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8

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1 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

新型的超声波技术TOFD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部件内部缺陷与平面曲线在壁厚方向上的高度的技术,其操作简单直观,与以往的超声波技术不同。目前采用的TOFD技术是利用固体中声波传递最快的纵波在缺陷端实现衍射来进行测量的,如在焊接缝的两侧利用一对尺寸、频率、角度相同的纵波斜向探头并使其位置对称,一个作为发射端、一个则为接收端。发射端的纵波从侧面进入到被检测的焊缝中。无缺陷的时候接收端接收到沿着时间表面传播的侧向波与底面发射波。而存在缺陷的部位在上述两个波之外还会接收到缺陷位置所产生的衍射波。这就是超声波衍射检测的基本原理。

2 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压力容器检测过程

2.1 检测过程

2.1.1 检测设备准备 图1 检测探头间距选择 增益性校对,采用超声波衍射检测虽然不是在波幅的基础上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但是增益对仪器的灵敏度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在具有合适的增益保证下完成,才能在扫描中发现缺陷。多数检测中,单个超声波探头组的增益设置是将表面的波高达到满屏的40%~90%,以此保证测量的效果。

对声速和探头角度的校对,声波在不同材料中传递的速度不同,因此检测前应对声波的速度进行校对,另外探头的楔块在多次使用后会产生磨损,探头的角度会发生微量改变,检测前必须对此进行校正,声波速度与探头角度可以通过横通孔来完成调整。

2.2 检测软件与硬件配置 2.3 检测操作过程

将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分别放置在压力容器焊缝的两侧,首先沿着焊缝进行B-扫描,如焊缝、热影响

区没有缺陷的时候,会观察到2个超声波信号,一个是声波在表面传播的脉冲信号;一个是时间底部反射的声波信号,两个脉冲信号应位于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之间的最短与最长声波程内。两个信号是检测的基本参考信号,如果焊缝中存在缺陷,超声波的大部分能量就会在缺陷的表面出现反射,而一部分能量则会在缺陷的上下端产生衍射效应,且会被接收端检测出来。因为B-扫描不能确定缺陷距离探头的中心位置,因此在第一次扫描后应针对存在缺陷的位置进行二次扫描,此次应垂直与焊缝的方向进行D-扫描,完成后保存资料为成像做准备。

3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应用

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结束后就会形成一个图形,见图2,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形状、尺寸等数据,在对成像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根据图像对缺陷进行的定性分析,即确定其性质,依据的是图像的形状和密集程度等;第二步:根据图像对缺陷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尺寸、位置等参数信息,缺陷的高度则是利用其上下端的衍射信号的时间差进行计算获得,应注意的是上下端的回波位置是相反的,缺陷长度则是利用成像获得,深度是利用表面波与缺陷上端的衍射波的时间差计算获得,缺陷距离探头中心线的距离利用D-扫描求出。至此就可对压力容器中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从而指导选择处理措施。

4 结束语

利用超声波衍射探测是一种较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其检测所形成的直观的形象化图像可以明确的对压力容器部件上的缺陷进行描述,利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更可以很快的对缺陷完成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参考文献: [2]郝晓军,牛晓光,郝红卫,代真,郭立峰.结合TOFD与脉冲反射法的复合超声检测系统的研制[J].无损检测,2010(01).

[3]孔立峰,李树学,罗光华,杨景标.TOFD检测技术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9(0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唉!我呀
我的小表妹
我是七仙迷
甩不掉的冤家
我的麻辣堂姐
我的弟弟
我的两个“跟屁虫”
我的小外甥
我是一个“迷”
变化爸爸
礼花
三个“部长”
我的妹妹
我的怪爹怪妈
我们班的“四大天王”
浅论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的措施分析
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浙江省防止新安江跨省污染的应急控制方案探析
机电设备检修与安全监控管理研究
专利申请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商品房销售中的价格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解析
公路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压实施工技术简析
循环水泵超功率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不间断电源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试验检测在监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关于强化计量专业人员管理的建议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形式及裂缝养护
急倾斜煤层回采巷道破坏机理与支护技术探究
《烟台的海》课堂教学实录
《半截蜡烛》教案之五
《烟台的海》教案之二
《半截蜡烛》教案之一
“七·七”事变肇事者的下场
《卢沟桥烽火》课课练
《半截蜡烛》教案之四
《半截蜡烛》教案之三
《烟台的海》教案之一
《卢沟桥烽火》教案之二
《半截蜡烛》教案之二
《烟台的海》教案之三
《卢沟桥烽火》教案之一
《卢沟桥烽火》课文原文
《烟台的海》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