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看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分析

关于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看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分析

"

[论文摘要]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论述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当今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观点:应试教育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忽略学生的学术修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误区,同样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一体化 学术水平

在人类历史上,工业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而发展的,不同科技水平时代要求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很不协调,如何健康有效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源于英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而产生。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形成的现在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以德国的职业教育被公认为是最为成功。

德国的教育体系的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在其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在职业教育中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经过长期的实践,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资格。这样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其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这样的职业教育制度很明显会给学生带来学术和职业两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很强的职业技能。同时也使企业积极的参与到职业培训的行列中来。

除此之外,德国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为各类教育形式互通建立了平台,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发展,西方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旧职业消亡,同时又有许多新职业产生,职业中的科技含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例:在过去20多年中.美国的工作结构与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非熟练、半熟练工作减少,另一方面需要劳动者具备多种及更高水平技能的工作增加。这个时候,职业教育不仅要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事实上传统的职业教育也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学术教育培养。正如美国职业教育评估协会(NAVE)在2002年度报告中指出的一样。“职业教育在2O世纪9O年代初的时候依然非常传统,并且基本没有看到学术能力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对于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讲,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开始从注重职业技能转向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并重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国际上各界普遍要求的建立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技术背景。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其次,职业教育缺乏层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知识密集型行业、服务行业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由单一层次的技校向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例还是非常少,而且基本上是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但是这些高职学校又存在着发展定位不明确,没有形成办学特色。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办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性,而不注重技能培养,有盲目攀高升格和办学向学科型靠拢的倾向。这种现象和国外的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有着本质不同,国外的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基于职业教育水平已经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另一种倾向是简单的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全忽视基础的课程的学习。选择这一类职教模式的高职院校,主要是由中专技校合并而成的高职学校。从这一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潜力。 "

职业教育质量差,又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现状。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由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使得设备短缺,师资流向高等院校。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生源差。形成职业院校生源差的主要因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国的科举制度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目的主要是做官或从事管理工作,至少是从事“白领”阶层的工作。而对于从事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行业的“蓝领”工作则不屑一顾。绝大多数的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后都希望升入普通高中,而后升入普通高校,读硕士、博士。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愿,并使他们的愿望大多变为现实。此外,没有好的生源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偏低,学生一旦就读职业院校就意味着个人发展的终结。学生除非万不得已,宁可选择复读也不会报考职业院校。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职业教育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表现出其特有的不平衡性,由此而导致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的不平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部差距的拉大,这种不平衡性还在继续加剧。

总之,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层次相对单一,教学质量偏差,地区间职教发展的不平衡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应该如何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学生,这就要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来考虑和分析。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可以说依旧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这样的教育扼杀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又是进入职业学校或高等院校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的首先就是要有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没有动手能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非常遗憾,应试教育的现状依旧没有得到改观。此外,除了改变中小学的应试教育现状,要对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是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活和进入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必备的素质。

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是职业教育规模偏小的主要原因。除了加强投入外,笔者认为需要对原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和分配。第

一、继续合并那些规模较小的职业学校和培训点,使之成为具有规模的职业学校,形成规模优势,避免浪费;第

二、我国的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发展,现在规模庞大。但是其中有些院校,事实上是起到职业教育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那些实施职业教育的功能的院校需要进行调整、转轨和相应的改革,成为真正具有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第

三、考虑到国际上教育一体化的趋势,高等院校应加强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和培训,为将来的一体化教育体系,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刚等院校为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多层化,做出贡献。

一个人接受教育,有两个最直接目的:寻求职业和个人的发展。许多优秀的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就读职业学校或是职业学院,就是因为职业教育层次单一,我们几乎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或硕士。同时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之间没有升学通道,学生一旦就读了职业院校,他的个人发展的潜力和机会失去了。因此,职业院校对优秀学生毫无吸引力。造成的结果是出现“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差生读职业学校的”的观念,当然这也是事实。

解决的方法有两条,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段或更高的层次,使学生在这个系列可以继续升学和求索;同时要从教育体制上搭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互联互通的教育平台,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升学通道。

当代的职业教育已经不完全是简单的操作工的培养,而是培养具有较高技术水准的技术人员,甚至就是培养从事管理的技术人员。学术能力的高低对于他们从事的职业有很深影响。这一点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中已经引起重视,这就是国外各界提出的教育一体化。而在我国还是一个误区,大多职业学校的老师以为职业教育不需要学术。这个观点在实践中如果得不到纠正,同样也会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教育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成为次要教育。

四、结论

我国的职业教育要获得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更需要创新的观念。解决应试教育问题、职业教育的层次问题和职业教育中的学术教育问题,将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到职业教育中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图
学骑车
珍爱生命
登长城
快乐的白云
游玲珑山
小狗福特
加入少先队员
我的小妹妹
跆拳道
我的同桌
等我也长了胡子
逛公园
发新书
现代诗
社区先进党员典型事迹材料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大学生在工商局的社会实践报告
幼儿园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炼钢炉职工优秀个人事迹
行政执法支队先进事迹材料
“十佳执法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假期到口腔医院的社会实践报告
检车员个人先进事迹
2021新生入学军训心得与感想
阳光警察先进事迹材料
房产交易登记中心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大学生在西药房的社会实践报告
创建五好党委事迹材料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策
试论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
浅析从汉语谚语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择偶观
浅析提高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浅论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教育的探究和渗透
浅析西方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论将文化意识引入翻译教学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意识的渗透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浅析不同教育体系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
试论英语翻译要重视语境与跨文化
浅谈词汇能力发展次序理论与我国英语词汇教学
试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茶叶商标的翻译
《劝学》课文解题
《劝学》的不足之处
《劝学》“劝”的是什么?
读《劝学》篇有感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荒唐的《劝学》,无辜的荀子
《劝学》词类活用
再读荀子的《劝学》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劝学》时代背景
《劝学》内容提要
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
《劝学》词语古今异义
重温《劝学》
荀子的性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