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4
试论美英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分析与借鉴
"
论文摘要: 通过对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外部质量保障的历史进行梳理发现,英、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存在一些共同点,但由于两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二者的发展历程、保障目的、保障机构、质量标准、参加评估的意愿度、评估针对性和外部保障地位有所不同。通过分析比较英、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特点,从而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一定保障和借鉴:要处理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个适性、内适性以及外适性的关系;终结性评估和过程性评估要相结合;政府管理职能从直接性、事务性的管理向间接性、宏观性的管理转变;积极支持和利用非政府性的民间评估机构和组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教育认证制度;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评估过程中。
论文关键词:美国;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经济的竞争还是科技的竞争,最终都归于人才的竞争。处于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国都非常重视。美、英两国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它们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似点,但同时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和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人才。但是,由于研究生数量和规模的持续扩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没有同期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估体系等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教育质量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较分析美、英两国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可以弥补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不足,使其少走弯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外部质量保障和内部质量保障两方面,本文仅探讨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方面,以期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 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外部质量保障概况
(一) 美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外部质量保障概况 美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三大部分: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民间机构和组织等组成的社会评价。美国政治上的分权制、经济上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文化上的自由主义传统的影响,使得各种类型的院校和专业鉴定制度以及各种由学术团体、专业协会、民间机构、新闻媒体及私人团体所组成的庞大的社会评价,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主体,它们直接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鉴定和评价,从外部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联邦政府则通过立法、财政资助以及对民间鉴定组织和机构的资格认可等形式间接参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州政府则通过学位审批、与学校合作进行研究生计划评价等积极参与,从而使得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各评价主体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彼此制约,为该体系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
(二) 英国研究生教育及其外部质量保障概况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在产生之初受“学术金本位”理念的影响,非常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适性[注:“内适质量”认为应优先考虑学术质量,应按各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高等教育自身所固有的规则和权限运行,注重影响教育的因素,立足于未来的基础教育和研究,不注重短期结果,重视追求科学和真理,体现的是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以及学术内在的发展逻辑。二战前,由于英国研究生的数量很少且当时英国社会经济对研究生的需求不大,英国的研究生教育一度处于边缘的地位。当时的研究生教育只是高校内部的事,甚至被认为只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研究生教育质量主要是通过高校自身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来进行保障,政府和社会其他部门并没有参与管理和监控研究生教育。战后英国经济遭受极大的破坏,英国为了恢复经济以及其大国地位,急需大量的实用性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于是向研究生教育寻求解决途径,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英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英国经济的恶化、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紧缺等问题,研究生教育因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需要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此时开始呼吁建立有效的外部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来确保教育质量水平。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英国校长委员会和一些专业研究协会等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十分关心,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慢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1997年以前,英国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机构几经变动。1997年以后,由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开始逐渐代替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职能,全面负责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事宜,它的经费来自于高等学校的会费以及委托评审的签约组织,使命是保证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所授予的学位的标准。它首先联合其他机构制订《高等教育学术质量和标准保障实施准则》、《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专业规格》以及《学科基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然后根据这些规章制度实施各种层面的保障活动。但是,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并没有让出全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职能,仍保留了一些质量保障方面的职能,特别是对研究型研究生学位的质量保障。此外,一些专业团体对一些研究生项目进行认证。纵观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保障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经历了一个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 。
二、 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比较分析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共性以及造成两国进行外部质量保障的原因大体相似,因此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存在一些共同点。同时,由于美、英两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差异,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也有所不同。
(一) 发展历程
(二) 保障目的
两国都意在帮助高等教育机构提高研究生质量,为相关利益群体提供信息等,但是美国的评估结果直接关系到政府对高校的拨款,影响校友对该高校的捐赠,而英国的评估结果并不与政府拨款直接联系,也不影响高校的自治和自主,仅仅是为政府拨款提供信息。
(三) 保障机构
美国外部保障机构多方主体有序参与,相对独立又互相牵制。联邦政府审核认证机构,认证机构通过对学校整个单位或学校某一专业进行认证为联邦政府、广大社会人士、学校等提供信息。政府、民间机构和组织、学校三者之间没有严格的隶属关系,互不关涉内政。而英国的保障机构多方主体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相对比较松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后进行评估活动,其他专业团体也进行评估认证,但是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影响,其地位较低。 "
(四) 质量标准
两国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以及不同专业都有不同的质量标准,但是美国质量标准更加多样化,所有的认证单位都可以有自己的质量标准,不以外部的教育质量标准判断学校[4]32。英国的质量标准虽然同样多样性,但同时也具有统一性和通用性,大多数认证机构都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所制定的《高等教育资格框架》、《专业规格》以及《学科基准》影响,在其指导下进行认证活动。
(五) 参加评估的意愿度
美国很多高等教育评估组织都是民间的,是否参与评估由高校自己决定,高校的自主性比较强。但是大多数高校都会接受评估,因为如果通过了评估或者评估的成绩很好,声誉会大大提高,进而获得更好的生源和更多的拨款。在美国,市场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是否参与评估,行政力量要弱;而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各种保障活动具有强迫性,任何公立高校都须接受评估。例如,院校审核活动规定到2005年底所有高校都必须接受评估[5]。
