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缺失

试析“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缺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6

试析“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缺失

"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教育从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设置到教育实施路径的选择都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需要重新完善现有的大学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并要对其教育内容进行丰富与拓展,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多元化的大学公民教育实施平台。

论文关键词:全球公民社会 大学 公民教育

一、全球化与“全球公民社会”

全球化在现代意义上主要是指全球各地普遍发生的事情或过程,如果没有特殊的干扰或拒斥,该过程对于世界上的各国各地将发生同样的或相近的涉触或带动作用。在这里,作为个体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企业集团之间的关系等,均具有跨越国界、超越国家、从而不受“国家性”、“民族性”和“阶级性”严格制约的性质。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地区间及不同种族的社会个体间空间距离的缩小,沟通障碍及发展过程中异质性的弱化、同质性的加强,孕育出了以经济为纽带的全球市场和以全球价值共识为基础的世界新文化形态。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也使世界各国的人们不得不开始改变原有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个体正在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家庭人”、“单位人”和“社会人”变成具有全球公民身份的“国际人”,滋生了“世界公民”的角色。“世界的中国人”、“世界的欧洲人”等“世界公民”正在形成 。

在这样一种宏观社会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这意味着人类已逐渐进入一种公共生活时代——“全球公民社会”时代。美国学者McGrew称“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共同命运和一致性的大社区。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依赖的、四海一家的时代。随着“全球公民社会”场域的形成与影响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对“全球公民社会”生成的时代意义及其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建构性反思。“全球公民社会”的大环境下,人类交往与共生的发展需要促使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公共性”的价值追求与文化理念。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日益高涨以及人们应对全球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乏力,人们已经开始探寻提高“地球村民”适应能力的有效路径。人们把目光聚焦到了教育、尤其是各国大学的公民教育上来,并开始对现有的大学公民教育经验进行反思。

二、“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缺失

1.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目标的局限性

与西方国家大学实施的公民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的公民教育的目标指向性并不是十分鲜明。对大学生群体实施必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该群体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等是当前我国大学实施的公民教育的基本视界和维度。显然,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还停留在为工业社会培养合格的、单一性的“经济公民”层面。在这样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下,教育者自身对大学公民教育的时代需求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更缺乏改革与创新大学公民教育内涵使之与时俱进的动力。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缺乏系统的适应全球化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公民教育与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该群体的全球竞争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公民的权利与责任意识乃至公共精神与新文化精神等都远远不够。

我国现有的大学公民教育目标的局限性已经开始显现,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同时也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迫切需要建构具有新文化形态与内涵的大学公民教育。

2.我国大学公民教育边界的缺失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仅仅将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等教育形式相结合,以德育代替公民教育。然而实践中,公民教育并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而是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多个组成部分的教育。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公民教育是把众多不能归入智育、体育的“某某育”,包括大学生的公民教育都归到德育的门下。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一旦没有边界、包打天下以及无所不能的话,真正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也将不复存在。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当前我国的大多数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一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教育是什么、为了谁、教育什么等一系列本质性问题更是缺乏应有的理性认识。我国大学公民教育边界的缺失,使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公共精神及新文化精神的目标与理想只能流于形式。

3.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内容缺乏时代性

其一,大学生“全球公民”意识与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缺失。当前,大学实施的仍然是以伦理道德和法律常识为核心的传统灌输式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与国际性明显缺失,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大学生群体参与未来世界的竞争都是十分不利的。其二,多元文化社会中的适应与生存教育内容缺失。我们缺少对大学生群体的多元文化教育,缺少帮助该群体消除文化分歧与沟通障碍的国际理解与生存教育。其三,大学生公民权利与责任教育的缺失。“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需要公民积极主动参与的社会。因而,在“全球公民社会”中生存的每个公民都应具有承担公共责任的意识。同时,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理性选择与价值判断的能力。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关于培养“世界公民”素质方面的内容涉猎有限,大学公民教育内容明显滞后。

三、“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实施策略

1.教育价值取向的确立

面对全球化浪潮以及由此而孕育出来的以全球价值共识为基础的世界新文化形态,我国的大学必须重新调整原有的公民教育价值取向,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具有全球公民意识及相应行为能力的公民作为大学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转变以往的“德育本位”、“就业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的大学公民教育应确立以下三种核心价值取向:其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实施有效的“全球公民”教育,培养该群体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公民”的态度与信念。其二,培养大学生的“新文化精神”与理性精神。“新文化精神”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多元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精神。通过实施有效的公民价值观教育,使该群体能够在充分了解世界各国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形成尊重差异、理解与包容的全球公民品格。其三,培养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成为积极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的“主动公民”。

2.大学公民教育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基于新的大学公民教育价值取向,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内容也需要进行与之相匹配的改革与创新。我国大学的公民教育内容在面对全球化挑战的过程中,在适应我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必须加以丰富和拓展。具体内容应包括:其一,在当前既有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中增加关于大学生“全球公民身份”的认知教育,包括向大学生群体教授有关“全球公民”的相关知识。其二,在当前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中增加关于多元文化和增强国际理解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全球范围的发展、人权、环境资源、人口以及安全等问题和内容。其三,教育学生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与语境下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国家。

3.构建多元化的大学公民教育平台

在“全球公民”社会视阈下,我国的高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性的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知识灌输模式,构建起多元化的大学公民教育实施平台。具体措施如下:其一,构建以社区为媒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实践基地。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实施,在教育的空间范围上应由学校的课堂环境拓展到校园以外的社会空间。通过采取让学生“走出去”的方式,让他们真实地去感受社会的大环境。同时,通过与社区的合作,使大学生群体获得主动参与社区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其二,我国大学应构建起有效的“家校合作”平台,从而使大学的公民教育更加具有多元性与开放性。大学应与学生家庭之间进行多元化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向学生家长传递相关的公民教育信息,以取得学生家长对学校公民教育实施的支持与信任,从而使大学公民教育的空间得到有效延伸。其三,积极构建具有“新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大学公民教育的精神渗透于学校的各项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实施隐性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使学生在学校的潜在教育文化氛围熏陶下养成相应的公民品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绮园
去植物园
公园里的春天
嵊州大桥
畅游采石公园
井冈山
夜游天一广场
乡村见闻
酒厂风景区
登白石岭
游“清明上河图”
游明清民居博览城
游七星岩
丛林“探险”记
农科奇观
2009-2010学年生活部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县幼儿园大班美术兴趣班学期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教师支教总结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经验总结
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2009年班主任工作期末总结范文
2009教师工作总结
县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兴趣班工作总结
中学2009年度教研工作总结
年终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参评小学高级教师业务总结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工作总结
经济系学生会学习部学期工作总结
动物世界伪装大师
夫妻上山养兔拓宽致富道路
五香兔肉加工工艺
浙江湖州:畜牧专家赴新疆指导服务湖羊生产
夏季喂兔注意啥
湖北省畜牧业发展形式浅析
深入贯彻实施《畜牧法》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安全养兔防“春病”措施对症方有效
关注渔业安全生产积极探索研究对策
《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
怪味兔肉制作工艺
独具特色的兔肉菜肴
浅议畜牧兽医队伍法制化建设
浅析《动物农场》中“猪”的陌生化和原型理论的运用
企鹅喂食
“尝瓜会”尝出的感动──《彩色的翅膀》教学案例
爱国的心──读《彩色的翅膀》有感
《中华少年》相关链接
读《中华少年》有感
《彩色的翅膀》设计思路
《中华少年》教学杂谈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彩色的翅膀》相关链接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彩色的翅膀》教学杂谈
耐人寻味的结尾
《彩色的翅膀》教学课例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