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试析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

论文摘要:在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国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层次的发展策略。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学校资金来源国际化和研究生教育观念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是我国“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与必由之路。因此,分析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和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进展与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迅速推进,在观念、政策、机构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第一,确立了国际化的研究生教育观念。我国的重点高校,尤其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院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第二,制定了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相关的法律政策。除“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政策之外,国家还制定了《教育法》、《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政策,成为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活动的依据。第三,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许多高校建立了专门办理留学生教育事务的机构,如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公派出国办公室等类似机构,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第四,广泛开展了国际交流与相互合作。主要是体现在:一是走出去。主要是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短期访学等形式。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的由国家留学基金会组织的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使得大量的学生有机会到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或国际知名的研究所、实验室师从一流的导师,或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二是请进来。主要是通过国外教授在国内的授课、讲座和来华留学生教育等形式。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成为一个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便捷平台。第五,全面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体现在更多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培养方案,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和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理论与成果,开发具有国际意义和主题的课程等方面。在教材上,主要表现在尽可能地选用和引进可行的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外教材的中译本,或在自编教材中引用国外同类教材的内容,或鼓励与国外学者合编全英文讲稿或教材。在课程教学上,主要体现在强化外语教学,开设用双语教学专业课程等。

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国际化的历史较短和经验不足,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意识和观念有待强化

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是观念的国际化,但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意识还不足,没有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教育国际化只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院校的独角戏。就总体而言,很多高校和专业还没有把培养研究生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知识、国际竞争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等创造性人才标准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2.研究生教育的法规法律体系有待健全 3.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有留学背景或出国访问经历或能熟练进行英文教学的导师比例低;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比例太小;缺少培养研究生所不可或缺的国际性育人氛围和环境;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存在起点低、不对等、规模小、不规范等问题;中外合作办学以授予硕士学位为主,授予博士学位的太少;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引入不足。

4.培养方式的国际化程度有待加深

培养方式的国际化主要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位授予和质量评估等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体现在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及最新科研成果,然而据有关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研究生认为其专业课程内容中的前沿性知识比重过少,这种情况在理工科类博士生中更为突出。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讲仍是高校教学的主导方式,研讨式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方式还没有被广泛采纳。在学位证书互认上,中国的研究生学历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在质量评估方面,还没有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国际化标准。

二、国外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实践

世界各国从教育理念、政策法规、机构建制、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方式等方面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措施,为我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明确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得到集中体现。美国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美国人”。日本提出要“培养在国际社会中被信赖和尊敬的日本人,同时还应增进相互间的团结与发展”。韩国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国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早在1980年就发出呼吁:需要一种新的高等教育观念,即高等教育要走向国际化。前耶鲁大学校长金曼·布鲁斯特则提出,“耶鲁不仅是为耶鲁师生而存在,还应该为保持世界人民的利益并提高其学术水平而存在”。

2.制定政策法规

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规体系,为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美国相继颁布实施了《国防教育法》、《共同教育与文化交流》、《国际教育法》和《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大大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英国在《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实施准则》中规定了境外办学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政策指引下,世界名校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耶鲁大学在《耶鲁2005~2008年国际化战略框架》中提出三个目标:为学生在世界上发挥领导和服务作用做好准备;吸引全世界最有才能的研究生和学者;把耶鲁建成为全球性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根据《远山计划大学的构造改革方针》,提出进入全球前30所顶尖大学的发展战略,致力成为全球研究生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

3.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

管理机构是有效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组织保障。美国除全国性的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外,87%的四年制大学和学院、75%的两年制学院有专职部门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法国“国际合作局”、韩国“21世纪委员会”都是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而设。耶鲁大学成立了“国际活动校长理事会”、“大学国际教育顾问委员会”、“国际事务办公室”、“国际学生与学者办公室”、“语言研究中心”和“耶鲁学院国际教育与奖学金项目办公室”等专职机构,并在学院行政办公室增加一个编制,专门负责国际行政事务。 "

4.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活跃、形式多样

(2)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的规模是衡量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据有关研究表明,世界著名大学的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一般都在20%以上,如哈佛、MIT、牛津、东京大学的这一比例分别是21%、33%、42%、24%。

(3)制定教育计划。发达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广泛、活跃,而且形式多样。除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出国访学、开设讲座、开展校际合作研究和联合办学等方式外,还以教育计划或教育项目的方式,直接支持教育的国际化。欧洲共同体发展“欧洲学位”跨国大学教育计划。日本“收购”美国大学,搞“本土留学”的研究生教育计划。美国设立了众多的教育项目,如“富布莱特项目”、“教育与文化教育交流”、“本杰明·吉尔曼国际奖学金项目”、“国家安全教育项目”、“高等教育法第6款项目”和“富布莱特—海斯项目”等等。

5.高度重视培养方式的国际化

(1)课程的国际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年开设约600门国际方面的课程和80余种外语课,社科与人文以及教育等学科领域50%的博士学位论文与国际问题相关。MIT实施了将学校课程教学材料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免费开放的措施。在加拿大,70%左右的高校将课程国际化作为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另外,国际化的课程的类型也很丰富,据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高校的国际化课程达9种类型之多。

三、推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的思考

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与特点,现从发展思路与实践途径两方面提出提升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和层次的发展策略。

1.发展思路

(2)导师是关键: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导师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参加者,通过学术会议、合作研究、访问讲学、进修等形式直接参与国际交流。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组织者,如选派研究生出国联合培养、组织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国外导师课题研究、组织国外导师参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与答辩等等。

(3)全校一盘棋:学校、学院与学科形成合力。学校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是制定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的战略发展规划主要部门。各院系、各学科和专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为教师和研究生有更多从事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机会和资源创造条件。学校、院系、学科要明确各自的角色与职责,确定相应的联络人,制定明确的国际化计划,共同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2.实践途径

师生和课程的国际化是首先要关注和推进的路径。师生和课程的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和载体。

(1)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在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聘请国外教授讲学、开设讲座、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同时,要加大师资队伍“请进来”的力度,尤其是要大力引进具有海外经历或留学背景的高级人才。浙江大学实施“1311人才工程”战略的做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其内容是在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两手抓”的前提下,重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物”。

(2)拓宽研究生交流的国际化渠道。除继续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外,还要进一步拓宽研究生交流的国际渠道,如通过校际合作协议、国家研究生公派出国项目、交换生计划等形式,提高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尤其是要大力扩大招收留学生的规模与比例。我国高校要结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同专业国际化的方案,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

(3)进一步推进课程的国际化。在继续推进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科研与论文等国际化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社会发达的网络技术。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关注和引用国外一流大学开设的免费网络课程资源,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我国高校全英文课程模块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并提供英文版,使其成为国外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狗叫“利利”
坚持就是胜利
任旭的妈妈
小鸟死了
我的表哥
未来的房屋
游兴隆热带植物园
小女孩让座
我的妈妈
我第一次做豆浆
小学生日记一则
学钢琴
我的家乡
我的课余生活
人类的朋友
关于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的思考(5)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0)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3)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法学理论论文(1)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2)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孕育生长的反思
法律责任是行使权力的动力保障法学理论论文(1)
论民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效力(2)法学理论论文(1)
在我国物权法上确立居住权的几个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孕育生长的反思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剖析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法学理论论文(1)
预先追偿权的法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3)法学理论论文(1)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玲玲的画》教案
《丑小鸭》教案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我为你骄傲》教案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从现在开始》教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恐龙的灭绝》教案
《雷雨》教案
《蜜蜂引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