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智慧
[摘要]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知识内化,达到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理论依据及探索实践这两个方面对如何发展学生智慧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内化 智慧 数学 应用意识
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使教学过程从教师的指导内化为学生智慧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谈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渠道来发展学生智慧。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表明,他们的认识能力还不成熟,还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其智慧的发展需要介入教师的媒介而产生。但是教师并非能直接规定学生智慧的发展,学生终究要用自身的力量把所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我们知道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学生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字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达到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在处理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表现出较灵活的思维、较开阔的思路、较好的数学素养等,这样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无疑是很有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启迪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领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知识内化,达到发展学生智慧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以下举措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动手操作,强化应用意识。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应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例如,当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可创设一个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圆柱形饮料瓶、茶叶筒、饼干盒等物体的体积问题。要求体积,必须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高比较好测量,如何测量底面半径呢?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示了各自的智慧:有的直接用直尺量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把圆柱形物体用力往作业纸上一压拿开后,测量出印在本子上圆的直径,再求出半径;有的用小绳围绕圆柱体一周,用尺子量出绳子周长,再求出半径;有的直接在圆柱体上画一点,再把圆柱体在作业本上滚动一周,量出作业本上两点间的距离(也是周长),再求出半径。通过这类实践性活动,让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数学知识内化的载体,是一个复杂多维的连续递进的过程,需要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其内化的动力,使之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智慧得到发展,涉及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问题,而且也是数学教学理念的重要改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难忘的旅行
- 我的座右铭
- Fatigue and Rest(疲劳与休息)
- 分担家务
- 大量的作业
- The Disabled Should Have Equal Rights(残疾人应享有的权利)
- 我和母亲的五一节
- 最好的旅游方式
- 在你心目中,什么才是美
- 热爱生活
- 互联网对儿童来说是危险的
- 我的爸爸(My father)
- 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吗
- My Mother’s Garden(妈妈的花园)
- The Tibetan Minority(西藏少数民族)
- 刍议农村房地产档案管理
- WTO,TPP与上海自贸区
- 试论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 满足公众休闲与档案利用的对策
- 关于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细节的几点建议
- 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影响
- 再审之诉模式下的再审立案(1)论文
- 开放档案 亟须形成机制
- 证券法律责任失衡的立法矫正
- 浅议档案人员的意识与能力
- 档案信息电子化问题研究
- 美国碳关税法案与WTO原则冲突
- 刑事法学学习方法论(1)论文
- WTO法律解释的申诉方利益取向
- 浅谈档案缩微品的利用
- 《梦想的力量》写作背景
- 《桥》趣闻故事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二
-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的意思
- 《桥》考点练兵(二)
- 《桥》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桥》美文欣赏二
-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 《桥》教案设计之一
- 《桥》教案设计之二
- 《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梦想的力量》整体阅读感知
- 《桥》美文欣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