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绿色转型的中国图景

过去两个世纪,中国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9世纪初期,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高达33%。

而后中国迅速衰落为弱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迅速下降,至20世纪中叶,仅为全球总量的5%。直到1950年,中国才抑制了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比重继续下降的趋势,从极低的经济水平正式发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起飞阶段,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奇迹,中国不仅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纪录,也创造了减少贫困人口的历史纪录。今天,中国已经上升为全球综合国力第二大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根据麦迪森的估计,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再度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对于中国人而言,民族复兴不再是梦想,中国崛起正在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中国迅速崛起已经引起全球各国的极大关注。国际上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发展可以对世界有所贡献,但也有些人声称中国的发展壮大会构成某种威胁。

笔者认为,中国崛起为世界提供了机会而不是威胁,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事实上,改革开放的过去20多年来,中国已经对全球经济增长、全球贸易增长、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未来中国的发展还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但其前提是中国必须立足于国情,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选择适当的崛起之路。笔者认为,中国不仅要“和平崛起”,还必须要“绿色崛起”。

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增长模式的转变,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才能够顺利实现历史性的崛起。

一、绿色转型的国内外背景 1.全球减排背景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第一份防止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法文件,并于1994年3月12日生效。1997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京都议定书》,成为第一个以条约形式要求承担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义务的执行性文件,并创新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权交易制度。

1998年5月,中国签署《京都议定书》。2007年,国际能源署(IEA)提出“450稳定情景”,即将大气中CO2当量浓度长期稳定在450ppm左右,使全球温度平均升高值比工业革命前上升2.4℃(IEA,200

7)。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路线图”。

2009年12月,联合国将召开哥本哈根高峰会议,决定2012年全球减排协议。哥本哈根高峰会议是全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但却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即不能就减排目标和义务达成全球协议,陷入“全球灾难”,导致全人类都将成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为此,国际社会需要中国自主自愿作出公开2050年的减排温室气体承诺及制定路线图。中国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这不仅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还来自非洲等最不发达国家的压力,同时也面临不同的政策选择,中国处在十字路口上:与世界减排同行,与世界减排脱钩;与世界积极合作,与世界消极对抗。

2.国内背景 从工农业产品产量为主的实物经济角度来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一个非常高速的工业增长过程,1978~2011年,以可比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5%,高出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以上。

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中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由1980年的4%上升到2003年的22.0%,也超过美国占世界的比重(为16.5%),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不少重要的工业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重迅速上升,跃居世界前列,其中钢铁、煤炭、水泥、化肥、电视机等已列世界第一。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水、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巨大压力,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中国各类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同程度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但却是世界上自然资产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耗水量第一大国(占世界用水总量的15.4%),污水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相当于美国的3倍),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中国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度上升,资源供需矛盾趋向将会更加突出。 中国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在产生巨大的资源供给压力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仍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同时,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的口味
美丽的心灵
我的妈妈
我的好朋友
我们班的“武林高手”
经典外号集锦
我的朋友会魔法
有一个姑娘
侦探老妈
我的启蒙老师
给爸爸画像
老妈“N”让我“2选1”
盘古接班人
我的死党
搞笑大王薛璞
“四个全面”: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境界
合作供给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构建与培育
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探究沪港通的意义与风险
传播先行,实现民心相通
如何理解发展与法治的逻辑关系
军休干部的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介入
韩版微信之父,是个“凤凰男”
青春不是大冒险
分手后相互躲着对方怎么办等4则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辨析
美国反垄断规制模式历史嬗变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哲学思考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之二
20《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之二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三
14《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17《酸的和甜的》
22《窗前的气球》
15《小柳树和小枣树》片断赏析
21《从现在开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16《风娃娃》第一课时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之二
27《清澈的湖水》教学片断
21《从现在开始》片断赏析
17《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之二
15《小柳树和小枣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