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中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中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中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

"

[论文摘要]核心能力是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是贯穿人生始终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共识。高职数学课程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载体,要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更新数学教育观,改革现有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考核方法,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考核渗透到课程中。

[论文关键词]核心能力 职业教育 数学教学 评价

核心能力也称为关键能力,最早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提出,它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它区别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强调贯穿人生始终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当人们从一个职业过渡到另一职业甚至是从一个行业进入另一行业时所必需的能力。显然,核心能力是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不仅看中高校毕业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看中他们是否具备一些良好的职业品质。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人际关系处理、团队协作等非专业技能的缺乏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一大发展趋势,各国都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培养模式。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多是介绍国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于如何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评价考核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对高职数学课程蕴涵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进行分析与界定,开发和选择适合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考核评价方法。

一、高职数学课程蕴涵的核心能力 高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具有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功能。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学数学或是数学成绩较好的毕业生。他们认为,这类学生思维能力强、反应快,善于把各类纷繁复杂的工作有序化。因为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统计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认为,数学知识通常在学生走出校门后的一两年内就会很快忘掉,但是那些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会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随时发生作用,使其受益终生。高职数学课程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更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载体,要围绕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更新数学教育观,改革现有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考核方法,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考核渗透到课程中。

二、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1.更新数学教育观,树立能力培养观念。目前,数学课程作为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高职院校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教学主管部门、院系以及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认识与定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门为后续学习准备必要数学知识的公共基础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没有上升到能力培养的高度,因此在教学中简单地将教学任务理解为教会学生利用公式、法则解常规题,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忽略了数学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对数学课程学习有畏难情绪,甚至一些学生还存在数学无用论的思想,加之数学课程一般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所以学生普遍具有应付了事的心理。因此,要改革现有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贯彻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从更新数学教育观入手,认识到数学课程应有的能力培养功能,付诸行动,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服务于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2.改革传统教学策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有抽象性、精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抽象性表现在数学只保留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舍弃了这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产生的现实背景。精确性表现在数学推理的逻辑严格性和数学结论的相对确定性和无可争辩性。正是基于数学的特点,我们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时,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学科的教学法,而是要合理采用,加以整合。

第一,基于数学思维培养的课堂讲授教学法。它是数学课程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站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角度,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要将抽象的、有形的数学知识,如概念、公式等讲解透彻,注重向学生剖析教师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

第二,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事先与学生或与学生所在专业的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项目。如在讲到数理统计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对班级里所有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要求学生给出身高的分布情况,并说明理由。教师设置完项目后,可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学生按能力、性别、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围绕项目检索、查找相关数学知识和资料,让学生在实施、解决项目时有选择地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检索和处理的能力,小组成员间以及小组与小组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同时,由于解决一个项目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项目无法顺利开展实施,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力。

第三,小组讨论教学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完一段内容或一个章节后,会给学生归纳、总结、整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再次梳理知识,建立起知识间的结构,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事实上,教师这种做法,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并未参与到知识梳理、重新建构的思维过程中,所以,教师可以在一个章节结束后,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归纳、总结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阐述。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自我提高的能力,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的交流表达能力,提炼知识要点、重新整合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三、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考核方式

目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大多沿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考核模式,一般平时成绩占30%~40%,主要包括平时的课堂出勤、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等;期末考试一般沿用常规的闭卷考核形式,试卷内容主要是基本知识、常规计算方法等。显然,这种评价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无法对数学课程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做出客观的评价。因而,我们可以探索实施“30%过程考核+20%实践考核+50%期末考核”的方式。

过程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提问情况以及小组讨论情况。可以采取教师、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公开、公平的原则,培养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实践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完成预置项目的情况。实践考核指标应包括小组分工明确、有项目计划方案、小组活动记录、项目完成报告等。在考核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报告或答辩,采取教师、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分享、学习他人的思想与创意。期末考核,主要采取试卷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数学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工具。

至于上述三种考核方式所占的比重,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调整,使高职数学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另外,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应尽量采用描述性评价指标。如在项目实施中,虽然两个小组都有活动记录,但是有详略、条理清楚与否之分。因而,在评价中采用描述性评价指标更为客观、公正。

培养具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使命。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数学课程的教学之中,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新评价考核模式,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长大了
商店的橱窗
雨中
柳树
钓鱼
秋天的景色
扫雪
逛早市
桔子
找秋天
北戴河一游
洗碗
小猫做白日梦
妈妈的爱
喂鸽子
省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先进事迹材料
学习“科学发展观”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
2011年小学双拥工作事迹材料
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部新员工工作总结
大学生广播电台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大学生电视台新闻实践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我们之间
卫生局局长为民办实事先进事迹
县公安局派出所先进事迹
2012年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科学发展观先进事迹
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当代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传统信息接受观(1)
审计机关提高纪检效能的几点尝试(1)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1)
中外政府绩效审计比较与启示(1)
关于汉语词汇层的研究(1)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1)
论加强电算化审计的几个问题(1)
浅谈“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原则(1)
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1)
内部审计中质量控制制度初探(1)
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思考与研究(1)
2008本科毕业汉语言文学系论文选题
“和谐论”文艺美学的理论特征和逻辑构架(1)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决定的有效执行(1)
新准则下企业收入审计的新思路(1)
柳永《望海潮》分段详解
柳永《雨霖铃》有关资料
浅谈柳永的词与人生道路
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读柳永《雨霖铃》
抒写羁旅行役的珍品──柳永《雨霖铃》赏析
《雨霖铃》浅析
离忧、愁泪,力透纸背──漫谈柳永和《雨霖铃》
《望海潮》鉴评
《雨霖铃》修辞浅析
《柳永词两首》有关资料
柳永《雨霖铃》简评
《望海潮》鉴赏
武夷归来说柳永
《雨霖铃》赏析
《望海潮》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