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努力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水平

努力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水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1

努力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修养和水平

" 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们语文教育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们语文教学的质量、效率,我们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和能力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基本上还处于被动状态。在语文课本面前,教师处于被动状态。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完成着一篇篇课文的程式化的分析、讲解,心里总在盘算,赶快把6本书教完,然后进入高三,投入总复习;而所谓总复习,又是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和学生一头扎进某些资料的题海之中,做完了一册又一册;而临近高考的几个月,全国各地的试卷纷至沓来,于是教师忙着组织测试、阅卷、讲评,一份又一份。最后,惶惑地看着学生走进高考试场,心里茫然地占卜着自己为教的命运。

总之,语文教师的头顶上空,笼罩着浓浓的应试教育的乌云。在这种气候下,我们艰难地瞄准着高考的靶心,但是往往瞄而不准,因为如今的高考试卷,已经体现了素质教育应当具有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的学,基本上处于无趣味状态。听着老师对一篇篇课文的乏味的分析、讲解(一篇完整的艺术品往往被搞得支离破碎,失却了原本具有的灵性和韵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有时却还要硬着头皮记那没完没了的笔记。面对着一条条选择题,学生无兴趣。有的阅读试题,让学生如堕五里云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听了老师的讲解,似乎还能自圆其说,只好认可。实在乏味。语文,按理说,它最丰富多彩了,它渗透到各个学科,生活中到处有它的音容,但是我们为了高考,很少开设语文活动课程,对第二课堂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常听有些学生说:“学了十几年语文,现在倒不知道语文怎么学相了。”真叫人心寒。

这样教与学的结果是,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和语文能力低下,高考语文成绩很不理想。面对着语文教育的这种状况,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问自己:作为汉民族母语的语文,我们的学生热爱她吗?能对她敏感、能体味她的神韵吗?我们究竟教给了学生哪些语言知识,揭示了哪些汉语的语言规律?我们又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读懂、去体味、去欣赏古代诗文和现代科技、社科文章的呢?又是如何指导学生比较得心应手地纯熟地运用汉语的语言文字叙写自己的生活见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解说自己懂得的知识技艺,论证自己形成的看法观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负荷很重的辛辛苦苦的语文老师,静静坐下来深入思考啊!

语文教学的构想

一、 让伟大祖国的语言在高中学生心中熠熠发光。

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历史悠久,词汇丰富,声调优美,写景状物,叙事记人,抒情议理,具有准确、缜密、简明、具体、形象、生动的优点,完全能够适应飞跃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生对语文(我们的母语)学习不感兴趣,这是我们教语文者的悲哀。

我们认为,学生进入高中后,应该在初中学习了语法的基础上,大讲修辞。语法,解决语言的“通”;逻辑,解决语言的“对”;修辞,解决语言的“好”。我们为什么不无比自豪、津津乐道地把我们祖国的这种好的语言、语言的好,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懂得我们民族的语言美呢?譬如,从语音讲修辞,讲出汉语构词、造句的音律美;从词语讲修辞,体现汉语炼字遣词的神韵;讲句法修辞和修辞格,让学生看到汉语美妙的语言体操;讲篇章修辞,带领学生寻求说和写的最优谋篇布局的方法。讲修辞可以系统讲,讲语音、词语、句法修辞,讲篇章修辞,讲辞格修辞;可以结合课文和精美的课外选文讲,结合名作家的原稿的修改稿讲;亦可结合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讲,引导学生在活人嘴上的活的语言中学习修辞。

大讲了修辞后,学生便能认识到,我们祖国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对这个资源,不去开采,不去利用,是人生的一大浪费。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各备一册摘抄本,在书籍报刊上,在生活中,发现有表现力的词语、句段,乃至篇章,随时摘抄下来。这样日积月累,一学期、一年下来,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这个摘抄本已成为自己的语言“小金库”。课余饭后、节日假期,随手翻阅,好不赏心悦目。

