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途径探析

关于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途径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1

关于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途径探析

"

[论文摘要]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归纳,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学校解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对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文化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化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特征,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一些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出现行为失范现象,给高校教育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1、网络不良信息浏览。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不仅包含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同时还包含了许多对大学生有害的信息。当这些信息不加选择地直接呈现在大学生面前时,一些好奇心强而自控能力低的大学生就被这些信息所吸引,产生失范行为。

2、网络交往的不文明行为。社会具有属人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人际交往仍是网络空间的一大特征。网络交往也是大学生日常网络行为的主要方式。然而大学生们在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中却表现出种种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网络语言不文明、网络交往诚信缺失。

3、网络沉迷。大学生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精力旺盛,充满活力,长期以来繁重的学习使他们更加愿意寻求刺激。互联网功能的多元化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求,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阿络游戏沉迷、网络交往沉迷、网络色情沉迷。

4、网络抄袭。互联网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和图像视频资料,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大学生并未好好利用这一资源,而是以此为媒介投机取巧。许多大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不是在图书馆静心读书,也不是在网上搜集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而是在论文库中输入相应关键词,搜索出相关文章,手指一动复制加粘贴,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瞬间完成。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1、学校管理理念错位

目前高校在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校内、轻校外,重知识、轻德育等现象。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或者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以明确的校规校纪来规范学生的具体行为,把学生的安全和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作为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对于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及网络中的行为失范问题涉及寥寥,即使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也缺乏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学校管理理念的错位使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缺乏必要的规范制约而得以存在。

2、教育观念和模式滞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注重对学生知识和品德的培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在这个过程中,以传统的道德规范为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规范性,但缺乏创造性,学生的好奇心理、创新意识、个性品质容易被忽略。这种模式培养下的学生也许在现实社会中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在完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面对完全自由的网络空间,原本被压抑的好奇心和寻求刺激的强烈愿望使大学生无法抵制互联网的诱惑,从而引发了网络失范行为。"

3、教育工作者网络素质偏低

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传统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既有道德,教育者往往先于学生认识、体验、力行,因而教育者能够预见并处理学生在品德发展中的矛盾,保持一定的教育优势。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的资源信息库功能使每个人都可以浏览和获取想要的知识,教育工作者原有的优势显然已经不存在了。在教育活动中无法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网络行为引导。

三、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途径与对策

1、与时俱进,转变德育观念和模式

为了应对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管理与教育必须转变观念,把网络教育的工作和内容纳入学校工作的范畴。首先,在管理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面对学校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网络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其次,道德教育进网络。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德育工作必须进网络。第三,进行课程改革,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的自律意识。第四,发挥组织优势,重视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加强网络道德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网络素质。首先,对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学习网络技术,掌握网络信息。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容,而且要把握网络背景下科学理论的时代性,能够把科学理论与网络文化发展规律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对出现的新事物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把握。其次,成立一支专门队伍,负责对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并对全校各级领导和教职工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所有的教育者都可以参与到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中来,全体总动员,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信息手段。

3、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保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以共同理想为基础增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感召力,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动力激发校园网络文化的活力。其次,建设特色网站。在校园网站增开特色板块,并且在这些板块的建设中渗入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络文化。第三,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管理。对于校园网的管理,严把“入口关”,利用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的渗透,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自身的自我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网络行为。网络空间没有现实社会的道德与责任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行为主要靠自律,因此,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是解决大学生网络失范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网络道德教育融人课堂教学,使大学生对网络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对网络中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网络行为中自觉规范自我。其次,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网络知识宣传,并且可以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注明文明上网的准则,规范学生上网行为。第三,注重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网络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判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培育自律意识。网络空间的行为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主体的自律意识。而这种自律意识的培养除了长期以来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吸取,还取决于教学过程中的有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开设一些相关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培养其自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悟大自然
荷花淀派作品
脚踏一方土(1)
我的家乡,人间天堂
祖国之歌
变色龙(续写)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
最后一根稻草
脚踏一方土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生命里的土地
《老人与海》读后感
五色土地
爱国,不只是豪情壮举
穿越时空的对话
磁石法则:团队建设的法宝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反“斩首”与企业变革之道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员工培训:“八结合 六优先”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我拿什么标准来调薪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人力资源的指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技术人才怎样成为成功的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人力资源问题的三个层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雅芳,让品牌战略成功落地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如何让你的企业“长命百岁”?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面对市场 企业-重新定义你的渠道市场营销论文论文
加薪幅度如何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经典案例-风靡世界促销术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怎样聘得到确有才能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应成为一种待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论文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二
《花的勇气》相关资料
《花的勇气》写作指导
《花的勇气》训练素材
《花的勇气》重难点分析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意思
《乡下人家》重难点分析
《乡下人家》重点字词梳理
《花的勇气》作家及作品介绍
《花的勇气》范文习作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
《花的勇气》整体阅读感知
《花的勇气》美文欣赏 责任
《乡下人家》老师语录
《花的勇气》重点字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