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简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简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论文摘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通过打造学术文化平台、构建校企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组建学术创新平台和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在研究生教育层次,衡量一个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所培养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崛起的新形势下,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竞争的日益加剧,研究生教育被视为增强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011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突破140万人,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我国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是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合点,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国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研究生教育现在由培养研究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转变。目前,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应该根据现有的教学设备、科研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场所,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创造有利条件。

一、打造学术文化平台

校园的主体是学生,开展以大爱精神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奋发进取、拼搏创新,校园学术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倡导创新文化理念,营造创新学术氛围,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

第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创新氛围。首先,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通过各种方式形成我们独特的品牌,如“馨月湖讲坛”、“百年理工大讲坛”、“理工人文讲堂”、“听雨林才智讲堂”、“学术人生”专家、学者访谈等。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对于启发研究生的创造智慧和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其次,要组织研究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现在已经形成了如“博士讲坛”、“学术报告会”、“学科文化竞赛”、“研究生科技竞赛”等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营造了校园的创新学术文化,同时又激发了研究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思维。

第二,开展创新学术成果展,倡导校园创新学术文化。通过校园网络、宣传展板及橱窗等宣传形式,树立研究生学术示范榜样,展示研究生创新成果,设立“研究生创新成果屋”,建立“研究生创新成果查询库”,在研究生会网站或我校研究生自办的刊物上设立“学术文化创新”专栏,举办各种“创新成果交流会”等形式,充分活跃校园学术创新的文化氛围。

第三,健全新的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励体系。搞学术研究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研究生尽管是学生群体,但在科学研究中承担主要的角色,对有重大创新成果者要给予重奖,要建立研究生创新奖励机制,对研究生的创新成果进行评选、鉴定、奖励。开展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活动,开展研究生“科研学术奖励计划”、“优博培养基金奖励计划”等系列活动,为校园学术创新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构建校企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

为了落实“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教学、人才优势和企业的生产、科研条件优势,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探索适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煤炭企业特点的校企联合新路子,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人才,推进企业能级提升。

因此,加强校企合作,给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更新科技人员的头脑,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一,建立校企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现场的技术、各种先进的设备和诸多科技人员的力量,帮助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正在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面的尝试和探索,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校企之间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研究生创造性的学习与研究活动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第二,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实验基地。将当前研究生的创新成果根植到企业中去,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让企业成为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的孵化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也使研究生的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性。也有利于拓展创新思维空间,缩短企业获得新技术的时间,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在宁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使学校在人才创新培养方面、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第三,建立校企之间学术交流互访机制。高校是人才智力资源的集聚地,企业为创新成果提供资金和市场保障,要加强校企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上的学术互访制度,高校将最新创新成果给企业进行展示和推广交流,企业将急需解决的现场技术问题向高校进行说明,让高校与企业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彼此所需,定期进行一些学术互访,并建立一套长效机制。高校应该与更多的企业建立这种互访机制,提供各专业领域研究生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启发广大研究生的创新灵感,同时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

三、组建学术创新平台

高校的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承担有部分科学研究的任务,所带的研究生也就是自然而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员。如果按照所学本专业的思维方式研究,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走学科交叉、组建学术团队等方式进行突破。然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师傅带徒弟”传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要根据研究项目的需求,将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学术攻关梯队,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的创造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如我校张子敏教授所组建的“中国煤矿瓦斯地质规律与应用研究”课题就由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跨学科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学术团队。在研究生学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建立研究课题信息共享模式。教师根据研究课题的需求情况,通过网络模式向研究生公开课题信息,积极发动有关学科方面的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从某一学科专业中选聘研究生参与课题。通过这种信息共享模式增进了研究生参与学术研究的自觉性,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团队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

其次,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研究课题。同时,还要允许研究生在空余时间选择一些跨学科专业的课程学习,便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课程和专业选择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设一些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建立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机制。

最后,学校应该根据研究生的兴趣不同,组建一些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的研究生学术创新团队,现在学校建有“研究生数学建模协会”、“机器人应用技术团队”、“计算机研发创新小组”、“研究生英语兴趣协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等,这是学术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长期开展学术创新活动,既能活跃学术创新氛围又能形成学术创新梯队,提升学术创新水平,还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四、搭建实践创新平台

研究生的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大部分都来自实验室,近年来我校对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一些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纷纷落户我校,其中不乏一些先进的实验仪器与设备。有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或者有闲置,造成设备资源浪费;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研究生就很难用上这些先进的设备。因此要加强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为研究生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向全校研究生免费开放实验室。要彻底转变思路和观念,加大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力度,加强实验室仪器使用的培训工作,既要维护好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要让实验仪器设备能在研究生从事创新研究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实验室的管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设立专人管理、专人维护、专人指导使用的科学管理制度,为广大研究生从事创新活动创造条件,一定要面向研究生完全开放,给广大研究生提供一个从事自主创新的平台,这是搭建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的前提条件。

其次,加大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经费的投入。研究生在从事创新活动中必定有各种消耗,应设立专门研究生实践创新经费,鼓励研究生从事科学实践创新活动,对有重大价值的实践创新项目,研究生在申请经费支持的时候应该进行重点资助,也可以是专项经费,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科学实验。没有经费作保障,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必然不能落到实处,就不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通过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搭建自主创新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我校研究生从事各种创新活动开辟新的渠道,打开新的局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有翅膀
美丽的秋天
秋天
我的课余生活
照片的故事
秋天美
我和爷爷家的来宝
门外传来吆喝声
我家的小龟
爱什么颜色
第一场雪
给心爱的书包洗澡
我的自画像
爱上网的小姨
土地爷爷送给我一袋麦子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司法制度论文(1)
知识产权中的限制竞争(5)司法制度论文(1)
日本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借鉴
美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6)司法制度论文(1)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知识产权中的限制竞争(3)司法制度论文(1)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4)司法制度论文(1)
日本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3)司法制度论文(1)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四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