(六) 评估针对性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更具针对性,例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按5个学科门类(法律、商业、医学、工程、教育)以及专业对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排名的“优秀评估”,美国高级商学院协会进行商业认证的“合格评估”;英国有种类繁多的评估活动,很多都涉及了研究生教育,但是真正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活动较少。即使是真正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型研究生教育的特殊评估也只是对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评估,没有进行学科层面的评估。
(七) 外部保障机构的地位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外部保障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非政府性的民间机构和组织承担主体作用。联邦政府不直接参与评估,多为非政府行为的评估,人们更愿意依靠民间力量解决问题,更信赖民间机构和组织。而英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为主导,其外部质量保障机构地位相对较弱。
三、 美、英两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启示与借鉴
(一) 处理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个适性[注:“个适质量”认为教育质量是教育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充分程度,应使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将每个学生充分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品质和世界观等的养成,体现的是一种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内适性以及外适性[注:“外适质量”认为教育质量应能体现和反映时代或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准,是满足社会(国家)需要的程度,主张重实效、重眼前利益和适应社会,体现的是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的关系
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着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英国从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个适性和内适性转而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外适性,关注其是否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则是国家需要和社会需要高于个人需要,即长期过度关注教育质量的外适性,忽视了个适性和内适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应立足于本国国情,处理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个适性、内适性以及外适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 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
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其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活动除了为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提供信息外,最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比较关注过程性评估。而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外部质量保障活动,如鉴定评估、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多是注重区分等级优劣的终结性评估,忽视了以诊断、持续改进为主的过程性评估,没有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功能。因此,应把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功能,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三) 政府管理职能从直接性、事务性的管理向间接性、宏观性的管理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集办学者、管理者、投资者于一身,评估标准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制订,带有很强的行政干预和命令性质。被评估的高校只能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来迎接政府的评估,不仅没有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反而有可能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政府只有改变直接性、事务性的管理,转向采用法律法规、财政拨款等手段的间接性、宏观性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的作用。
(四) 积极支持和利用非政府性的民间评估机构和组织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发展起步较晚,并且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单一的以政府行政评估为主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评估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6]。民间评估机构和组织参与评估可以起缓冲作用,减少政府行政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的直接冲突。因此,应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尽快完善民间评估机构和组织的评估体系,充分反映社会用人单位和公众对教育的需求,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置于社会监控之下,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共同和谐发展 。
(五)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教育认证制度 作,就必须向世界证明其教育水平,更多地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认证。因此,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教育认证制度,一方面能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提供一定的依据,另一方面又能更好地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及竞争力,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评估过程中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可以概括为一个过程,4个阶段,8个步骤,属于数理统计方法。TQM具有3个主要的核心特征,即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管理[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具体内容参见http://wiki.mbalib.com/wiki.。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过程,可以把“全过程的管理”理解为教育质量评估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评估教育“投入”的质量,也要评估教育“产出”的质量,还要关注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工作绩效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全员参加的管理”即评估人员包括各利益相关主体,不仅仅指政府或学校,也要积极调动民间机构和组织的积极性,还要鼓励社会人士的广泛参与;“全面的质量管理”,即积极利用各式各样的定性或定量的技术和方法,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手段进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做奶奶的牙齿
- 迷人的水彩画
- 与“腕儿”较量
- 小雨点
- 我对父母的爱
- 我的苦恼
- 我家乡的四季之美
- 音乐会
- 游王朗原始森林
- 老师,我要对您说
- 法国梧桐
- 珍爱生命
- 我喜欢的小动物—小狗
- 我爱我家
- 爸爸好辛苦
- 体育教师实习报告
- 公司生产实习报告
- 民生银行实习报告
- 展业阶段的实习报告
- 应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 导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实习报告
- 银行分行实习报告
- 2011年测量专业实习报告
- 规划设计院实习报告
- 销售员实习报告
- 变电站实习报告
- 2011年医院实习报告总结
- 大学生保险行业个人实习报告
- 学生会计实习报告
- 我的会计实习经验
- 探析生命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及实践
- 试论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 试论冲突理论谈高等教育的合并与融合
-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数学教育模式探究
- 试论经济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品牌:价值与策略
- 关于成渝两地高校辅导员职业承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 浅谈基于创业教育的艺术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浅议当前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 关于“科学商店”在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 浅谈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 浅谈德育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 试论基于教育Blog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 试析“二程”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枯竭及预防措施
- 关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检阅》教学设计
- 《检阅》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让独特的情思和语言同构共生──《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检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