关于讲课。要求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把每一篇课文都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效果极佳,那是奋斗目标。但我们总要有几个精彩的有新意的保留节目,有几手绝活。譬如,散文你就把《天山景物记》讲好,小说就把《林黛玉进贾府》讲好,说明文你讲好《南洲六月荔枝丹》,议论文你讲好《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文言诗文,讲好《念奴娇·赤壁怀古》,讲好《六国论》。你要能用这些文质兼美的范文的语言形式,同时,以你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课堂教学语言,征服学生,充分展示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准确优美,激活他们的思维,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语文首先要培养起兴趣,对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就能事半功倍。众多事实证明,对语文真正感兴趣语言素养高的学生,高考语文都能取得好成绩。

二、 让课堂教学真正收到实效 在这里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课文中有哪些是学生不懂的、难懂的,教师要在备课中了解清楚,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不懂的,教师可直接作解释,对难懂的可发动学生讨论,相互启发,相得益彰。带领学生鉴赏课文,要在学生主动汲取,划划杠杠(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教者从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一些佳处(不要面面俱到),和学生一起赏析,让学生体味作者在词语、句式的运用上,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如何精妙地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教师一定要让出时间让学生吟咏、朗读、作业,不要让自己琐碎的不疼不痒的讲解、分析,淹没学生练习的时间。上述过程学生必须处于主体位置。

一篇课文的讲读,总要让学生自己有所得,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总要让学生留下几点铭心的印象。那种处处不放心的程式化的教学,那种成为参考书的拷贝似的平庸讲授,是语文教学的极大浪费。难怪叶圣陶在谈到文言文教学时,对教师一句一句的沉闷的串讲厌恶之至。

这里讲一讲资料的运用。资料、练习册要为我所用。要精选,不要让学生重复劳动造成时间的浪费。典型的好题目要分散到平时的讲读课中去。我们看到,好多资料都是上年高考试卷改头换面的复制,不想突破,不走出自己的脚印,容易进入复习的误区。还是老老实实地带领学生多读多写,老老实实地进行语、修、逻的系统的严格的训练吧。

三、 “多读多写”在当今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 “多读多写”,实在是学好语文的经验总结,是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法宝。但今天的高中,已不是解放前的私塾,亦不是大学的中文系。高中不但有数、理、化、外,而且有政、史、地、生。所以今天的“多读多写”,应是小河流水,是日积月累,贵在有恒。我们坚持在每堂讲课前进行“5分钟阅读”,轮流让一学生上讲台朗读一篇选好的精美的佳作,并作扼要评说。高中学生青春似火,神采飞扬,正值读诗写诗的年龄。在高一,我们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朗读大量优美的诗篇,读臧克家、艾青、流沙河,读舒婷、汪国真,让少男少女得到生命激情的张扬,既熏陶了情感,又学习了诗的语言。然后我们引导学生读散文," 读微型小说,用这些文学作品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充分发展学生原本就具有的形象思维能力。进入高二下学期,我们要求学生转轨,阅读说明文、议论文,学习这两种文体的语言,掌握它们的写作模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假期中,给学生开列书目,让学生读名篇名著,接触一些长篇,读《三国》、《水浒》、《红楼梦》,读《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岩》;读鲁迅、郭沫若、茅盾、沈从文、巴金、王蒙,读普希金、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马克·吐温……。

为了开展第二课堂,我们根据多年订阅报刊杂志的经验,选择了《中学生阅读》、《语文报》等作为学生必备的课外读物。我们曾举行诗歌、小说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专题学习和研究了段落教学,向学生讲授段落的知识,揭示文章完全段的行文结构规律,提高学生驾驭段落的能力,这对阅读、讲话、写作皆有很大好处。

我们注重文章的整体阅读,总结出阅读过程的“浏览—细读—鸟瞰”三部曲,以此对文章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审视。在“细读”阶段,我们要求运用一段一概括,一段至数段一归纳的方法,掌握文章各段提供的信息和整篇文章的结构形式。叶老说:“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这确是医治阅读不得要领、囫囵吞枣的良方。

多读,要讲究熟读、背诵,一个高中生头脑里要有几百首诗词,上百篇文章,就是不要求背诵的课文,也要记住几个自认为好的句子。记背是高山积雪,春天来到,自会白雪消融,春水溶溶。

