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9
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作文能力
"
摘要: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存在编造、抄袭现象,这与他们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不无关系。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应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并在多种激励中满足成功体验。
关键词:体验、激活、兴趣、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据我所知,目前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的作文内容空洞,或随意编造,或抄袭作文。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缺乏习作方面的体验不无关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体验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材料。那多彩如画的校园生活,幸福欢乐的家庭生活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有多少闪光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描绘,去歌颂。然而,由于学生缺乏体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作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关爱校园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庭。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也感受着集体的温暖。由于校园生活也是教师十分熟悉和了解的,所以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教师应设法通过诱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活动中学生尽情展示自我,切身地体验过程。课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科教学的过程之中:动手实验,制作手工,扮演角色,游戏竞赛等。课外可根据节日特点开展活动:“五一”节开展讲一位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做一件小制作,写一篇小论文,开一个科技信息交流会等。
此外,面对课堂内外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应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并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的内心体验。
2、引导学生关爱家庭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充分展示着性格的真实。在这样的交际环境中,引导学生以家庭小主人的身份,关注家庭,大胆地参与家庭生活活动。可布置学生开展一些活动:今天我当家,上菜场买菜,烧饭、烧菜,洗碗;给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在“三八”给妈妈制作贺卡;在父母不在家时当一回小主人,有礼貌地接待客人;随父母参加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外出旅游……在家庭生活中,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学生参加的家务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进行评价,从中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成功的快乐和人情的温暖。
3、引导学生关爱社会
社会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可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如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温暖;去公园或其他公共场地打扫卫生;调查采访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参观书画展……有条件的学生还可当商店营业员、公交车售票员等。如一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找人签名,每人需签满20人以上。为完成这项作业,学生必须与许多人交往,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在克服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有各种体验,这些都为孩子们创造了写作的源泉。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在于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中,存在于人们的英雄业绩和日常的高尚行为中。”社会生活和人的个性生活的美,为学生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宝藏”。指导学生观察社会时,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辨丑识真,揭恶以扬善,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审美情趣得以提高,再以美的形式来表达,即实现由“物”而“美”的转化。
二、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
学生经历了学校、家庭、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了切实的体验了,但这还仅仅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课程资源。要想利用这种资源,还需要教师的唤醒、激活,使学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产生强烈的习作冲动,进入生机勃勃的习作状态,把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
1、教师语言引领,引发共鸣
作文前,教师应深入学生的心灵,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结构和情绪状况,衡量一下作文要求与孩子需要之间存在的情感、智能等方面的距离,然后通过引人入胜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快乐的情感,使作文成为其内在的需求。小学生的情感是纯真而又丰富的,只有让他们融入到浓浓的情感氛围中,他们才能畅所欲言。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倘若形容冷漠,言语平淡,甚至居高临下,怎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掀起波澜?所以,教师首先是一个满怀激情的人,应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拓宽思路,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从而融动学生内心的“情弦”。比如,一位教师教学生写童年的一件趣事,进行过这样的开场白:“童年时,我曾学医生的样子给布娃娃打针输液,曾用妈妈的化妆品把自己涂成‘丑八怪’,还模仿爸爸‘吞云吐雾’,呛得眼泪直流……童年做过那么多傻事、蠢事,可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那时侯的我原来是那样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畅谈童年的趣事吧。”这位老师的这段开场白牵动了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情素,使学生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自己的童年趣事,真正到了“情动辞发”的地步。此时,再要求学生写下来。于是,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文章在孩子们的笔尖洋洋洒洒流泻下来。
2、利用多媒体再现生活
事情经历了,也有了一定的体验,但真正要把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观察后留下的印象并不一定很清晰,而且这里边还有个素材筛选问题。要是能把事情的关键部分用数码照相机记录下来,制作成课件,在习作指导时在学生面前重现出来,往往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很好的阶梯。如一次去海边秋游时,我有意识地拍下:出发,路上,看到大海时同学的神情,抓螃蟹,被螃蟹的大螯咬住了手,不小心摔倒,浑身是泥,一个个手捏袋子、满载而归等镜头。在习作指导时,出示这些镜头,学生便很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这次习作。2004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首届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研讨会上,许多老师运用了这种手段。如虞大明老师上的《走进崇文》,上课伊始,虞老师用大屏幕展示了学生小组选定的照片:校园中的滑滑梯,学生表演照片,虞老师自己在校园里的照片……然后让小组合作,给本组选定的照片取名字,书面创作解说词。一张张照片勾起了学生美好的回忆,一段段精彩的解说词便很快生成。
3、利用现场表演,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中,往往发现学生主体部分内容不具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创设情境,为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可大大减缓习作坡度。对于精彩动作,要求表演者“定格”、“慢放”、“重放”,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描绘。
如省教坛新秀湖州市东风小学肖绍国老师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课----《演演说说写写》,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肖老师与一学生扮演一对父子俩,观看足球赛的电视直播。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为学生再现了真实的生活画面,然后让学生说说,说好了,再写下来。这样的指导,学生有了更深的体验,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又如《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有的学生写到了家庭音乐会,只提到了爸爸、妈妈表演了合唱,“我”表演了舞蹈,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缺乏细腻的刻画,轻描淡写,不能更好地突出中心。为此,请两位同学演示表演过程,情景的表现活生生地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写起来就具体生动了。再如,看图习作中,画面静止不动,无声无息,学生根据仔细观察把握图意,展开合理想象,差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有意识创设情境,展示图内外内容。
创设情境进行体验习作,以观察为基础,以激发兴趣、扎实训练为核心,把学生独立的个性融于语言文字之中,是进行作文指导的好途径。立个性之人、主体之人、真实之人,正是作文教学的崇高追求!
