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探讨新课程下高师音乐课堂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论文关键词:高师 师生交流 互动
论文摘 要: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在课堂中,教师要运用各种策略与学生沟通,唤起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兴趣,达到师生双向互动,形成有效的教学!
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它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既不能单纯地靠教师讲,也不能只凭学生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学习者的参与、师生的合作,以及情感的交融,即互动体验的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新课程下的互动体验与沟通交流有着它内在的要求。
一、课堂交流与互动的必要性
音乐课程作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特别是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的环节,经常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单方面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学形式和教法上,重教师的教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师必严,徒必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师生间的不平等的权威依从关系。我们的音乐课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把学生看作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则毫无兴趣,乱作一团。一眼望去,教师与学生似乎是两个不同空间中毫无关系的个体与组织,各做各的,下课后一拍两散。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种缺乏互动,缺少交流的音乐教育中度过的,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却没什么好感。以上的问题都阻碍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逐渐让人们认识到了师生交流与互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堂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实施
1.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首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成为学生的学堂。反思当前的音乐教学,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很少主动参与课堂,师生缺乏交流,课堂气氛沉闷。而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走出传统的教师角色,变学习上的“传授”为“引领”和“促进”,变对学生的“主宰”为“合作”与“交流”,变“教书”为“研究”,变“执行课程”为“建设课程”,使学生脱离“被灌输”的状态,而且还要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头脑,释放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2.相互尊重,和谐互通
一是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看法、有需求的“人”来看待,正视他们的存在,理解他们的愿望,看到他们的努力,赞赏他们的成就。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课堂,尊重学生的创造。鼓励学生能够提出与我们看法不同的意见。二是教学。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体现,和谐课堂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消除紧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融入课堂,在充分自由、轻松的里畅所欲言。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学习,能“俯下身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师生间的交流多了,学生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也更融洽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更浓了。
3.建立互动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乐于参与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师生互动交流策略,如才艺展示、游戏竞赛、分析讨论、个体探究、谜语竞猜……从而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和新意。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舞台”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高潮,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在律动中充分感受到创作的成功感。
(2)以“赛”激趣,促进教与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实现目的。我在课堂中引入卡拉OK,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也和学生一起上台进行表演唱比赛,学生们的兴致高涨,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通过卡拉OK表演,增强了学生的勇气,提高了演唱能力,还掌握了演出中的一些常识,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自主探究,合作创造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的进行互动。
总之,要做到有效教学,离不开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我们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作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师生互动的课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让我们的音乐课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
[2]金亚文.《理解与实践高中音乐新课程》.
[3]刘知新.《优化教学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柿子熟了
- 亲爱的灾区小朋友
- 我的家乡的特产
- 老师哭了
- 美丽的仙女山
- 鳄鱼馆
- 我的文具盒
- 新《猫和老鼠》
- 《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读后感
- 看《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 议读书
- 难忘的同学
- 可爱的小仓鼠
- 杯底朝天水不流
- 我想成为这样一位父亲
- 论违约责任民法论文(1)
- 惩罚性赔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民法论文(1)
- 知识产权法典化可行性分析民法论文(1)
- 统一合同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下)民法论文(1)
- 浅谈对我国现行营业税制的思考
- 谈以财政政策为主导支援灾后重建
- 论公共财政与教育公平
- 浅谈树立税式支出理念建立税式支出预算控制制度
- 关于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思考
- 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初探民法论文(1)
-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略论缔约过失责任民法论文(1)
-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
- 试论“试婚”产生的社会机制民法论文(1)
- 关于税收流失不良效应分析
- 《鲸》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
- 《鲸》教案学案设计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鲸》教学设计7
- 《鲸》教学建议
- 《鲸》教学设计6
- 《鲸》说课设计3
- 《鲸》教材简说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6
- 《鲸》说课设计1
- 《鲸》词句解析
- 《鲸》说课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