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

浅析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

"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问题学生 管理理念 教育方法

论文摘 要:问题学生是指在思想学习行为上经常违反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类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招生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问题学生不仅数量上较多,而且产生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也相对复杂。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组织者,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怎样才能教育好、管理好这些问题学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1.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成因

问题学生在哪一所院校都存在,其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却各不相同。本文中所讲的问题学生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中品德行为有偏常现象,存在厌学情绪,经常违犯校纪校规的学生。中职校问题学生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家庭成长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与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中的消极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破坏了其对人对事原有的美好印象,变得偏激,不再相信世界上的人和事,从而玩世不恭,或者消极处事;有的学生则因为父母下岗或者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一方面希望申请助学贷款或困难补助,另一方面又怕被同学瞧不起,反而因过于自卑而变得虚荣不诚实;有的学生则因家庭富裕,从而在性格上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固执、相容性差、过分依赖父母等消极特征。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中的消极因素是形成问题学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也不断发展。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性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目前,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在我国文化和教育领域已不容忽视,诸如网络虚假信息泛滥、黄色文化污染、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过大、腐败现象严重以及社会治安和就业形势严峻等等问题,都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观念形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1.3特殊年龄阶段和招生政策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平均年龄在16-18周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青少年过渡期,正在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学生在身体、认知、情感、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等方面都需要积极、正确的引导,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比如人际交往问题、早恋问题等等,都可能成为问题学生的诱变因素。另外,由于在现行的生源分配制度上,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考不上高中才选择中职学校,中职学校的招生不受年龄、分数的限制。所以,生源质量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较为突出的原因之一。

2.中职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及其教育管理很复杂,但是对其教育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要抓住他们品德行为偏常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实效。笔者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认为问题学生的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2.1 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上,对问题学生变怀疑为信任。所谓问题学生肯定不是偶尔违犯校规校纪,而是经常违反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学生,且形式多样、多次反复。所以教师往往对这些学生的言行持怀疑的态度,即使学生讲了真话,教师也难接受,使问题得不到解决,既影响了师生情感,又冲淡了教育效果。这方面的例子在中职学校里屡见不鲜,但笔者认为问题学生虽有编假说谎之嫌,只要我们以自己真诚的心走进学生,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灵之门,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真相,努力创造信任他们的氛围和机会,及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相信大多数学生的言行还是真实可信的。即使有些学生明显说谎,也要让事实来说话。作为老师要用信任来督促学生实话实说,为问题的解决开好头。

2.2 重视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上,变热处理为冷处理。工业上常将锻打好的工件放在室外日晒夜露,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才将其加工成产品。据证,用此方法加工制成的产品性质稳定,不易变形,工业上将此法叫冷处理。学校在处理问题学生的方法中,过去常常当场调查、批评和处分。这样学生常处于问题的亢奋状态,会使问题解决表面化,即未彻底解决思想问题,对批评、处分会表面认错或干脆不接受,大大增加问题解决的后遗症。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成功的班主任在问题不发展、不升级的前提下常常对问题学生不立即展开批评,而是隔几小时或一两天,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来展开调查,同时请当事人分别陈述问题的经过,问题中各自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应该怎样解决问题。选择这样的冷处理法,一是学生已过了问题的亢奋期,情绪已平静,二是发生问题后老师迟迟不找学生,学生也渴望老师公平批评教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老师的介入问题容易解决效果会更好。

2.3 采用柔化激励的措施

教育效果上,变刚性惩罚为柔化激励。多年来,我们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存在较多的刚性惩罚,如罚跑、罚抄、停课等,有的当着家长面严加训斥且和家长写保证、签协议。这些做法在可能暂时有效果,但如果长期使用,效果甚微。有的问题学生得不到老师的信任,问题反复出现,甚至破罐子破摔。提倡柔化激励,目的在于让学生看到希望。只要一有进步我们就给予表彰;问题学生每做一件好事,如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帮扶济困、拾金不昧等有突出表现就在全班通报表扬,并及时给问题学生处分降级或撤消处分、向家长报喜。通过一阶段的实践,柔化激励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应因势利导,多激励、少惩罚,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职学校的学生良莠不齐,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改进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仍然是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2]孔红菊,张建武.中职教育必须面对问题学生的再培养.甘肃科技纵横,2008

(5)

[3]肖小宁.中职问题学生转化之我见.信息与管理,2009

(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那件事我做错了
自家烧烤羊肉串
我喜欢百合花
美丽的秋天
记元旦文艺汇演
我的爸爸
小猫
学折菜
顽固的小老鼠
我喜欢画画
秋游
我喜欢相思鸟
争吵
一次有趣的游戏
秋天的小花园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6)法学理论论文(1)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7)法学理论论文(1)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5)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9)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3)法学理论论文(1)
形中法学论纲(2)法学理论论文(1)
道德的负收益危机(5)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法学理论论文(1)
形中法学论纲(9)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法学论文数据库状况的分析(2)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下)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10)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3)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9)法学理论论文(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灯光》 美文欣赏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灯光》 写作指导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读书故事
《灯光》 美文欣赏
《和田的维吾尔》 重难点分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灯光》 训练素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
《和田的维吾尔》 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