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策略

关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1

关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策略

"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于造就优秀的管理团队、师资队伍以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和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与高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向一致、相吻合,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应有作用和功能。

论文关键词: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策略

与本科院校相比较,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而在发展的初期,学校的领导层会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上,比如教学、招生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视和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特别是进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的诸多院校已经逐步由规模发展转入到了内涵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和提升院校的文化软实力,成为了共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文化积淀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央党校戴焰军教授指出,“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强调文化的力量,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在学校,同样如此。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它具有凝聚人心、约束行为的作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最终追求是育人,而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应是对本科院校既有的文化传统和模式的模仿和翻版,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与高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向一致、相吻合,应该有着鲜明的高职特色和个性。因此,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确立建设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科学理念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应有作用和功能。

基于此,本文将对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和策略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确立的基本理念

(一)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学校精神相符合

学校精神是高职校园文化的灵魂。任何一所高职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办学理念,由此形成它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底蕴,经过传承、积淀、吸收和创新而铸就了它的学校精神,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二)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与育人目标相一致,要寓校园文化建设于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体现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把学校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在师生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气氛,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才达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

(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学校改革发展进程相协调

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同一学校的不同发展时期也应确立不同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要考虑到学校改革的进程及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更好地体现阶段性。彰显高职特色并服务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四)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要求,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一定要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本理念,可以说走工学结合之路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精髓,只有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更好的服务于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五)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应与校园文化建设层面相对应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院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学校长期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境和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障,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方式,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与这四个层面相对应,以这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制定战略性规划,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各保障措施,按照“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布实施、定期更新”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六)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内在的凝合过程,要与师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文化氛围的集中体现。它需要依靠师生员工的整体参与、全员参与,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高职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一定要与师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才能卓有成效。 "

二、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指导其他层面文化建设的指针和思想源泉,是对学校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完善和定格,通过精神文化的建设来实现对学校精神的凝练、传播、培育和弘扬。

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应按照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来进行。

首先,应进行学院精神的凝练以形成以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院精神、核心价值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职业道德规范等为核心的全院师生的精神文化体系。

其次,要加强对学院精神文化体系的传播和培育,做到校园景点中有、宣传媒介中有、学习内容中、实践活动中有,使学院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价值追求、教风、学风等被广大师生所熟知并内化于心,自觉以此作为行为向导。

第三,校史、校友文化的建设,典型人物树立和宣传、重大节日、纪念日的仪式性活动的策划与举办,是进一步弘扬学院精神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可以有效地增强师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形成了强烈的爱校意识和品牌意识。

(二)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精神或者理念的延伸,对行为产生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制度文化是学校的“法文化”,它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道德准则、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等把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用制度固定下来,以制度和规范的形式对校内的各项工作、活动和师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和约束,使师生既有明确的价值观导向,又有健全的制度约束规范。制度文化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体现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长效管理机制,各项管理制度要体现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基本理念,以营造安全、规范、健康、有序的育人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仅具有规范、约束的功能,更具有激励和凝聚功能,给予师生宽松的心理空间,体现出对师生充分的尊重、爱护、信任和培养。只有这样的良好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其对师生言行的约束和导向作用,培养出良好行为习惯。

(三)行为文化建设

人的思想观念是通过行为得以呈现的,学校和师生在管理、教研、学习、人际关系、文娱体育等各种活动中,受到学校显性的或潜在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种种不同的行为,它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我们称之为行为文化。只有师生员工自己从心里认同一定的规章制度、道德准则、工作流程和行为规范的规定,他才会在精神面貌、做人做事的态度、工作中乃至社交场合表现出校园文化所倡导的行为,这是师生员工对学校精神、核心价值观、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认同的结果和表现。无形的理念和制度不能转化为有形行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空谈,行为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落地的关键环节。基于此,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构建先进的精神文化理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入手。

其次,要抓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的行为往往可以引领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较强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第三,要抓职业道德的养成、修炼和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这是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也可以说这两者是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

第四,要注重树立优秀模范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师生员工的行为。

第五,任何一种行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有形载体,要注重用好各类载体,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载体可以归纳为宣传载体、工作实践载体、活动载体等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可以从传媒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文化建设、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工学结合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和活动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行为文化的建设,让师生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校精神、核心价值观、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认同,并形成校园文化所倡导的外显行为。

第六,要坚持严格的考核和监督,要让师生员工明确该做什么、必须做到什么程度,通过长期的约束,让制度落到实处,让师生员工形成所倡导的行为方式。

(四)物质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文化是师生员工通过感官可以感受到的校园文化的实体形式,是构成校园文化层次中的最外层。高职院校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VI系统,校园外部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及室内陈设,学校教育教学实训环境,师生员工的休息娱乐环境及文化设施等。物质环境是精神环境的物化及外化,具有“化人“的功效,身处其中的人会受到熏陶、感化、约束及导向。

高职院校的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应该把握以下思路:

首先,要精心设计、整体规划高职院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要确保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与学校说追求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保持一致,以有利于校园文化在学校的落实。

其次,高职院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要体现工学结合职业文化的特点,要让师生在校园物质环境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境中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企业文化、制度的要求。

第三,高职院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要彰显对师生员工的人文关怀。校园物质环境要服务于师生的管理、教学、科研、学习及生活活动,要体现出以简洁、方便、舒适、功能合理、安全、具有美感的特点。师生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不仅能够满足必要的需求,还能得到美的熏陶。

第四,高职院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要具有人文底蕴及教育功能。校园物质文化是隐性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注重阐释学校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观,要彰显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有序管理并引导、激发师生人人参与建设环境、爱护环境、维护环境、欣赏环境的意识,要把物质环境的建设与师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密切配合,让校园环境成为影响师生思想感情、道德行为、职业素质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

第五,高职院校的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注重学院VI系统的规范建设与维护管理,以塑造学校良好的对外形象和师生的品牌形象意识。

综上,校园文化是增强高职院校师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使广大师生得到智慧的启迪、道德的升华、人格的完善、知识的吸纳、技能的培养的一种途径。健康、高雅、积极、向上并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于造就优秀的管理团队、师资队伍以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与时俱进地加强与完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将是推动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发展远景与目标的必由之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多姿多彩的课本
昨天tomorrow
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我的周末
“只要你好”
我编的教科书
快乐
让生命笑得更灿烂
一根热狗
高新技术与我
童年
上海一日游
假文盲
三“福”临门
试析高职院校学风与文化建设
试析高职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的创新
浅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浅析网络技术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浅论进化教育论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试论统筹方法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再思考
试析半工半读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的影响研究
简论澳大利亚TAFE学院校企合作的特色及其启示
试析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
浅谈未来取向的发展在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试析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文化的思考
试析管理文化向服务文化的转换
试析出口扩张时期台湾经济发展与职教改革互动述评
试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设置探讨
《山中访友》教学记
《秋天》词义辨析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著名文艺理论家──何其芳
《秋天》有关资料
怎样朗读新诗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古诗词中的“秋”
回忆何其芳同志
14《秋天》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札记
《秋天》的意境美
何其芳的旧体诗
何其芳的早期创作和《秋天》的抒情艺术
那么一种氛围──读《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