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发展探究

试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发展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发展探究

"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之一,是教育、管理资源和学校品牌要素,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文章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评析,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最后,着重就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内涵,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内涵发展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不断深化各项教育改革,积极创新办学思想和理念,以期跟进时代步伐。高职院校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不管什么时候,突出学校文化内涵发展都是高职院校改革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力量。文化内涵发展以重视全面素质教育和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实现这一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之一,是教育、管理资源和学校品牌要素,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哺育以良好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的特色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

一、校园文化内涵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评析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精神财富,是整体价值实现、道德观念、传统继承和行为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层次与结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其中外层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是基础,内层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根本。物质文化是静态性环境因素,如建筑、绿化,以及教学科研设施、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等;行为文化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后勤服务、文体娱乐、社会实践以及人际交往都具有特定文化;制度文化融入管理思想与教育理念,在体制和机制层面上规范教学、科研、学习以及生活模式,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来源于学校的历史传承和人文积淀,体现了学校的品位和办学风格,反映了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质。精神文化对于激发师生意志、塑造学生人格、影响人生取向是深刻的,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是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性的高度反映。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待进一步重构。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其独具的文化取向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职院校随着办学的逐步深入,其在办学进程中积淀的优质文化正在深化和演化,已经开始形成各自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但高职院校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办学时间较短,办学体制又面临变革,而且大都有一个探索和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园文化尚在构建和发展之中。

2.重视校园文化成为高职院内涵发展基调。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化。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不仅重视教学、基建等“硬件”环节的投入,同时也更加重视校园精神的培育,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软实力”的标志和品牌建设的重点。另一方面,价值多元化导致各种文化现象在学校中渗透,存在“次文化”“伪文化”等消极因素,对校园文化建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

3.特色发展是高职院校园文化的基本路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发展是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相一致的,特色发展是高职院校得以生存的重要选择。高职教育强调的“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以及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已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模式构建推动了师生思想认识升华,道德观念的选择和确立,反映了全新的校园精神文化。这种“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承载着文化建设的使命,使校风建设进一步成为自觉的文化行为配合,从而实现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特色发展的必然。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氛围特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遵循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围绕高职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有系统地加以研究和探索。

1.合理定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学校育人的基本功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普遍的共性。就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学校的类型不一,不同学校发展过程、地域环境以及面向的行业、所办专业结构不同,校园文化规划和建设内容又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定位应当根据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物质文化的规划层次、制度文化的创新水平、精神文化的载体及表现形式等要求做出准确的文化定位。

2.有机融合文化传承和创新元素。高职院校的产生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都有相通的传统和基础,并且都带有行业的个性特征,原有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互动互变,支撑了高职院校的变革,但同时也有许多方面制约着新的发展,如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与体制机制、教学形式与手段、教学评价等。如何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对陈旧的和错误的文化倾向进行抵制,对优秀的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加以吸纳,解决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3.把握文化建设主体性与主导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人的活动,文化建设无从谈起,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主体,校园文化的主导者是教职员工,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是学校领导班子,要充分调动全体员工自发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参与建设中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教育。这种师生员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热情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力量,能否正确把握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统一,真正体现全员参与、全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的最直接反映。 "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基本途径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积淀中逐步形成的优质资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环境条件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必须立足实际,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建设新途径。高职院校要将校园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充实新内涵,形成全新的价值观体系和校园精神;渗透到学院的各个层面和自觉的行为之中,形成具有强烈时代性、富有生机活力、独特的校园文化。

1.培育优良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根本着力点。校园精神的培育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经历了发现、扶植、提炼、整合、固化的历史过程。准确概括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需要由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师生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来支撑。高职院校建校以后,往往采用全员征集的形式,对学校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和寄托展开头脑风暴,这既是一种积极引导和回味,更是一种精神熏陶和认同。高职院校力求在新的起点上以高度提炼的校园精神,集中体现师生员工的共同期待、精神追求,反映学校文化传承,倡导严谨的学术风范,规范师生行为准则,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凝聚人心,激发前进动力。高职院校培育校园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好的校园精神往往具有哲理性、方向性、现实性和指导性。校园精神形成,必然会使学校和师生员工潜移默化地产生特有的“精神特征”,形成该学校精神文化特色,并产生潜在力量和原动力,特别是学校在面临重大变革或产生严峻挑战时,成为信念支撑、实现新跨越的力量源泉。

2.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关注点。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区域性和人才职业化发展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改革方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这一要求,渗透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高职院校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积极探索政行校企办学模式,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办学举措,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必然由此产生新的文化观照,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要求。不少高职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仿真型实训、生产型实训,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开办讲座、举行校友报告会,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都是适应文化内涵发展要求的有益尝试和深度融合。

3.营造优美育人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切入点。关键是搞好校园文化设计,走进一所校园,要使人感受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这种气息来源于环境的精巧构思和人的精神状态。独特的校园文化情境一方面体现在校容校貌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如建筑的外观及其组合形式,雕塑陈列所蕴涵的文化创意,校园绿化所呈现的优雅韵味,画廊走廊所揭示的文化主题,每一个标识和形象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学院文化产品的规格和内容等,所有这些应当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直观展示,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和受到美的陶冶。另一方面体现在师生所具有的文化行为。要形成良好的规范、制度教育培养以及塑造人,这种规章制度将作用于育人环境,影响着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高职院校积极尝试科学管理,采用精细化管理和系统性管理等方式,以此培养师生员工的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协作精神和严谨作风,巩固和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4.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是校园文化建设最终落脚点。育人是学校的根本所在,校园文化的发展应当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成才需要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在于规范引导学生群体,同时也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职业能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创业成才奠定基础。一方面要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广泛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关注行业发展,明确社会责任,要使大学生成为思想成熟、道德高尚的社会人。另一方面要通过富于创新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要让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起来,搭建各类平台让学生有展示的舞台机会。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组织各种科技社团,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创业设计大赛。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形成体系,指导学生创业,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成为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职业人。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其内涵将不断充实,必须根据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使之在更新的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和重塑,从而使校园文化处于动态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常抓不懈,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在创新中得到升华,高职院校的建设事业也才能因此奠定坚实的基础,获得全新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有"州官"
同桌
课堂上的小闹星
我和你
我的同学
我的同桌
和睦的大家庭
我的好伙伴
爷爷生病了
我的名字
我的同桌
但愿这样的事不再发生
朋友“档案”
好孩子
幽默的朋友
统计学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探讨
国际法院制度的特点和发展状况(1)论文
浅析人口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个体经济发展调查问题研究
预算管理与投融资管理的结合
对高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探讨及分析
论提高护士交流技巧 优化门诊健康教育质量
浅谈对实习生德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企业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对房地产经济泡沫的研究与风险规避
试论“一国两制”下之中国国际法主体资格(1)论文
网络德育——德育现代化之必然
心理暗示在德育管理中的运用
成本核算在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杭州市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小英雄雨来》近义词反义词
《小英雄雨来》写作特点
《小英雄雨来》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小英雄雨来》课文结构
《小英雄雨来》佳句赏析
《小英雄雨来》重点问题解析
《小英雄雨来》词语造句
《小英雄雨来》中心思想
缩写《小英雄雨来》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
《小英雄雨来》学法提示
读《小英雄雨来》有感
《小英雄雨来》补叙
《小英雄雨来》词语解释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