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及其优化

试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及其优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07

试论新时期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及其优化

"

论文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具有许多功能,提高高校图书馆利用效率是当前的主要议题之一。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功能优化

一、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功能

高等学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相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且两者互相渗透,互相统一,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且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学术性增强了它的服务功能。

1.学术服务功能

(1)图书期刊借阅。图书借阅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而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为广大读者服务,但高等学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阶段性,决定了读者需要的稳定性,读者需要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教学用书,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主要参考书的稳定、经常的需要上;读者用书的集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书品种的需要集中于正在进行教学的有关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刊上,二是读者对教学参考书的用书时间也比较集中。用书的集中性就必然会造成高等学校图书馆紧张的供求关系。因此,做好组织图书资料的供应,合理解决用书集中的矛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图书馆是寻找工具书最好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设有中文工具书室收藏各类中文参考书,包含:书目、索引、字辞典、百科全书、法规、统计资料、指南、名录及手册、舆图等资料。因为参考数据主要的功能是为了解答问题,提供读者随时查阅数据之用,因此不提供外借,只限馆内阅览。

中外文学术期刊(包括电子杂志)全文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数据库,收录资源包括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学术与专业资料;覆盖理工、社会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农业、医学等广泛学科范围,数据每日更新,支持跨库检索。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服务就是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整合和有序化,进行全方位、多途径为教学科研及广大读者提供高效、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导航服务,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数据库及种类逐渐增多,使得人们对于文献信息的查询、加工、存储、利用等方面有了更新的要求。[2]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和教学科研中心,是学校办学的重要条件。搞好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保管和借阅,为读者提供细致、周到、全方位信息检索服务,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服务。

2.教育功能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氛围,宣传、推荐、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同时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对学生利用文献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提供了方法、指导等。这些信息资源的提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阵地,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社会教育的重要课堂。现代图书馆已经成为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领域,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高等学校图书馆根据社会需求对读者进行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单位联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素质拓展训练”、“我心目中的一本好书”等活动,来吸引广大青少年读者,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在“相互交流”中获取新知识,健康快乐成长。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图书馆已越来越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课堂。

3.社会服务功能

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就是图书馆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又从属于图书馆的功能,是由图书馆本质决定的基本功能的社会表现形式。

(1)健康精神食粮的重要源泉。高校图书馆通过为师生提供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和刊物,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提高他们的文化内涵。高等学校图书馆在书刊的选购上由具有事业心、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承担图书采购任务,他们严把质量关,将品味上乘、思想健康、格调高雅,融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文献资料提供给广大师生员工,同时开展“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以服务社会。

(2)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潜在课堂。它使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因素等方面,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强调个性化设计服务,如“读者广角、特色阅览室、电子声像阅览室、读者讲坛”等,充分展现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才能,使高等学校图书馆对读者产生亲和力。同时配合学校围绕学生开展了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吸引了更多的读者,为社会稳定及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发挥了极大作用。"

二、高等学校图书馆功能的优化

高等学校图书馆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也是高校经费投入的一大亮点,但是如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最大化,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1.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将图书馆与读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准确、及时、方便、灵活地向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宗旨,这一服务宗旨贯穿体现在它的全部业务活动中。要使这一宗旨得以实施,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等人借书”、借阅受限、网络链接受阻等的被动服务意识为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意识。

对所有读者(只要申请)都予以办理借阅手续,对校外人员采用适度的收费制度,既满足了校外读者的需求,又补充了图书馆的经费支出,做到了互利互赢、可持续性借阅。电子信息数据库,向校内所有办公场所开放;校内学生和工作人员分配账号密码以便于离开校园后远程登录。校外人员采用购买流量或者包月包年的付费服务方式。

2.强化经营、服务意识

对高等学校图书馆面向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义、作用及服务价值,目前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满足于传统服务以实体图书馆为依托,服务内容主要是提供图书、期刊等纸载文献的在馆阅读与借阅。对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具有保存和传递科技信息的社会服务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淡化了服务工作。因此,一方面,要明确高等学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中的作用,重视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加大投资,增加藏书量和进行文献资源搜集、整理、加工等工作所需的人、财、物,以建设一支精明强干、高效的队伍,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时期高等学校图书馆由单一的服务功能的文化教育机构向多功能综合信息系统发展,由单一的免费的“无偿服务”,向既有“无偿服务”又有“有偿服务”的二重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紧迫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要有经济意识、效益观念,以强化图书馆经营、服务功能的群体意识。定期考核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奖惩分明,处罚合理,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服务效率。

3.面向社会开放,拓宽服务领域

开放服务就是面向社会、全方位多层次优质服务。首先,推广开架借阅的服务形式。节约时间,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从而也提高读者对文献需要的满足率。开架借阅是解决读者“借阅难”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的重要手段。对于管理困难,采取增加工作人员、加装视频监控等方式,确保开架借阅的顺利进行。面向社会,拓宽服务范围、拓展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文献资源,发挥技术密集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定期到政府部门、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宣传展出高校图书馆资源状况,推荐图书馆的有偿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总之,高校图书馆具有不同于一般地方政府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如何最大限度的使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得到发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荷塘一角
我眼中的冬天
古城潮州
风吹过四季
记一次春游
秋季
秋天的田野
我的校圆
夏天的云
暴雨
校园里的大柳树
光彩夺目的春天
美丽的夕照
北海银滩
浅议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试论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试析高校网络招生宣传
浅议探索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浅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浅析对加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浅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关于切实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谈教育信息化与高校信息道德素质教育
浅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
试析大学生校园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几对重要关系
试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探微
浅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试论网络社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关于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设计和途径选择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感悟“趣 、情 、理”──《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与点评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