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守财奴》教法浅说

《守财奴》教法浅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守财奴》教法浅说

"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渠道,是学生求知的主战场。素质教育的推行,减负工作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是恒量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大密度、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要进行“数量多、速度快、质量高、负担轻”的教学目标设置。要想达到教学的优化管理,最根本的就是节省时间。长课短教,势在必行。

长课短教在《守财奴》这一 课中体现以下四个环节:

一、点题目,明文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的是文题,为揭示文章的“主脑”,弄清题意,就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对《守财奴》这一课题,主要抓住一个“奴”字,以“奴”字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所理解“奴”是“奴隶”、“奴化”。《守财奴》题目虽然是编者加的,但巴尔扎克刻画的葛郎台贪财、聚财的爆发户形象无不体现了“守财奴”这三个字。一个“奴”字更是生动、深刻地表现了葛郎台赤裸裸的、毫不演示的对金钱的贪婪,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可以了解到这位敛财、聚财的奴隶可谓腰缠万贯,但他的生活并不轻松,他的家庭并不幸福,他的心情并不愉快,因为他确实成为了财产的奴隶。

作为世界文库中四大吝啬鬼之一的葛郎台,他的守财奴形象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贪婪吝啬典型。由此看来,对《守财奴》由释题开讲,确能作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理情节,重形象

语文教学要讲出“美”来。我国现代语文教学九大流派之一的情感派的代表教师欧阳代娜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课文中的美原原本本地交给学生”。怎样才能交给学生并使学生接受呢?我以为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透彻理解上。《守财奴》虽是《欧也尼。葛郎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但这篇节选课文在情节上有其独立性。通过导入课文后,学生对故事情节较感兴趣,已能理清故事的脉络,所以把重点放在对葛郎台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上。(附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清楚小说的特点之一:人物形象是在故事情节当中来刻画的。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守财奴》一课在情节上 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文章开头交代了两点:一是介绍了葛郎台的性格特点,就是葛郎台与金钱的关系,说明他是一个占有金钱的执著狂,有钱就有命;二是他对女儿是一个极端专制的吝啬鬼,家庭温暖、父女亲情,统统化为乌有。以下的情节发展就是以葛郎台与女儿的关系这条线索展开的,具体刻画出了葛郎台视金如命的性格。最后结局是写老葛郎台临死抓取法器,临终嘱咐女儿。这是对他的这种性格的补充,说明他这种性格至死不变。

葛郎台占有金钱的强烈欲望不但反映在他要用刀去撬在梳妆匣上的金子,用阴险狡诈的手段骗取女儿应继承的金子,甚至在弥留之际,连法器上的金子都不放过,他这种视金如命的性格,渗透到了整个故事情节。对这长达

五、六千字的长篇文章不能逐字逐句的去分析,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这种性格特点的情节来以点带面。我是抓住了抢夺梳妆匣一节中的细节描写来进行分析他这种性格的。如:抢夺梳妆匣时的动作: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我主要是抓住了“一纵”“上”这两个动词进行分析,作为七十六岁的老头,步履应该是蹒跚的,动作应该是迟缓的,可葛郎台发现镶金的梳妆匣竟然能身子一纵扑上去,脚步之神速,动作之敏捷,就象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抢到梳妆匣时的语言:“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这里叠用了几个“金”字,更是体现了葛郎台与金钱的关系。通过分析后,让学生了解到人物的性格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刻画的。这样,葛郎台的视金如命的性格在学生的脑海里留有深刻的印象。

讲述并不是满堂灌,而是启发式的带领学生随着巴尔扎克的笔触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逐步认清葛郎台惜金如命、狡猾欺诈、贪婪执著的性格特点。在讲述过程中,特别注意三点:其一,注意情节的整体性发展,不要把一篇完美的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而是找出文章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整体性分析。其二,注意课堂语言的锤炼,虽达不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尽量把语言文学中“美”的精华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其三,注意到了讲述式教学的弊端:限定学生的异向思维。在讲述中注意学生的分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抓重点,解难点

《守财奴》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但学习的重点有两方面,一是巧妙的情节安排,二是个性化的语言。

1.巧妙的情节安排

让学生透过这种阶梯形直观形象来复述这种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这样使学生增强了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巴尔扎克描写人物语言的技巧已达到极为高超的地步。我选取的课文中五句能表现葛郎台个性的语言,让学生把这五句化放在故事情节中,来分析他的语言特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这种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身份,展现人物性格的。

分析语句离不开语段,理解语段离不开文章,领会文章的意旨离不开作者的思想状态。巴尔扎克这位法学士之所以离开司法界而从事文学创作,是因为他亲身领略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万能,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关系。对七月王朝腐败的现实,他立意要写一部艺术的历史。他曾说“从来小说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们的秘书”,“法国社会将要作历史家,我只能当他的书记。”《人间喜剧》这部容纳了90部作品的小说集确实是法国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作为其一的《欧也尼.葛郎台》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怎样的社会现实,是这一课的主旨,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至此老师的分析讲解暂告以段落。下面放映VCD光碟,通过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对课堂中分析的人物形象、性格及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回顾。常言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体会过。这样让学生听过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后,再看影片中葛郎台的表现,使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四,再归纳,后升华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归纳式的结尾,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巨细无遗,而是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归纳,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认识到小说这种体裁的特点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从而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来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最后的练习是连句成段,我选取了课文中所使用的十个成语来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写一段有关联的话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上这几个成语。这个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和针对性写作能力。

五岳之美,各异其秀。教无定法,学无模式。

长课短教,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阶段(定向预习启动兴趣)--------理解阶段( 设场分析总结储存 )------------运用阶段(练习回授外向创造),是对课堂教学的优化管理。一堂课45分钟,要教完一课书,的确突出了时间的效率原则,可谓“分分秒秒急煞人”,但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抓住要,培养能力,提高效率,适应当今语文教改的大潮,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符合减负教学的要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一件艺术品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我喜欢的一首诗(3)
我喜欢的一幅画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幅画
我喜欢的一幅画3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防腐木屋的特点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