在多写上,我们提倡学生写日记。写日记极利于培养敏锐地观察生活和捕捉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起初学生感到困难,也费时,但老师作了指导、讲评了优秀日记后,学生便能逐渐打消对日记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尝到甜头,也就得心应手,欲罢不忍了。

前面说过,高中学生正值读诗写诗的年龄,我们鼓励学生写诗,抒发美好的诗情,锤炼诗的语言。出刊《校园青春诗选》,满足学生的发表欲。

写作训练怎样才能做到扎实而不架空,我们从三方面着手:

1. 语言训练

(1) 炼字:主要是动词的准确运用。例如杨朔写埃及一位非常著名的舞蹈家:“她约莫三十岁左右,高身段,戴着墨镜,耳朵上( )着两只金色大耳环,怪好看的。”空着的动词让学生填,出现了“挂”、“坠”、“戴”、 “吊”、“晃”等,就是没有用“摇”字的,答案公布后,学生钦佩,认为“摇”字最好,准确地写出了一位舞蹈家栩栩如生的形象,透露出作为舞蹈家的美好气质。

(2) 炼词。主要是同义词的辨析和运用。例如一位作家写道:“玉簪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散着芳香。不是丁香的( ),不是桂花的( ),也不是荷花的那种( )。”与“芳香”同义的是“幽香”、“甜香”、“清香”。这种词语练习,既训练了用词,也提高了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细心体察的能力。

(3) 仿造句子。充分运用我国传统语言的特色,尤其是属对,排比。譬如用毛泽东称赞丁玲的话,教师写出上句,让学生写出下句:“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江泽民对文艺的题词:“谱写生活的强音,讴歌人民的事业”。读了“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能不能按此句式,从蚕桑、纺织角度,接成排比呢?一位 毕业多年的溱中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了《扬州的水》,其中有个句子给我们语文教师以很好的启示,文章写道:“扬州的水,产出了驰名中外的物品。不必说兴化青虾、宝应荷藕,单就那溱湖簖蟹,青灿灿、肥敦敦,一看就令人垂诞。”这分明得益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名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仿造句子这种练习形式真好,有模式可依,又启迪思路,难怪高考卷子上也有这种题型。

2. 写段落,写完全段。

一个完全段的结构应分三部分,这就是起始部分(概括地提出本段内容或中心),展开部分(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提供实例、细节或理由),终结部分(从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明确、深化中心意思)。举一个小段作例子:“痴,不是病状是人生最高境界。哪个热恋的情人不痴?哪个虔诚的教徒不痴?达·芬奇画蛋,牛顿煮表,爱因斯坦迷路,陈景润撞电线杆道歉,都是忘却了自身而与神同一。是痴把人性捧向耀眼的星空。”多好的完全段啊!通过段落训练,我们硬是把学生的思维把写作内容纳入完全段的结构轨道。我们认为这是写作的基本功。能说、写好一段话,是有大用场的,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在单项能力的写作训练中,段的使用频率最高,而且段是具体细微的文,段的写作为整篇文章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整篇作文。

(1) 重视文学评论的读、写。我们要求学生多读文学评论,而且最好是先读原作品,掩卷思索片刻,然后再读评论,这样逐渐缩短自己与作者的距离。文学评论往往是文质兼美的议论文,它体现了作者的探索、分析、概括的能力,体现了作者的鉴赏水平,而且有理有据,语言富有文采,读多了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我们把高三课本上的文学评论单元提到高二讲授,为学生写作文学评论作好理论和实例上的准备。初写作时,我们就用统一的题目“我读了一篇好文章”,硬是逼着学生说出“好”来,好在哪里,为么好。后来逐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鉴赏、感悟,自拟出富有文采的工整的文题,写出叙、析、评有机结合的文学评论。

(2) 高三教学是非常紧张的,我们常带领学生在写作上打短平快。即发现报刊上有适合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好的时文,就掐下文章的开头,作为材料,让学生写供料作文。这种写作练习,因为老师手中有范文,该提什么观点恰当,如何展开论证,指导心中有数,批改迅速省时,公布范文,学有榜样。进行一次这样的作文,既训练了写作,又阅读了时文,一举两得,效果很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喜欢的一幅画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一件艺术品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首诗(3)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幅画3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我喜欢的一幅画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防腐木屋的特点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