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试析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独特的关注和深切的期望使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进而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就是皮格玛丽翁效应,也被称为“期望效应”。当前,皮格玛丽翁效应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现主要探讨皮格玛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当地给学生赞美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皮格玛丽翁效应;自信心;闪光点

一、 教育教学呼唤皮格玛丽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为“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效应的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但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和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为“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这座雕像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在原神话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些人只是他们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好很多。这些学生不仅成绩提高得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融洽。罗森塔尔雅格布森就借用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名字,把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玛丽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

这个实验说明,如果教师认为某个学生非常优秀,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学生学习时就会加倍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所以,教育工作者就要扮演皮格玛丽翁的角色,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要把全部的期待和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帮助学生找到自信,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真诚地期望他们是出色的,那么他们就会如期待的那样变得优秀和出色。

二、皮格马丽翁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帮学生在学习上树立信心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班级,每次布置作业时大部分学生完成的情况都不是很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找几个学生谈心,学生说:“老师,我们班学生的学业成绩整体不好,入学的时候分数都比较低,好多任课教师都说我们班是差班,甚至有的老师还说我们是笨蛋,什么都不会。我们班同学现在是信心尽失,只能破罐破摔了。”通过深入了解,笔者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确实比较差,比起其它班的学生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些学生本来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只是受到的打击多了,慢慢地就不再努力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班里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叫做“优点轰炸”。要求四位同学一组,小组成员轮流被别人指出优点,被谈论者只须静听,不必做出任何表示。接着让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的认识?笔者告诉学生:“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你们也不例外,说学生是笨蛋的老师他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定不高。俗话说,天下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希望大家相信,其实你们都很优秀,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积极发扬这些优点。当你们能够做到这些,每一个人都是成功的,你们班也将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学生发现了许多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同学们也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同伴,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班级的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善。

2.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罗丹说:“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应该用发现美的眼光去欣赏每一位学生。赏识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棒,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然而,在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关注给了优秀的孩子,那些学习成绩并不出色的孩子却被遗弃一旁,而那些后进生更是时常遭受教师的白眼和讥笑。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是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可那些后进生呢,教师就不一定喜欢他们了。所以,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老师一句简单的表扬、一句温馨的话语就是对学生最大的认可,这种充满爱的关切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甚至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课堂上,笔者每次课前都会安排两名学生走上讲台,准备三分钟左右的脱稿演说,并对此进行讲解与点评,对他们演讲过程中的优点给予赞赏和肯定,对不足给予提醒和建议。有一次,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上台演讲,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平时不爱说话,不喜欢和别的同学交往,也不太积极参与班集体的活动,是一个比较胆小的学生。当她演讲完,笔者发现这个学生虽然平时学业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在演讲方面却很有天赋。随后,笔者对她的演讲进行了点评:“你的演讲很好,角度新颖、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在讲台上沉着冷静、落落大方!”而这次的演讲居然改变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从此变得活泼起来,开始积极地参与班集体的活动,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后来,这个学生给我发短信说:“老师,您知道吗,那次的演讲让我看到了身上的优点,你的那句‘演讲得很好’让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从小到大我得到的只有老师的批评和漠视,您是第一个赞扬我的老师,那次的演讲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只要努力,我也一样可以成功!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演讲的机会,感谢老师对我的认可!谢谢您!”通过这件事,笔者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关爱,因为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只有教师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赏识,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

3.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

《爱的教育》一书中提到:“任何职业都潜藏着宝贝,拿着锄头就能挖掘到金子。”教师正是等级最高的掘金人。其实,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就好像一座亟待开采的金矿。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挖掘这些金矿,并将矿石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教师应该学会在每天的工作中挖掘潜在的宝贝,并欣赏自己掘到的金子。能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活动过后,笔者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请同学们相信,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其实,你们每一个人都非常优秀,不要因为自己现在的不如意否定自己。在我们的人生词典中,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不可能’只是庸人给懒惰所找的借口。其实,咱们班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能,但由于胆怯或低估自己,大家没有去尝试,让很多机会从身边溜过。以后,请不要再轻易地否定自己,大胆抓住机会,记住你也行!”自从开展了这个小活动,笔者发现班里的学生学习劲头更足了,大家更加努力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

三、运用皮格马丽翁效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真理代言人和学术权威,学生很难做到自由地、充分地发问和思考。只有当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与老师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时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被真正调动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时,教学过程才是有效的。因此,要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皮格玛丽翁效应,就要树立民主平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尽量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创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尽可能发掘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近、可以信赖,时时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才能使学生消除学习时的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赏识学生要把握好“度”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此,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激励。但是作为教师,在激励学生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表扬学生要准确到位。

赏识的“度”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予学生赏识,对不同的学生赏识的方式也应当不同。适当的表扬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向前,促使他自强不息。但是不恰当的表扬和激励却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对学生的激励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教师爱心的投入要面向全班每一位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表扬中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图书陪伴我成长
一些路.一些人.一些风景
一件难以忘怀的事
爱心传递
我的课余生活
一双靴子
我的发现
鹰之歌
人生,就像彩色棒棒糖
妈妈,节日快乐
读书改变命运
春天的雨
童年
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乐
浅谈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试论高校新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试论高校学生体育伤害民事赔偿及救助机制的构建
再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问题
关于大学生权利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探究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原因及责任归属
浅论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论析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试谈高校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
浅谈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浅谈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道德培养途径的分析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及反思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读”出来的精彩──《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尊重选择 发展个性──《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叶圆圆》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在平等、愉悦中,轻松学语文──《荷叶圆圆》教学设计有感
《荷叶圆圆》教学案例与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