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左权民歌的渊源与独有特色

论左权民歌的渊源与独有特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论左权民歌的渊源与独有特色

摘要: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左权人,一名左权民歌的爱好者,对左权民歌有一种深深的宠爱,在此将自己多年来积累所得拿来与大家共享,以期更多人爱左权民歌,唱左权民歌。

关键词:左权民歌;渊源;独有特色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巅,与河北、河南交界,傍中华民族发祥地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文物丰博,县境内众多的风物传说、民谣、民谚,与生活息息相关,表现了左权人民对秀丽山河的赞美和对家乡热土的眷恋,表达了人民的智慧与企盼,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都通过自编自唱去表达。逢年过节,祭祀神灵则通过民间结社的形式,进行各种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左权民歌,由于其易编易学,群众热爱,一直十分活跃,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歌种,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老民歌手刘改鱼、青年歌手石占明、郝爱宏更是将左权民歌发扬光大,唱出山西,走向全国。

1 左权民歌的渊源

左权民歌是县境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艺术珍品,它以口耳相传,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古承宋、元、北曲。其“大腔”曲牌结构与宋代的“唱嫌”、元代的“散套”比较,有许多相通之处,这说明它的形成应不晚于宋、元时期。宋、元之后,受则以民歌形式保留下来。明、清时期,民歌在县境内传唱极为广泛。从现在仍然流传于群众中的一些歌词和明清居士所著的诗抄文集中,不难找到其历史印迹。代表性的有《吃洋烟》、《走西口》、《小老鼠上灯台》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左权民歌的发展,在歌词、曲调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打辽县》、《查脚》、《刘梅躲婚》等大量反封建民歌产生于这个时期。在8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中,就有近200首民歌产生,大都生动反映了各时期的斗争形势与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更加重视民歌的发掘,整理与提高工作,文化部门大力选拔、扶持、培训民歌手,不定期举办民歌训练班和民歌会演,使一大批民歌手脱颖而出,如刘改鱼、郝玉兰、赵兰珠、王引弟等。1954年,年仅16岁的刘改鱼出席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举成名,博得歌唱家称号。

2 左权民歌的种类

左权民歌是县内所有民间地方歌曲的总称。由于受地域、方言、风俗、习惯等影响,又具有其独特的地方民间音乐色彩。左权民歌由大腔、小调、开花调、杂曲4大类构成。

2.1 大腔

属套曲类民歌,曲调优雅婉转,结构严谨完整,跳跃性大,虚词拖腔多。由序曲、正曲、尾声三部分组成。其中序曲和尾声是固定的,而正曲则是变化不定、自由随意,有多种回旋变唱因素。大腔唱词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曲调较长,流行面受到一定的局限,但也正是这一特点吸引观众,称雄于其他曲种之上。俗话说“唱得了辽州小调,喊不来辽州大腔”,大腔没有师傅教是学不会、唱不来的。大腔歌手多为中年男性,正月元宵夜“串火盘”时最为多见。

2.2 小调

小调是相对开花调而言,不是音乐上的大调小调,它是左权民歌特有的一种形式,它也是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抒情、有叙事、有轻松欢快、有典雅凝重、有诙谐幽默、有尖刻讽刺。歌词格式以七字句多,兼有十字句。小调有包罗万象的音乐情调,多姿多彩的词曲变化,易学易唱,可随心所欲填词改词,最能引起周围观众的共鸣,因此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宣传工具,以宣传中心工作而传诵四方。

2.3 开花调

这也是左权民歌小调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的歌词常分上下句,歌词内容常常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上句总是以某某开花为起兴,下旬着重点明主题,已经形成一种固守模式,如“门搭搭开花不来来,门外走进俺哥哥来”,“苦菜开花苦又苦,活活苦了俺二十五”。开花调由于其主旋律流畅、生动活泼、抒情性强,可即兴创作,在青年男女中广为流传,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的最佳表达形式。

2.4 杂曲

目前,在县内比较流行,其特点是在特定环境中抒发感情,可独唱、对唱、或一人领唱的人合唱,如打夯歌、踩籼歌。民间舞蹈跑驴、竹马、旱船中常用。杂曲有固定的单一曲谱,形式繁多,唱词自由,是左权民歌中别具风格的一种形式。

3 左权民歌独有民间特色

左权民歌除和全国各地民歌一样,在唱词写作上广泛运用叠字、夸张、双关、谐音等手法外,还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点。

3.1 浓郁的左权风味和地方特色

左权民歌巧妙地引用方言土语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想哥哥》中的“锅熬噌噌下不上米,不想旁人光想你”,歌词朗朗上口、贴切、生动、乡昧十足。其次,比兴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以“开花调”为例,不仅“山药蛋开花”、“大榆树开花”,就连“小椅床”、“窗玻璃”这些日常物品也要开花,“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照见俺圪蛋亲”,“小椅床开花在地下,亲圪蛋来了好坐下”,可谓寓情于物,语出惊人,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充分反映了民歌属民这一特征。

3.2 有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性

这一特征在抗日时期的民歌上表现优为出色。如左权将军牺牲,左权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不仅将县名“辽县”改为“左权县”,而且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民歌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左权将军》中唱到“老乡们,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和,为的是咱老百姓,咱们辽县老百姓要为他报仇恨”;再如《八路军日本鬼子不一样》,“八路军日本队鬼子不一样,日本鬼子穿哩黄衣裳,牛皮鞋走路咯嘀咯巴响,一进村来就打枪;八路军日本鬼子不一样,八路军穿哩灰衣裳,布底鞋走路一溜风,一进村来就把歌唱。”把老百姓对左权将军的爱,对日寇的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爱憎分明,舒畅简洁。

3.3 题材与结构具有广泛性和多样化

左权民歌的创作者,主要是来自田间地头的老百姓和生产一线的工人干部,庆丰收、迎新春,办喜事、送亲朋,搞集会、思亲人。无事不能成为民歌的题材。《四季生产》、《闹五更》、《送小姨》、《回娘家》,堪称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就其结构看,有上下两句为一首的;也有多句式一段一首的。每句字数不等,从2个到11个字都有。

数百年历史长河中,左权民歌总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群众总是通过它寄托希望和理想,探索光明和幸福,如今的左权民歌正以它崭新的面貌,肩负着广普及、创精品、出人才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左权”将越开越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爷爷
我学会了打篮球
自己购物的经历
二十年后的家乡
鹦鹉飞走了
快乐的端午节
双重意义的端午节
学校的花园
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
水泥厂的污染
美妙的歌舞会
端午节
清早的菜市场
三十年后的世界
如何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做到以客户为核心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关于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浅析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
摩登女郎由何而来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政策性保险产品市场营销之路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秀明性”
论如何加强教师教学艺术修养
分析歌曲演唱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基于服装销售渠道中委托代理模式的激励机制研究
浅析夏加尔绘画语言的独立性
基于对比语言学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宏观策略
探析中国画中的设计因素
《白鹅》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巨人的花园》教学思考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推门课)
《白鹅》教学思考(推门课) 清风细雨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引入设计
《白鹅》教学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与教后反思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白公鹅》教学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