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关于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5

关于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

论文摘要: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如何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需要、具有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特色师资的内涵和应采取的具体建设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双师”素质

当前,“创特色,上水平”、“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的又一热门话题。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具有高职教育特色、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和工作重点所在。

高职特色师资队伍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特色师资的基本内涵包括师资队伍组成结构上的特色和师资培养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和在个体上具备“双师”能力两个方面。聘请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培养、提高现有专业教师整体素质是构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基本途径。

(一)整体结构上专兼结合

专、兼职教师比例是“双师”结构优化的重要指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要逐步达到1∶1。应不断增加专职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践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二)个体上具备“双师”能力

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须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和运用专业技术理论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创新以及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应达到85%以上。

高职特色师资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第一,应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而是要教学生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高职院校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育管理上,应重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制度上应使教师职责分明,不同职称、不同岗位教师有不同的责任,即对不同职称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具体要求不同。应择优选用教师,对不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教师,限期提高水平或调离岗位。在考核的过程中不仅要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考核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在职称评定方面,应将教师是否具有“双师”素质作为评审条件之一,以引导教师自觉向“双师”标准努力。同时,应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实训基地,使教师有锻炼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第二,教师自身应主动了解和研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特征,提高对高职教育特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增强责任感,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全面发展自己。来自企业的教师应主动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来自中职学校的教师应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来自普通高校的教师应主动适应高职实践教学工作。

第三,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度,吸引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二)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应采取更加灵活的用人方式,重点引进具有专业拓展能力、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的拔尖人才,引进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博士、副高以上职称人才或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新引进的无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6个月以上再上岗,并将此作为转正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必要条件。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推进名师队伍建设结合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遴选一批在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或科研方面业绩显著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配备导师、资助科研活动经费、选派到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等形式进行培养,为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与国(境)外高校合作,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国(境)外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技能,有效推进名师队伍建设。

(三)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技术应用研发与课程开发能力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研发以及专业教学技术设备与教学软件的开发,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应借鉴和学习国际职业教育经验,专业教师须掌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通过把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任务与项目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职业岗位过程导向、能力本位的教材开发,从而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研发与课程开发综合实践能力,形成一支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形成校企人才资源共享互动机制

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把校企人才互通互培互管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协议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和人才资源共享互动的操作流程,明确双方互派本单位人员到对方兼职,并赋予对方兼职人员具体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为兼职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高职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在学生实习、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订单式”教育与就业推荐、人才互聘与培训、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双方互动,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培养和输送业务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五)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应建立聘请兼职教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求各系部与基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将其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管理骨干、能工巧匠列入学校“兼职教师备选库”;由基地企业在“兼职教师备选库”中选派技术、管理骨干到学校兼职或任客座教授,参加课堂教学,举办讲座,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要求各系部派出年轻教师担任联系人或助教,加强与兼职教师的联系,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其作用。

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认真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督促检查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应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并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各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二)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要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等加强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相关制度,通过有效实施校企合作,使合作企业成为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和培养专业教师的主要场所。校企双方应签订合作培养师资协议,保障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师资,形成校企共管、共同负责、各尽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加大经费投入

高职院校应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师资引进、培养和奖励,重点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进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供经费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内涵、创建品牌和特色的重要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要创特色、创品牌,必须不断研究提高师资水平的手段和措施,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只有建设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才能不断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进程,并在发展中打造自己的品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雁荡山
盛世水晶
游蟹岛
我和大海有个约会
坐大轮渡
日本迪士尼
去宝墨圆观光
国庆节我去了朱家尖
难忘的春游
喜怒哀乐的校园生活
快乐北仑行
草原之旅
云南之旅
游恭王府花园
游海底世界
试论管理科学理论对现代高校管理的启示
关于影响体育教学资源公平配置的因素分析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人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浅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谈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的反思—以创新教学课程为视角
浅析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关于校园网的开发利用
试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
浅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浅析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课程设计
试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浅析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
试论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思考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王二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网络化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