三、在多种激励中满足成功体验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当学生比过去有所进步时,他们都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亲切感,此时,必会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1.多元评价,激发习作热情
多元评价,指评价者的多元参与。其中有学生的自评,让学生再次读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一下写作的过程,说说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有学生的互评,学生看同伴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也能够促使他们与同学互比;还有教师的评价,既评学生作文,又评学生“点评”,有条件的还可请家长评价,使家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并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沟通。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对我们作文评价的启发尤其大。教师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在作文评价时,作文不仅与同学比,更注重与本人以往的习作比。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评价上,采用作文评语的方式,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后面,对于不足的地方,口头指出,学生认可了,就自己记录下来。这样,在他们的本子上,留下的都是老师肯定的评价。每翻阅一次,学生就增添一份自信,多了一些成就感。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分层展示,体验成功乐趣
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台,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而且还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⑴在教室里布置墙报,选择学生日记中较好的请他们在班上朗读后在墙报上展览,每周定时更换。日记内容不限,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优美的,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可以入选。这样,学生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题材作为日记材料写出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日记上了墙报,特别有成就感,下一篇就更认真地去写了。
⑵利用校园网,发布满意的习作。许多学生家里已有电脑,我就鼓励学生登陆校园网站,上传自己写得满意的习作,没有条件的学生,我就帮他们上传。看着自己的习作出现在校园网站中,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习作的兴趣更浓了。
⑶设立作文成果袋: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只档案袋,由学生自行设计封面,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成长起步”、“闪亮的水晶心”、“苗苗圃”、“进步天使”、“未来作家”等。让学生把在报刊上发表的和自己满意的习作放入成果袋内。这样,一打开这个成果袋,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作文教学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也就不难达成。
主要参考书目:
2.钟美蓉著:《流泻真情放飞童心》,《上城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3.徐雪峰:《小学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上城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4.林碧鹤:《让快乐贯穿于习作的全过程》,《福建教育》2004年第4期。
5.刘丽娜:《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福建教育》2004年第2期。
6.顾巧英:《写真写实写活写新》,《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7期
7.范秀臻:《作文个性化指导浅探》,《福建教育》2004年第8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爸爸
- 自我介绍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妈妈,我错了
- 自我介绍
- 想念您,外公
- 我的爸爸
- 打针
- 我的爸爸
- 我的小表弟
- 野生动物园
- 多功能妈妈
- 我和妈妈扳手比赛
- 2016年4月新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
- GE面经:成功拿到offer的经验和亲身体验
- GE面试经历(二):GE第二次电话面试
- MS China 2003 校园招聘笔试试题
- 揭开宝洁CMK的面纱-暑期实习经历(5)
- GE面试经历(三):GE-四个半小时的三面
- 求职经验分享:我连闯9关进微软!
- 宝洁笔试归来
- 宝洁二面的经历
- 不参加面试能先打个招呼吗
- 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暑期实习
- “四大”面试流程,外企面试心经
- IBM·Blue Pathway实习感言(1)
- 通用电气:招聘实习生进行人才储备
- 欧莱雅需要诗人和农民
- 对我国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探析
- 刑法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特点及疑难问题分析
- 律师事务所风险防控研究
- 法律意识形态的价值属性分析
-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 轻伤害案件中的刑事和解问题
- 外商投资房地产法律规制的反思与重构
- 故意伤人(未遂还是故意伤害?
- 网络新媒体下律师的言论表达界限分析
- 论合同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 公众视野下的职务犯罪侦查权问题
- 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研究
-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重新鉴定90例分析
- 分类管理下的检察人员选拔制度设计
- 刑事案件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之原因与对策探析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五
- 《雨点儿》教学设计一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五
- 《雨点儿》教学设计四
- 《雨点儿》教学设计二
- 《雨点儿》教学设计六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七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三第二课时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二课时
- 《雨点儿》教学设计三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三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