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职高专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

浅谈高职高专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8

浅谈高职高专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

"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受处分学生 转化教育

【论文摘要】部分高职高专大学生在自信心、自控力、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帮助受处分学生方面,也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通过不同层面的努力,达到帮助他们进步的目的。

一、高职院学生受处分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进校成绩一般比较低,部分学生在自信心、自控力、学业能力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就是学生更容易违反学校纪律,受处分的学生也呈增多趋势。根据规定,违纪学生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而受处分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违反学籍管理规定

违反学籍管理规定所受处分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违反考勤管理规定。在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独立学习的意识不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违反考勤纪律,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给予处分,以达到警示作用。此种处分占处分率的80%以上。二是违反考纪。个别高职院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考前复习不认真,把希望寄托舞弊上,明知不可为而铤而走险,受到严厉处分。

2.违反宿舍管理规定

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的平均时间约占在校时间的60%,宿舍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各高校非常重视这一阵地,采取种种措施,如辅导员住宿舍、党员示范宿舍、“文明宿舍”评比等办法。但是宿舍违纪行为仍屡屡发生,表现如下:在宿舍赌博、吸烟、喝酒、甚至制造事端挑起同学之间矛盾等;有的在宿舍私接电源电线,用违章电器,制造不安全因素;有的不服从管理人员管理,借事起哄,扰乱宿舍管理秩序等。

3.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大学生普遍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遵纪守法的模范群体,但有的学生法制意识、自律意识、防范意识较差,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案例。如参与抢劫团伙、组织传销活动、非法驾驶、聚众斗殴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影响极坏。

4.其他违反《学生手册》规定的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违反计算机信息传播规定,故意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收看、复制、传播淫秽物品,以及违反各个高校自行规定的校规校纪等。

二、受处分的高职院学生的教育转化

处分的目的在于教育,对被处分的学生的作用是促其改进。但处分能否达到它真正的目的,如何避免处分的消极影响,本人作了以下探讨:

1.重视受处分学生的事前事后教育,关注其行为表现。

加里宁说:“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师所希望的品质。”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己所希望的品质,就要做大量的、艰苦的疏导、沟通工作。不是为了处分而处分,而是为了教育而处分,因为处分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某学生第一学期因打架受了警告处分;第二个学期,又和社会不良分子纠合,把同学打伤。辅导员对他进行耐心的帮助,分析其原因,并且鼓励他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使其深受感动,真心实意地承认了错误,向同学真诚地道歉,收到了很好教育效果。处分起作用的关键在于处分前和处分后对学生的教育。

学生违纪受处分,有时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因过去的不良习惯触犯了学校纪律;有时是因为一时冲动,无法克制自己;有时是侥幸心理,认为学校不会严格处理。对此,教师在处分之前,一定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和被处分的学生谈话,解决思想问题。对于受处分学生的进步,教师应该及时肯定,进行鼓励;对于无所谓的学生,帮助其认清利弊,指出后果,进行强化教育;对于心理消极的学生,注意开导,关注其心理健康,避免其做出极端行为。

2.深入、细致、持续地做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对于受处分学生做教育转化工作前,教师有必要调查受处分学生的背景,阅读其档案,向家长了解其在家及大学以前的表现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和开展教育工作。受处分学生往往孤独,内心世界不愿意打开,受到较少的关怀。教师进行教育谈话时,如果能说出该生以往的一些经历,他会感到老师的关心,教育效果会更佳。如梁同学平时纪律散漫,经常迟到,偶尔旷课,根据规定给予警告处分,因此对老师不满。老师在阅读他的档案之后,谈话时,对其档案描述的疾病进行关心,并且告之求医治疗办法,经过耐心引导和劝说,该生主动配合老师教育,之后有较好的自律性。

医学证明,对于一种病菌导致的疾病,如果一开始没有根治,在特定的诱因下会反复发作,病菌会有抗药性,使得病情更加严重。有些犯错误的学生也是如此。杨同学因旷课受到警告处分,经过教育有了一些进步,但不久他又恢复原样,处分加重到记过。因此,对他们的表现情况要持续跟进,时间间隔多长视乎其表现,注意其思想动态,实行有效的教育方法。 "

3.发现受处分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闪光点,即优点,表现突出的亮点。受处分学生不是坏学生,也有其闪光点,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发现和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恢复信心,自觉改正错误。事实证明,闪光点就如星星之火,经过教育者的点燃,可以把受处分学生的黑暗驱除。

某生个性开朗,为人讲义气,有一定的领导力,高中时曾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出色,而其缺点也很明显,自负、约束力差、不服管教等。入校以后,曾因旷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受留校察看等处分。辅导员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了解到该生网络技术较好,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举办时,动员他参加创业竞赛,最后取得不错的成绩,使其倍受鼓舞,据反映,目前他表现很好。只要我们发现了学生闪光点并及时捕捉,为受处分学生寻找舞台,让其表演最适合的角色,就能够收到教育的效果。

4.发挥学生干部和家长的作用,全员育人。

教育是一个环境,氛围影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教师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只是点的作用,氛围才是对他们影响较大的面的作用。在校的氛围由各个班的氛围形成,在家的氛围由家人营造。要想真正地改造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必须发动学生干部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受处分学生的教育中来。

朋辈心理辅导目前为各个高校所重视,理由是朋辈间能无缝沟通,在特定情况下,同龄人却容易说服同龄人。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较为优秀群体,了解学生,受处分学生和他们学习生活在一起,能受到较大的正面影响,学生干部和他们结对子,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某班学习委员,不但自己和受处分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还向老师建议如何管理那些学生。现在,该班的受处分学生上课的纪律受到任课教师的好评。

据调查,因为各种原因,相当部分受处分学生不希望让家长知道被处分了。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因素,一般情况在学校教育帮助,严重者要通知家长配合,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学生也可以采取不通知其家长的办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某生受留校察看处分,按规定应该通知家长,但其母亲身体不佳,不能受刺激,在他的请求下,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学校没有告诉其家长。经教育,该生自己做出改正承诺,结果成绩有了进步,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辅导员打电话到他家,不提他的处分,而是提出表扬,鼓励其母继续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该生后来很感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有限有效性,尽力而为。

学生的培养由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完成,学校的培养可能对一个学生个人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学校只能承担一部分培养责任。学生升上大学后,受前期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个性、行为习惯已初步养成,教师要彻底改变一个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对受处分学生教育过程中,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遭到抵抗和误解。这时候,教师不能放弃教育工作,反而要更加耐心,坚持不懈地去做培养转化工作。效果不一定能马上看到,但最终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感激。某学生在校期间,因为个人行为散漫,无心向学,被老师多次叫去谈话做思想工作,可惜当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最后该生不能如期毕业。可喜的是,毕业后,该生认识到了老师对他的教育是正确的,并主动联系老师,感谢老师当时的照顾和对他的教育。

三、启 示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教育者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对受处分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和精力,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尽量避免冲突,建立良好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教育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一定会收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2 王顺旭.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创新[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3)

3 姚玉红、葛以群、陶建兰.高校受处分学生的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心理与就业辅导,2003

(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拯救地球!
校园的早晨
我爱我的家乡--香河
小村的早晨
爸爸是只“猫”
可怜天下父母心
11岁的我
小能人乔娜
乡村的早晨
校园的早晨
楼梯的苦与乐
我的书房
登香炉峰
城市的早晨
失败乃成功之母
浅论高职院校的全员全程就业指导工作
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农业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论心理契约理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试析高校学生应对危机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运行机制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浅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劳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身工作新思路搽讨
论开展全程化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提升的对策研究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五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四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四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二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九
《雪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