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述纠正声音过亮的方法和经验

论述纠正声音过亮的方法和经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7

论述纠正声音过亮的方法和经验

(一)纠正声音过亮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1、以老师为“良药”良好的态度为“药引”

何为“药”声乐老师在科学的声乐教学中有着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中的任何错误以及问题都是由声乐老师来纠正和解答的,要快速的达到声乐学司的目的有一位好的声乐老师做向导才不会走弯路和迷路。何为“引”态度是行动的先决动机和基础,它影响行动方向以及对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想学好声乐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发自内心的热爱声乐热爱歌唱,简单的讲就是两个字“主动”。

2、歌唱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歌唱时的心理状态对歌唱发声的影响是很大的。许多女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当她被惊吓时,可以不自觉的发出很高、很有穿透性的声音,在声乐演唱中,靠方法练到那种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平时产生行为的方式是要经历:由思维判断产生情绪再支配肢体行为这个过程的,思维贯穿整个过程。而被惊吓时的行为过程是:由于惊吓产生情绪支配肢体行为后产生思维,思维是在过程后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避免了由于思维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才可以发挥出超出平时的能力。例如:一些初登歌坛者,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大打折扣?紧张得不能自制,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怯场”。本来练得滚瓜烂熟的歌词一到上场演出虽然倍加留意却偏偏会“卡壳”,心跳加速、两腿打颤、忘词跑调、茫然不只所错等。伊•卡•那查连柯曾说:“歌唱是高级心理活动现象之一。”所以一个歌唱演员在歌唱时的心理状态对其演唱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歌唱时也是一样,学习方法的过程就是思维判断的过程,而通过情绪找声音的过程就是情绪支配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调节好歌唱时的心态,排除缺乏自信造成的紧张等不安因素。紧张时用情感来带动声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增强意识指挥歌唱发声的熟练性,锻炼对歌唱发声的控制能力

意识对人体有两种指挥方式:直接指挥和间接指挥。例如:人的走路、跑步,游泳等行为都是由意识直接指挥人体来完成的,它们都是通过意识直接指挥身体做出相关动作来完成某种行为。这也就是意识对人体直接指挥的体现。而悲伤时会流泪,兴奋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行为都是由意识受到某种刺激后所引起的某种被动的行为!这就是意识对人体间接指挥的表现。正确的歌唱是意识对人体的直接与间接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歌唱需要直接与间接意识对人体的指挥能够协调统一起来如:呼吸和吐字是由直接意识来指挥完成的;而音色、音高、气息、共鸣等却是间接意识来指挥完成的。前期我们在歌唱训练的时候要能够做到时刻对自己发出的声音进行分析和辨别!有不对的立即改正,让正确的发声方法成为自己身体的一种习惯!所以歌唱水平提高的关键是:

1、意识对人体指挥的熟练性

俗话说“熟能生巧”,人的直接意识与间接意识对人体的指挥随着磨练的增加,人对声音的驾驭能力就在逐渐增强,歌唱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正确歌唱相关肌肉的锻炼问题用正确的方法歌唱

相关的肌肉就会逐渐强壮,对歌唱的支持就会愈加持久,发音能力也会加强。

3、注重个人素质的加强

歌唱水平提高的其他方面除了单纯的技术性的熟练与提高以外,个人的艺术、文化、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阅历的丰富等等都对歌唱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在解决声音过亮问题时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最重要的

1、纠正错误的呼吸方法

在解决声音过亮的问题时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方法是不可少的!我们要以扎实的歌唱基本功为基础多思考、勤练习才能解决问题达到我们预期的训练目标。学习呼吸首先要了解呼吸的方法。常见呼吸的方法有三种:上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而我们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有许多优点,它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能储存较多的气,有明显的呼吸支点,使音域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在日常的歌唱训练中下意识的增强呼吸的训练对我们提高歌唱发声的基本功底和歌唱技巧是很有帮助的。呼吸的训练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有优美悦耳的歌声。一切声音表演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克拉克在《论呼吸》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适当的呼吸。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我国传统声乐论著中说:“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也说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2、保持和合理运用吸入的气息

