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1)

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新型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及建构略论(1)

摘 要: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 艺术 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 科学 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 方法 ,让学生 自然 地、优美地唱歌。

关键词:声乐艺术 教学 理念 建构

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应该以本民族声乐艺术成果为基础,广泛汲取和借鉴西洋声乐艺术先进的经验和 理论 ,形成世界性的 中国 声乐艺术。

一、如何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二要扎根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早在2000多年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就有了声乐教学理论的记载:

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

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

这即是说,教唱歌应先看学生的基本条件,强调教以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

另据《史记·师乙篇》所载: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旬中佝,累累乎端如贯珠。

这说明在当时歌唱就要求气息运用流畅,歌唱如线贯珠。

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组的c-e,甚至更高。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 研究 。

三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 历史 悠久,除语言和 音乐 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过去有人说,“西洋唱法”声音宏亮、宽广、浑厚,有较强的戏剧性,不宜表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其实,中国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求声音的宏亮、浑厚、结实、宽广,我国北方一些民族性格粗犷、豪爽、奔放、热情、真挚,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质来表达我们的音乐。例如:滕格尔演唱的《蒙古人》等系列蒙古草原的歌曲,就不一定只能用粗沙、略带嘶哑的声音和通俗的风格来表现,完全还可以用明亮、宽厚、奔放的男高音来表现。

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 发展 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 总结 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

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陈君凡

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 学习 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 科学 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 自然 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伤声带)是总原则。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 问题 。

树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 历史 问题要克服,那就是唱法问题。过去人们把声乐分成“民族”和“美声”两大类,后来又有了“通俗”唱法。至使长时期以来,不管生还是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常常说某某学生适合唱美声,而某某学生适合唱民歌;嗓门大的、粗犷的、宏亮的便是好的“美声”料子,嗓门不大,但优美、细腻、抒情、嘹亮的则是民歌料子。在教学 方法 上也一味去追求某一方面的东西,去“造声音”。其结果是将 音乐 教学引入误区。正确的发声体系,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族,尊重发声的科学原理,切不可人为的、主观的去认识。

更要强调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稳步前进,切忌模仿。过去我们要学生多听人家唱,那是要求学生多听人家是怎样运用自己的嗓音,怎样把握作品风格,适合自己的便可以借鉴,但不可模仿。 艺术 就怕模仿――模仿就完了。

要建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老师是关键。初学者若不通过教师的指点,几乎不可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与别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必须有相当灵敏的耳朵和聪明的智慧,对学生美好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 分析 ,然后让学生通过锻炼得以和稳定。

三、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二)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参考 文献 :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陈君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秋天
我亲眼所见的一件事
喜临门
爷爷教我顺口溜
天灾无情人有情
寻找春天
杀毒小霸王
来自网络的友谊
助人为乐的爷爷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
照片上的我
一个孤儿
打靶
我爱好游泳
解除查封扣押申请书
员工转正申请书范本
撤回再审申请书
个人工作调动申请书
实习申请书格式
公司普通员工转正申请书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司法会计审计申请书
外出实习申请书
2011年优秀班级申请书
中专优秀团员申请书
企业试用员工转正申请书
幼儿园办园申请书
申请加工资申请书
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5)法学理论论文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6)法学理论论文
我国医疗保险的现状和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罪刑法定原则中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冲突法学理论论文(1)
电子垃圾邮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2)法学理论论文(1)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2)法学理论论文
论美国宪法中的“反多数难题”(24)法学理论论文(1)
论无过错责任原则(4)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情景预防(2)法学理论论文(1)
2013年我国法学研究述评与展望(4)法学理论论文
浅论我国公司法修改与完善法学理论论文(1)
罪刑法定原则中应然性与实然性的冲突(2)法学理论论文(1)
20世纪中国票据立法的历史经验
辩证推理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物权立法不应采纳物权行为理论(3)法学理论论文(1)
《颐和园》
《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三
《桂花雨》的直观教学
《桂花雨》设计思路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二)
《桂花雨》教学后记一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
《珍珠鸟》
《桂花雨》教学设计一
《珍珠鸟》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珍珠鸟》第二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