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5

关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

论文摘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发展高科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施科研强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然而,当下高校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却存在着队伍不稳、专业不精、服务不周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科研与教学的效益,建设一支稳定、懂技术、服务型的管理队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论文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铿锵脚步,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在大学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日益成为高校发展高科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成为体现高校科研实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支撑和标志。因此,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服务型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益,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与成因透析

1.管理队伍不稳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的产生?在调查和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队伍不稳的原因很多,但根本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深层次上看,主要是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成就感和荣誉感。长期以来,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他们往往自始至终地参与某一项目的研究,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服务,但是在成果上却没有他们的名字;作为实验人员,他们往往工作十几年评不上一个中级职称,即使有才能、有成果、有项目的管理者,也只能评个高级实验师(相当于副教授)就“封顶”了;在学校评优评奖与表彰中大多是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人员,大型仪器管理人员乃至一般实验人员都很少。为此,一些有经验、懂技术的管理者,一旦评上高级实验师就纷纷寻觅时机转入教学。二是从浅层次上看,主要是从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人员不多,一个人往往同时管理几台仪器,工作量异常繁重,为满足科研、教学的需要,他们必须随时准备加班加点,常常是心身俱疲,他们自嘲自己是高校的“三等公民”。因此,虽然他们未必有经验、懂技术,但是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千方百计的设法转岗,或从事行政或从事后勤管理。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严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

2. 管理技能低下

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下为办高水平大学,各高校纷纷实施了“质量兴校、科研强校战略”。为此,许多高校在“负债经营”、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不断加大对实验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的力度,一大批大型的、精密的、贵重的仪器设备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进入高校的实验室,这就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势必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懂技术的管理者。 3.服务意识淡漠

从工作职能上讲,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既是仪器设备的管理者,更是高校科研、教学的服务者。因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必须爱岗敬业,唤醒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质量,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然而,由于当下高校对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职责界定不清,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缺乏对管理人员严格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奖惩制度。因此,导致不少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精神状态不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少人服务意识淡漠;有的甚至从时间上难以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高效运转;有的对仪器保养和维护不善,在教学和科研需要时总出故障,影响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和效益,也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在师生中影响不好。"

二、重视和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的路径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队伍

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是高校科研、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既有别于一般的专任教师,又有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干部。从当下许多高校实施的职称评审系列来看,高校一般都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划归为实验技术队伍,按照实验系列参加职称评审。实际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与单纯的准备实验教学(如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技术人员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对他们的职责要求,还是服务质量要求,尤其是管理水平的要求,都高于一般的实验技术人员。因此,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如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审中,给予政策和条件上的适当倾斜和扶持;建立健全评优评奖机制,对有特殊贡献的管理人员给予大力表彰,激发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应设立专项经费,作为大型仪器设备研发启动资金,让更多的管理人员有机会参与研究,开发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应完善科研成果鉴定机制,在成果的署名上给参与科研的管理人员以适当的位次,体现其价值;应设立实验技术成果奖,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成果进行奖励。这样可鼓励和吸引高学历、高水平、懂技术的人才从事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时稳定现有高水平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建设一支稳定的管理队伍,形成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2.建立完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技能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先进的、多功能的仪器设备不断涌现,为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要,高校不断购置新的仪器设备,同时还要对已有的老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因此,加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选用聘任制度,严把“入口关”,提高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严格按照相关的专业、技能、学历和学位选聘,从源头上提高管理人员的学历,确保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合理。与此同时,要按照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需要及相关学科的交叉性,采取不同的培训措施,有计划的安排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参加在职短期培训或脱产学习;要像重视专任教师提升学历那样,积极鼓励和激励他们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有条件的应当支持和资助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对学历低,又无法攻读学位者,应本着“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走进本科生的课堂,听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在不断的学习中,补充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必须增强针对性,培训的重点应放在抓好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开发以及科学管理能力的培养上,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3.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一线人员,服务意识如何,服务技能如何,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益,也直接影响科研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和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校内组织的培训中,应增加“爱岗敬业”的教育内容,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应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在考核指标体系上加大“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权重,并在职称晋升中得以体现;对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差或由于技能低而导致大型仪器设备损毁,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管理人员应给予适当的处罚,包括调整工作岗位;应制定和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表彰和奖励制度,对爱岗敬业,为教学科研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以此引导和激励管理人员全心全意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应引导和激励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当内行、做专家”,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专心从事仪器设备管理;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强化责任意识,使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能自觉做到定期定时的对仪器设备的运转状况进行精心的检查,对关键部位进行细心的维护,不断扩展仪器设备的功能,真正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总之,高校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文化氛围,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技术精湛的、爱岗敬业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进一步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促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秋天
给心爱的书包洗澡
我的课余生活
爱什么颜色
我和爷爷家的来宝
土地爷爷送给我一袋麦子
照片的故事
第一场雪
秋天
门外传来吆喝声
我的自画像
我家的小龟
秋天美
爱上网的小姨
假如我有翅膀
美国的立法体制(3)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6)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日本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4)司法制度论文(1)
知识产权中的限制竞争(3)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知识产权中的限制竞争(5)司法制度论文(1)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3)司法制度论文(1)
日本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美国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借鉴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司法制度论文(1)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六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七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