咬字不能咬的太紧或者太松,太紧容易阻挡气息和声带的配合,使声音棱角太强,太松了又会导致吐字含糊不清!正确的咬字方法应该是:咬字时两个嘴角稍微给点力,牙关要灵活,声带要闭合。掌握咬字的技巧才能使声音发声既圆润、明亮又字字都清晰、明朗。自然放松的咬字也可以使声带、腔体处在自然、放松的状态!用较机械的状态练习咬字可以解决由于情绪变化使声带、腔体紧张的问题,注意的是训练咬字时情绪不能急躁也不能懒散,要心平气和的认真练习!无论是世界上哪种语言,吐字都是舌头、嘴唇、下巴等部位的运动再加上气息与声音的配合完成的。

另一个问题“声音缺乏管道感”?没有管道感的主要原因就因为喉咙没有充分的打开!而“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且稍往后拉,这种状态就叫做“打开喉咙”!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不应该认为嘴张大了喉咙也会同样打开,如果是一位在艺术上造诣较深的人,只须依靠呼吸的 一点力度,而不需要使人察觉到张大着嘴。” —P.M.马腊费奥迪。我曾也有体会:当喉咙完全打开时,在歌唱时会感到头部有一种向前和向上顶的力量,即在某种程度上有梗脖子的感觉。美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舍瑞尔•米尔恩斯在谈到纠正某些歌者在歌唱中头和下巴的状态不够自然时,主张将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部的后上方,在歌唱时轻轻用力向前搬,而头部又轻轻向后仰,这时头和下巴便处于歌唱时的状态。

3、解决咬字和打开喉咙的问题

歌唱中要保持吸气状态,歌唱中保持叹气状态!怎样做到吸 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运用叹气的感觉来歌唱,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唱歌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歌唱中经常感到气短、气不够用,越唱越憋,很吃力。这 与不会运用气息和保持气息有关,虽然吸气吸的很深,但一唱起歌来,气息很快就浮上来了,或 者是很快跑光了。那么,吸气动作完成后,应该如何保持和运用吸入的气息呢?首先,歌唱中要保持吸气状态吸完气后,有一个瞬间的停顿,这是吸气后、用气前一个自然的短暂停顿,这个停顿造成了 吸气和用气二股力量的对抗,用气时要尽量利用这种对抗力。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还能 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仔细体会一下,这种对抗实际上是一种吸气的保持状态。用吸气状态演唱,只是一种感觉,其实谁也不能在唱的过程中还能吸进气来,但是就用这个感觉便可 以达到保持气息的目的。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 畅通无阻,在演唱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要保持这种吸气状态。歌唱时,吸入的空气不能很快被呼出,这需要吸气肌肉群不仅不能放松,而且 要继续保持收缩状态。吸气肌肉群的这种收缩的保持,需要意识去控制。当我们在歌唱中保持吸 气状态时,就是对呼吸肌肉群的有意识控制。控制气息的部位被称为“呼吸支点”,戏曲称之为 “丹田气”。其次,歌唱中保持叹气状态歌唱中容易出现的气息不够用和憋气现象,除了与吸气状态保持不住有关,还有一点就是与 气息不放松有关。歌唱中气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气息通畅持久的使用。但如果气息被过份的控制,则会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灵活。导致气息无法通畅,难以持久。怎样做到吸 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份僵持而言 的。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 人人都会做,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在积极兴奋的气息保持中,不可忽略运用叹气的感 觉来歌唱,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 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了。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 持吸气状态同时存在的,那一方都不能缺。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 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这种呼气方法也称作“揉气”。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气息,被腰、腹 部的肌肉群犹如揉面似的慢而有韧性地向外“揉”出。 保持叹气状态歌唱时,如果你感觉腰腹部膨张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气息有控制的流出, 这时的感觉就基本上对了。

4、面罩共鸣

面罩共鸣就是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用贝基的话来说就是“歌唱时只有横膈膜和面罩发生接触”。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虽然是一种感觉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如何寻找面罩共鸣呢?田玉斌在《谈美声歌唱艺术》中是这样说的:“我认为面罩共鸣实际上是打开鼻咽腔的产物”。就是说,当歌者的声音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时,他(她)的鼻咽腔是完全打开的。如果说打开喉咙是要求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那么,要想把声音送进面罩,还必须同时把鼻咽腔打开。所以贝基先生说:“我所说的打开喉咙是要求上下左右都打开。”……如何做到在打开喉咽腔的口咽腔的同时,把鼻咽腔也完全打开,从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呢?我把贝基先生的做法按着我的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手段。

