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谈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谈谈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5

谈谈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谈谈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谈谈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谈谈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 诉讼时效是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此,虽然民法理论界和司法工作者作了许多的探讨,且在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对某些问题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笔者拟对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对分期履行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应从每次合同履行的期限届满之日起分别计算;二是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一、笔者认为,确定诉讼时效首先应确定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在分期履行的合同中,义务人没有按照合同所约定的履行期间履行义务,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应从此时开始承担违约责任,因此,也就必然损害对方当事人的权利。按照《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此时开始计算。如果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必然会得出义务人没有按照合同履行前几期的义务,并没有侵害对方当事人的权利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分期履行的合同分别计算诉讼时效,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持第二种观点的人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分期履行的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履行期限届满开始计算,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这种看法貌似正确,实际恰恰相反。因为当事人之所以签订分期履行的合同,最主要的原因是义务人无力一次履行合同所约定的义务,对权利人来说风险就已产生,此时就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扩大损失。反之,如果此时权利人不采取任何措施,直到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后,未向义务人主张权利,即使人民法院对前几期已超过两年期限的权利也予以保护,而这时义务人早已债务累累,已有的财产也可能被其他债权人执行,根本无力偿还债务,权利人的利益最终还是得不到保护。

三、分期履行的合同分别计算诉讼时效符合诉讼时效的立法本意。民法之所以设立诉讼时效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使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分期履行的合同,分别计算诉讼时效与这一立法本意相吻合。反之,如果分期履行的合同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计算诉讼时效,则必然导致权利人不及时主张权利,义务人不按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这不仅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也不利于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走进“梦境家园”
游科学技术馆
乔依醒来.....
秋游白云山
游海底世界
游庆云海岛金山寺
秋游崇武古城
苏州一日游
秋游南胡公园
爱恋秋天,向往秋游
一次春游活动
我是一名义务小导游
游舟山
游白石山
“恐怖”的百鸟园
关于高职院校区域化进程博弈论
关于高职德育问题研究
关于去行政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问题探析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浅论高等院校学生评教的理性发展趋势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新探索
关于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试论革新高等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
浅析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试析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
浅谈独立院校师生关系的独特性
关于高职英语词汇学习攻略
试析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要略
关于高职教学管理初探
关于班主任如何管理高职学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