙子”等语义补充完整。因为语义缺省,造成语篇歧义,定会引起听众的哄堂大笑。

(9)连杨院长都不知道。

(10) He beat that woman with a book.

显然,例(9)的语篇歧义在于歧义句的两种理解:1)不知道有杨院长这样一个人存在;z)杨院长还不清楚某人或某情况。如果要完整地实现例(9)的言外行为则只需对上下文稍加补充:如果加上“她曾给你们班授过课呢!”,则可以理解为第一种语义;如果加上“全院学生逃课了!”则可以理解为第二种语义。而例(10)的语篇歧义在于对该句短语“with a book”施事者的两种理解:是他用书打女人呢还是他打手里拿书的女人?类似歧义,只有补全上下文,语篇歧义才能消除,实现言外行为。

说话人与受话人、交际双方所涉及的事情或人物都包含一定的背景,如共享知识(shared knowledge)、思维习惯、、风土人情、常识、事物的现状等在语篇内,说话人常在已知背景语境的的制约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受话人如果仅知道话语的字面意义,那除了能实现言内行为外,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就根本无法进行。曾有一台综艺小品节目《卖书》,外国留学生同个体书贩子的对话如下:

(1I)留学生:你有《》吗?

书贩子:有,那是我爸爸。

留学生:有《孙子》吗?

书贩子:那是我儿子的儿子,还没生呢。

留学生:有《》吗?

书贩子:有哇,你问这干嘛?我家住在李家庄。咱北方叫庄子,南方叫村子,那云南边疆,叫寨子。

留学生:你真有学问!

书贩子:哪里哪里。买点什么书?

留学生:不买啦,Good-bye!

(项成东,2004:48)

书贩子与留学生之间的文化知识语境明显形成了语境差异,整篇交流歧义不断,尤其是说话人(留学生)的“你真有学问’,竟使受话人仅听懂字面,意义而未能领悟其言外之音,仅完成了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内行为,导致交流失败。

4.2语义“空位现象”产生语篇歧义

语篇中各句子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本身存在“空位”现象,在话语行为中容易让人产生其它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某高校教学楼门口曾悬挂一招牌:

(12)穿拖鞋者不得进人教学楼。

从该标示语的言内行为来看,其意思是指穿拖鞋的任何人都不允许走进教学楼。然而该句子的内涵意义隐含语篇歧义:不穿拖鞋者方可人内。所以,一天当一位衣着时尚的女孩穿着拖鞋正欲人楼被值班人员制止时,该女生看着招牌,不慌不忙提起自己的拖鞋,光着脚丫径自走人教学楼,并笑着留话说:“我没穿拖鞋可以进楼了吧!”显而易见.这条公共标示语并未有效实现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后来,该校模仿酒店,院的公共标示语—衣冠不整者不得人内。这样修改后,标示语中的“空位”语义便被清除了。

此外,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说话人常常有意利用修辞手法、推理、认知图式、读者和受话者的等方面来引起语篇歧义,其成因在于说话人的“有意歧义”,在此不一一阐释。

5.结语

笔者旨在通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的不同层面来分析语境与语篇的关系、语篇歧义产生的成因。Austin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不但可以用来关注分析语言现象,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利用语言之外的经验现象,使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减少无意语篇歧义,增进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自我介绍
日记
一件有趣的事
打针
春天
春感
我的理想
斗地主
有苦有乐的大课间
我的爸爸
发试卷
巧数木头
新学期的打算
专利说明书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专利族、同族专利和基本专利?
国际商标许可合同(汽车)
什么是专利文献中的经济情报?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情报?有什么作用?
补发变更/转让/续展证明申请书
补发商标注册证申请书
技术咨询合同书
商标异议复审申请书(正文样式)
撤销注册商标复审申请书(正文样式)
提供优先权证明文件申请书
商标异议申请书
技术开发合同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一件专利说明书由哪几部分组成?
高中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政治课的实效性
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
培养学生想象 能力浅探
浅谈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以及“大语文教育”
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时尚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浅谈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与组织管理
回首之间
铸炼高尚人格,树立师表形象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凤头”摇曳,姿态万千——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
理清脉络 把住关键
数学教学与育人
《画杨桃》教学设计4
《画杨桃》教材简说
《画杨桃》作者岑桑介绍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阅读──《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精品教案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同步练习题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学实录
《画杨桃》教学设计2
《画杨桃》课文原文
《画杨桃》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