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教育
翻新时间:2013-12-18
大学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教育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各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深深地蕴藏在语言中,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文化差异是影响用目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目的语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2.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英语教学热门的话题,也成为许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 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总的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方面的问题。其表现是:多数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没有把文化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就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共同的弱点是对英美文化中的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也就是重视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在做题时,一些涉及文化问题的题目差错率也很高。例如: 问题: W: John, do you want to go swimming with me today? M: Sure. But I can’t leave now. I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 at three o’clock. Q: Why can’t John go swimming now? A) He must meet his teacher. B) He must attend a class. C) He must go out with his girlfriend. D) He must stay at school to finish his homework. 此题有近半数的学生答错,障碍之一是没有理解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的确切意思,多数学生不知道,选项A)所表示的与自己的导师约定时间进行讨论或要求解答问题在西方大学里是种惯常的做法。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会以为约会的对象只能是女友,因此选了C)。由此可见,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对于正确理解是多么重要。 3.与时俱进加强文化教育 4.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 4.1中西文化对比 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歌曲,圣诞晚宴等,然后可以让学生把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从而对西方的重大节日―—圣诞节有个较深的理解。 4.2融合 现行的各种大学英语的教材中课文大多选自原文材料,其中许多语言与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课文既可用来学习英语语言,又可作为介绍英美文化的素材使用。例如,通过课文“Big Bucks the Easy Way”可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他们的家庭关系及父母对子女自立性格的培养等文化观念,这些对我国大学生也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4.3典故引入 大多数人在说话和写作时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英语典故大多来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基督教的《圣经》。在《大学英语》中,就有许多课文引用了文学和《圣经》中的典故。这些典故许多学生并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对此仔细讲解。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三单元“Why I Teach”一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in breathe.”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在他的鼻子里,使之成了有灵气的人。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圣经》典故,把教师比喻为创造生命的上帝,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才真正明白文章的涵义。 4.4课后补充 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尤其是大学英语,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辅助进行文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录像、电影。录像和电影提供的语境多,可观察姿态、表情、动作等辅助语言手段;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接触交谈;举办专题讲座;开设“英语角”;收听VOA和BBC英语广播等。这样就可逐渐深入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教育、艺术、哲学、政治、科技、风俗习惯等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把文化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度。因为大学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课,而并非文化课。仍需要使用语言课的教学方法,即首要问题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不是我们要移植别国文化,更不能喧宾夺主。另外要根据教学实际,因为这毕竟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在讲授内容的深度上进行取舍。恰当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两大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说说广告
- 南郭先生后传
- 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替鼻涕虫打针的憨憨猪
- 后悔
- 我家的端午节
- 煎鸡蛋
- 有趣的蝈蝈
- 银杏
- 人生第一次苦钱——卖报纸
- 寻找快乐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喵喵
- 《城市的眼睛》读后感
- 给心灵多一些微笑
- 小学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
- 农村中学后勤管理
- 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 对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若干思考研讨
- 用真心净化孩子心灵
-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语文的研究
- 用现代化史观浅析世界市场的形成
- 让写文根植在学文中
-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
- 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 浅议青年教师的快乐成长
- 多媒体教学对培养聋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分析
- 试析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 打破物与象的桎梏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 汤姆·索亚历险记精品教案B案反思
- 叶圣陶爷爷错了吗?
- 小语六下口语交际·习作四最新教案反思
- 汤姆·索亚历险记精品教案A案反思
- 汤姆·索亚历险记精品教案反思
- 汤姆·索亚历险记之教材分析反思
- 白杨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 小语六下口语交际·习作四之教材分析反思
- 知识: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简介反思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在春姑娘的诗意心灵中徜徉
- 鲁滨孙漂流记- 教学设计
- 汤姆·索亚历险记练习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