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转变的探讨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转变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6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转变的探讨

"

[论文摘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促进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思品课教学 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广阔空间。我们要努力构建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结构、多角度的开放型的现代学习方式。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一、调动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主动性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相对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讲台当作自己教学的演艺场,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消失。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必定事倍功半。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同是基于外在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个体倾向性的表现,也是一种较为积极的心理趋向,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个人意志、情感就会凝聚为动力和学习需要,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课”二年级前言课时,一改过去以讲为主的做法,让学生围绕“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四个问题,结合事例分小组展开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举大量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生活与法律、国家治理与法律的关系以及自己学习法律常识的意义。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独立性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相对应。传统教学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一讲到底,面面俱到,从预习、上课、作业,教师无不包办代替。教师设计好一切教学思路,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走,学生无须动脑深入思考。课堂变成“讲堂”,教师变成“讲师”,学生则成“看客”。这种专教法,忽视、压制学生的独立要求,从而导致了学生独立性不断消失,依赖性越来越强,大事小事,总是依靠教师,离开教师自己就不能学。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强的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需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学习能力的欲望。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如:在教学初三思想品德课《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时,打破常规一框题一讲的模式,按“自学—讨论、质疑—演讲”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收集归类。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疑难问题,适当地点拨归纳。第三课时:教师让学生以《我的择业观》为题撰写小论文,由学生组织演讲,教师做听众,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间的互动、互联、互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独立性,使学生明白,我能学并学得很好。"

三、发现独特性,由“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以同样的内容和任务,学习速度和掌握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一刀切”现象十分普遍,按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训练、统一的答案,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同样的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达到同样的学生水平和质量。这种统得过多,“齐步走”式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成了标准化一的“工业品”。在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要转变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等,进行分级要求、分步练习、分组教学、分类达标,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独创性,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都有不同的进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强调“体验性”,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生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领域、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到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与人格的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扭曲了以知导行的教育教学目标,大搞教材内容习题化、习题要点化、要点精确化,将学生变成机械记忆的工具。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规定初中至少有20%的教学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将“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成为学生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课型做到多样化,有讨论式、谈话式、辩论式以及演讲、活动等方式。教学手段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像、录间、投影、计算机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把直接感受和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衔接起来,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用自己的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书本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注重问题性,由“答问题”转化为“提问题”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学,要由“答问题”转化为“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教学初一思想品德《交友要讲原则》时,运用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展开比赛,此法激起了学生的思维浪花,强化了学生提问的主体意识,学生兴奋活跃,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大致有:为什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样识别益友、损友、诤友?妈妈让我与学习好的同学交朋友,远离学习差的同学,我该怎么办?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交友的基本原则,并且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提高交友的警觉性。这一做法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梦
如果……微笑
当,樱花飞舞的时候……
母亲
我想飞上天
诗歌三首
环保诗歌
家乡的小河
放风筝的孩子
献给母亲
母爱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关于辅导员博客的构建、规范与管理论析
论高校新闻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注意力问题论析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
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内涵初探
论析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网络素质
关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纵深发展的思考
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特性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大意义
关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