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浅谈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论文摘要 高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职业学生心理状况呈现的心理问题入手,对造成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 职业院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对策

职业院校的学生既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又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但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因而在心理上也表现有别于社会群体与大学生群体。作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伴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上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一)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的变迁,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二)家庭因素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方面很多家长多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教养方面很多家中重视程度非常低,一般采用简单的粗暴的教育方式。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思想狭隘等不健康的品质。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职业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有的高校虽然意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但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院校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四)自身因素

很多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会因未能被普通大学录取成为正式的本科生,而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产生怀疑。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艰难的就业形势,也使部分学生紧张不安、无所适从。另外由于收入的不均衡引起一些学生心理失衡,产生自卑心理。除了学习、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的困扰等,都或多或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和显著效果,但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职业院校存在多种问题。

(一)教育观念存在错误认识

在职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时,仅仅对那些有人格缺失的大学生予以帮助,对全体学生的人格塑造上不进行任何帮助,导致学生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心理疾病带来的危害。因此这种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放在个体和防范性教育工作。对学生发展性教育不重视是错误的,这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弱化了心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匮乏

据统计,国外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400/l,而我国调查的几所高校大致为10000/l。

在这些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职业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群体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班主任、辅导员;另一类教师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多数教师不是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不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的教科书五花八门,教科书的内容、质量都相差很大,没有统一的内容质量要求,这就很难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同一水平的培养。

(三)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滞后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各大职业院校中均有开设,各大院校中大部分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个别院校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中。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用教材也是较为陈旧而且教材内容差别很大。完全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更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心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全面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成长相吻合。

(四)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健全

心理健康教育在机制、经费上也没有基本保障,心理教育与咨询部门大多挂靠其他部门,没有独立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长期深入的开展是非常不利。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的部署。从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有效的试试,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在年费预算中,很多高校几乎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列入其中,导致工作硬软件设施都不齐全,导致平时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

三、加强职业院校心理健教育的对策

(一)打造职业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十多年来,每所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为地方服务等也在形成每所职业院校的特色,这种教育的价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只有合拍,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院校的专业设计以及社会出现的实际现象,设置专门的有针对性的课程,利用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或教育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如认知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模拟法、引导思考法等等,使学生在创设的各种情境中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职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对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既要保证足够的数量,又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通过培训,对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理论水平,以及几本技能和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的提高。另外,要建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资格认定体系,逐步做到持证上岗,同时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各自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

(三)优化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作为校园中的特定精神环境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教育力量。为了培养大学生友善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绪特征,因而应多开设一些集体性活动已满足需求。其次对于校园广播、校刊、校报、电视、网络等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信息,在校园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不同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这对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具有很好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紧张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和体系。尽快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

首先,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为了能够使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有一个正常的渠道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机构,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帮助学生将消极的情绪释放出来,理清情绪,调整心理平衡。

其次,建立三级一体工作体系。学校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聘用具有一定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的人员,协调好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在系一级可设立专门的科室,由系里专职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转介,为学生提供指导问题行为的建议和干预方案。另外还可由经过心理咨询培训的具有良好人格品质的学生干部担任辅导人员,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般性心理问题。

另外,重视建立学生心理互助机制,调动学生进一步自强自立;可以强化个人活动的效绩,提高应变能力,以更加恰当的方式来面对社会与周边环境;可以进行心理卫生的教育,预防潜在的心理问题,促使研究生更为健康地成长。特别是当内心冲突激烈,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调节难以奏效时,更应主动及时寻求支持和指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白云
那该多好啊
假如
雪,我爱你,也恨你
秋天的童话
小雨滴
夏天的儿歌
假如
老师,我想对您说
树林里还有……
爱是什么
奥运是什么
我多想
2009-2010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英语补习班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小学六年级五班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低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二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
2009-2010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09年初三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
江西“蛋鸡王”夏复兴养殖蛋鸡发展之路
蛋鸡合理投料的准确计算
优质高产地方中型肉兔品种——九疑山兔
身价60万藏獒被当肉狗盗卖
提高圈养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肉兔精品——莲山黑兔
大型肉兔新品种——密州黄兔等
微卫星DNA标记在家畜遗传育种上的研究现状
三种家畜的适宜出栏期
北岛:野兽还是家畜
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与畜产品安全监管方案探讨
圈养大熊猫迈向野外的第一步
藏獒秀巴
肉兔业市场前景诱人 订单兔效益长期看好
“家畜传染病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思考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教学
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索溪峪的“野”》案例分析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教学随感
《索溪峪的“野”》一课的教学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
《索溪峪的“野”》评课稿
解读《索溪峪的“野”》案例
追求“丰实”的教学──《索溪峪的“野”》教学有感
疑、探、悟、品、说──《索溪峪的野》教学设想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野味十足的自然美──解读《索溪峪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