一、面带微笑声音容易进入面罩位置。贝基先生说:“古代的老师教唱歌只教两件事:一是打哈欠打开喉咙;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就靠这两点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

二、用哼唱的感觉到面罩共鸣。他说:“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当然这种哼唱必须是以完全打开的喉咙和良好呼吸支持为前提,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面去的。另外在哼是要尽量找到一种晕乎乎的感觉,这说明打开了鼻咽腔真正哼到头上去了。

三、不张大嘴也有助于找到面罩共鸣。……除不张大嘴外,贝基先生还要求歌者不要用嘴去控制声音或用嘴去做声音,这样往往会影响面罩共鸣。

四、小声练唱有利于找到面罩共鸣。

五、讲话时也应该尽量运用面罩共鸣。……正像斯基巴说的那样:“说话要像唱歌那样好听,唱歌要像说话那样自然。”

面罩共鸣是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寻求这种感觉,只有这样喉咙才是完全打开的。唯有通过打开喉咙来彻底改正音过亮这个毛病才能真正的获得面罩共鸣。

五 结 语

在上述论文中,着重对于声音过亮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具体怎样纠正声音过亮这个问题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学习所获和个人一些观点从声乐发声技巧的几个关键性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及阐述,也发表了个人的一些比较浅显的建议。总是不会那么全面和精确,只能算是对过去几年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经验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吧。由于个人的表达能力以及文学功底有限,导致上述论文的文笔较为粗糟,在主观角度来说已为不易。声乐学习的路是漫长不尽的成为歌唱演员的期望也不知能否实现更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条路上面走多远,做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声乐表演专业的学员来讲,只希望排在我们后面仍然在声乐路上摸索的人能少走点我们曾走过的弯路!“不放弃,不抛弃”在声乐艺术的大道上一路走下去!

参 考 文 献

[2] 沈湘,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2

[3] 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 余笃刚, 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6

[5] 薛良著,歌唱的艺术,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6

[6] 徐行效,声乐心理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12

[7] 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8

[8] 潘乃宪著,声乐实用指导,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3

[9] 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10]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声乐译丛,上海声音学院出版社,1980年第1期[12](美)杰罗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4](美)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著,训练歌声,李维渤选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

论文出处(作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堂有趣的科学课
爱心充满人间
一次难忘的经历
母爱
一次难忘的活动
我的生日
紧张的期中考试
爬西山
你和我
第一次买早点
摘桔子
放鞭炮
一张成绩卷
玩直升机
海上钓鱼
课堂教学安全制度
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管理的规定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公司员工交接管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幼儿园安全工作责任书
农场场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
公司人事考核制度
信访事项督办制度
药监局办公文明规范
信访事项会办制度
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公司保安员岗位责任制
团费收缴及管理试用暂行规定
信访事项交办制度
泰尔指数在推选公平性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TD-SCDMA通信系统中掉话原因分析
“安然破产”挑战公司财务经营理念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网上披露方式研究
对应分析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应用
论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结构
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区域科技创新进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盈利能力财务指标的配比关系思考
刍探以企业价值分析为重心的财务分析体系
论LTE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
小研基于PROE 5.0 在轮胎模具设计上的应用
杜邦财务分析法及应用实例
Liquidity is a Major Disadvantage for Real Estate Investors
兴城市海滨和菊花岛的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乌塔》教学片断及反思
这样疏导更精彩──《乌塔》听课随想
《乌塔》结构分析
《乌塔》教学反思
《乌塔》教学杂谈
感动 行动──读《乌塔》有感
《乌塔》中心思想
《乌塔》教学后记
《乌塔》教学思路
《乌塔》写作特点
《乌塔》一课教学随想
《乌塔》词句积累
《乌塔》阅读提示
《乌塔》教学实录
有感于《乌塔》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