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现状及教育改革探析

高职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现状及教育改革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高职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现状及教育改革探析

"

论文关键词: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 现状 教育改革

论文摘要: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是应当下产业需求而生,本文通过探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即在拥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同时,要不断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在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农畜特产品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农产品和畜产品加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农产品、畜产品和特产品加工的高技能人才。本专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作用重要,但其发展现状需要重视。

1.农畜特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得以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在这些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撑和引领下,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民族地区经济落后面貌得到很大改善[1]。

在特产品方面,我国地城辽阔,生态环境类型多样,蕴藏着丰富的特产资源,如人参、枸杞、沙棘、山葡萄、五味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特产品加工业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尤其近年,国家把特产加上业列入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特产加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2]。

但是,对于四川这个农业大省来说,从事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人员素质偏低。由于经济的落后和教育的滞后,使四川省农村的受教育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加之大量精壮劳力外出务工转向

二、三产业,致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更为下降。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3]。在农业产品加工业飞速发展的当下,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针对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来说将担任重要的角色。

2.当前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发展现状

单就农产加工重要性看,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良好发展是必然,但是就每年的招生情况来看,与当前较热门的建筑、经管甚至畜牧业相比前景反而不容乐观,主要是大众对该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以及学生以后从事何种职业不甚了解,造成误区即——该专业是农畜养殖业或烹饪专业。这与专业宣传和普及不无关系。但更深层次的关联却是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就职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某些难题,这些困难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与学生密切相关。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看到当前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在教育上的现状和不足之处。

2.1 专业普及性差

当前有不少学校已经创建了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但因宣传力度都不够,易造成公众的误解。学生对本专业在农业产品和特产品加工上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够。这需要本专业的一线教师明确专业特性,能够正确传达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课程设置缺乏重点

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的课程和教材相对陈旧,不具有发展性。课程设置不但要面向现在,更要面向未来,现在所学的知识要为将来更好地探索新的知识打基础。高职学生处于创新性和探索性都比较强的阶段,但目前课程设置个性不明显,学生缺乏选择性,没有重点就没有创新。同时,由于教师与企业交流不足,导致当前最先进的加工方法特别是食品生产理念不为学生所知,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力差,对学校教学持否定态度。

2.3 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实践环节的薄弱是目前本专业培养人才较突出的问题。与本科院校食品专业不同,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虽然当下的专业课程已经设置大量的实验课程,但都偏向理论,实验过程与生产加工脱节,学生深感不能学到更多技能,自我否定。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强化该方面的培养力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

3.专业教育改革方向探讨

由此可见,对于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学生来说,大部分对专业兴趣不够高,也不了解,同时应用知识和实践的能力都不足,这单依靠学生自己提高是不够的,更需要学校在教育上做出改革。

3.1 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教师除了直接传授学生知识外,关键是要指导学生找到自我学习、拓宽知识面的途径、方法。

一要指导学生做好相关规划。二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勤思考。高职生要适当阅读一些书籍,学会思考。三要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电视和网络。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在平时注意学习、积累,一定可以使自己的知识面变得广阔,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5]。

3.2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当前高职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的教育还存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问题,另外课本的选择也缺乏新意,很多实践知识,特别是工艺都与实际生产脱节。例如,当前面包生产已经更加简约化和工业化,产量和质量都比传统工艺更优,而课本并未对当前工艺进行相关解说,学生若从事相关行业必定会感觉不适应,质疑学校教学水平。

因此,在诸多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在课堂中给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即:明确问题一收集资料一提出假说一验证假说一接受或摒弃假说一得出并报告结果。在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以课本为主线,而以实践理论为依据,使学生逐步掌握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一系列过程技能[6]。

3.3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项目与模块的有机组合,让学生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另外,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已经开始探讨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模式。把教学放到实际生产当中无疑是事半功倍的举措。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更多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在实际生产中,除了要掌握生产知识,也需要学生与企业职工和谐相处,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能够走出象牙塔,提前掌握适应社会。

但是,必须了解到,校企合作比课堂教学更需要技巧。有些学生从企业锻炼回来后反而对工作失去兴趣,主要原因来自其在校时对企业抱有太多期待,导致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另外,某些学生容易被企业员工影响,员工的消极心态会刺激到学生,对专业、企业失望。这些都是专业建设所必须注意的问题。对于本专业的教学来说,校企合作不是把学生推给企业,给企业打工,而是将企业当做一个学习的平台,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协作努力下培养优秀高职人才。因此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必须对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以及设备、人员等深入了解,并可以在不同岗位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设施详细的培训计划,让学生在短短几个月内能够收获丰富。校企合作目的只有一个,培养优秀从业人员,为行业谋福利。

4.结论

综上,农畜特产品加工专业是应当下产业需求而生,其必要性不可小觑。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对严峻。为培养新一代农产品加工业的优秀人才,本专业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与时俱进,拥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同时,也要断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屈慧鸽,李继海,邓军哲.加人WTO后我国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特产研究

[3]杨兴,蔡宝成,彭昌家.四川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措施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4]孙干.高职人才培养现状与教学模式改革[J].新课程研究

[5]黄丽敏.高职教育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J].教书育人

[6]陈钰伟.比较国内外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谈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景
搬水工爷爷
倒楣街
我们的老师
假如我是一个小精灵
看书是我的乐趣
猜球
课堂现场—秋姑娘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
娅宝
踩影子
爱炫耀的白兔
游乐场
富勒的信赖利益理论与缔约过失之比较研究民法论文(1)
自然资源权利物权化的思考与立法建议民法论文(1)
拖延偿还养老保险历史债务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民法论文(1)
所有权保留制度中出卖人取回权的法律性质
侵权法中“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民法论文(1)
交通事故认定属性之我见民法论文(1)
不断完善的中国商标法制民法论文(1)
我国婚姻无效制度的基本问题研究民法论文(1)
论无效合同的法律效果民法论文(1)
论网络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
论相邻关系制度的调整与环境侵权的救济民法论文(1)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之关系
构建执行程序中的证据制度之探讨民法论文(1)
典权制度的价值复兴及其发展民法论文(1)
相邻权问题的实证分析民法论文(1)
《司马光》教学札记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九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二
《乌鸦喝水》课后研究活动
《司马光》杂谈
《四个太阳》说课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二十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第一课时)
《司马光》教学片段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乌鸦喝水》的自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