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2
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对“三类”案件有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权
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对“三类”案件有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权 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对“三类”案件有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权 法律应赋予检察机关对“三类”案件有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权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范围,按违法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应当确定以下三类可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
一、 侵犯国家利益的案件。在我国现阶段民事行政领域中,侵犯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最直接的表现主要有下列两种:一种是侵犯国有资产所有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如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些人趁国有资产重组、变现|、转让之机,严重违反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利用合同这一合法的方式,非法处分国有资产,而国有资产的行政主管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造成资产流失。另一种是破坏国家资源的违法行为。如个人或企业未经许可,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非法使用国有土地,行政机关违反法律规定给予企业行政许可,致使国家资源遭到破坏等。此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强国际间的经贸往来,外国商品在中国进行倾销,其行为侵犯了国家民族企业的权益,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构成对国家利益的损害。上述违法行为的主体不仅有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外国人,也包括作出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客体都是国家的整体利益。对此类侵犯国家利益的案件,应由检察机关根据主体和行为性质的不同,分别提起民事公诉或行政公诉。
二、 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正在逐渐增多,这类案件主要包括:那些因违法行为直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案件。如因环境污染导而导致周围居民人身、财产遭受损害的案件,电信、电力等公用企业凭借垄断地位损害公众利益的案件,因产品质量而导致众多消费者受损的案件等,其中因环境污染而导致危害的案件最为严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该类因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应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三、 损害公共设施的案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公共设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损害公共设施的案件有所发生。而损害公共设施的违法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具有特殊性,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财产以外的合法权益。其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或行政机关非法占用公共设施,影响公众的正常使用。二是有责任的单位或个人对公共设施未给予合理的维护而造成损害等。此类案件的违法行为,由于不涉及对个体直接利益的损害,一般情况下,无人追究。我国现行的民事、行政法律也未规定对这类违法行为的诉讼权。因此,为维护公共利益,应当立法赋予检察机关对损害公共设施案件有公诉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介绍自我
- 搞怪师生
- “六侠”出本班
- 孙悟空课堂遭遇记(1)
- 减肥……
- 一个香喷喷的包子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爸爸
- 可爱活泼的小表妹
- 常说说表哥
- “混世魔王”
- 雪花飞舞的日子
- 说说同学
- 说说我自己
- 试论罪刑法定原则
- 简析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制度
- 有权不可任性
- 浅谈金融法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影响
- “中国式过马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法律保护
- 关于陪审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 浅谈武警官兵处置非法集会事件法制思维的培养
- 保护公司债权人的新路径
- 警察体能素质对执法能力的提高
- 土地承包经营的抵押权问题研究
- 中国行政伦理建设的研究
- 互联网金融法律分析
- 婚姻法的伦理性和传统性分析
- 学术史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民商法学研究
- 32《精彩的马戏》
- 5《借书》
- 33《给熊猫贴嘴巴》
- 3《不是为了分数》
- 1《爱祖国》
- 30《坐井观天》
- 16《“闪光的金子”》
- 《识字学词学句(一)3》
- 1《所见》
- 2《铁棒磨成针》
- 4《学跳绳》
- 24《问银河》
- 18《鸟岛》
- 14《“黑板”跑了》
- 31《蜜蜂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