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案例讲述及反思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案例讲述及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案例讲述及反思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案例讲述及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册科学教科书分为“对环境的察觉”、“运动和力”、“代代相传的生命”、“不断运动的地球”五章内容,《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是“对环境的察觉”一章的第二节,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声音是如何发生和传播之后,才能理解人的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产生听觉的,本节课为学生继续学习《耳和听觉》作好铺垫.

一、教学设计理念

“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自然是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七年级的学生大都十三四岁,他们对声音现象非常熟悉,但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的认识是不确切的.他们开始学习科学课程时间不长,知识和方法上准备不足.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尽量“从生活入手”,消除他们对物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物理就在身边,增加科学学科的亲切感.

另一方面,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各种科学现象充满好奇、活泼好动、感性认识敏感、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因此,本节课采取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感悟,自己构建知识,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中将每4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既保证他们都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又保证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合作意识.

二、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请学生说出歌曲的名字.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设问:美妙的歌曲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我们身边的其他声音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呢?学生举出了很多声音,如“鸟鸣声”、“电台的整点报时声”、“消防车的急呼声”、“防空警报

声”……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接着问题进一步深入:你了解声音有哪些应用、哪些危害吗?学生答出了音乐可以治病、帮助捕鱼,根据蝙蝠发出的声音制造雷达,海豚身上发出的声纳来研究水声理论.噪音还是一种环境污染,能使人耳鸣、发狂等.

通过讨论声音在生活、动物、技术中的应用及声音的利用与危害,恰当地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前面学过的科学概念衔接,使学生感到声音是神奇的、有用的,有时也是有害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新课导入生动、自然、流畅.

(二)合作探究,构建知识

1.探究声音的产生

师:声音是这样神奇、这样有趣,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常见的物品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学生马上进入了状态,每组学生各制造了很多种不同的声音.他们互相协作,互相讨论.我走下讲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指导他们观察,引导他们感悟,启发他们思考.每组学生充分体验、探究之后,各组学生走上讲台,展示他们的成果.

在我的引导下,观察发声现象,学生总结出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停止.然后引导学生解释身边常见的声音来源,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了物理的亲切感.

2.探究声音的传播

师:老师现在跟你们交流,我的喉部在振动,我就是一个声源,你们都能够听到我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我们周围空间没有空气,你还能听到我的声音吗?(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1)探究活动:研究一只放在密封玻璃罩内的小电铃.

①接通电源,你听见声音了吗?你看见电铃的槌在敲击铃吗?

②用真空泵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抽出直至空气几乎被抽尽,请认真倾听铃声变化;

③关掉真空泵,让空气重新进WwW.LWlM.com入罩内,感受声音的变化.

(整个过程,学生认真观察,甚至屏住呼吸倾听,最后得出结论.)

(2)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自制“土电话”,做“土电话”的小实验.学生充满好奇,积极实验,得出结论.

(3)设计实验活动: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通过前面的演示实验、分组设计实验,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观察、实验、交流、讨论中,学生发现: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以上的实验探究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由教师演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推理,再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探究的成就感,提高探究能力.

(三)联系实际,应用知识

通过前面探究式学习,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明确的了解.教学中教师设置了讨论、交流的环节,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声音现象,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深思,获得快乐,同时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讨论1:(出示听诊器让学生观察)听诊器为什么能听到体内器官发出的声音?

讨论2:许多科幻电影都有太空战争的场面.你认为在太空中能听到爆炸声音吗?

讨论3:古时候的骑兵睡觉时都要侧卧在地上,这是为什么?

三、教学反思与心得

1.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深化情境意识

教育家杜威认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本节课学生的思维自疑问开始,并在一定情境下得到诱发,探究问题的情境作为一个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激发学生求知、求真、求善、求美,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2.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真正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灌”学生,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依靠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知识,真正实现了师生平等.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聆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恰当的点拨、指导,和学生一起探究.让学生亲手实践,学、思、行结合,在感悟中形成了自己的智慧.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方法、合作精神、科学态度的全面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喜欢的一幅画3
我喜欢的一首诗(3)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我喜欢的一件艺术品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我喜欢的一幅画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一件艺术品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幅画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在Auto CAD下如何能提高绘图速度
土建专业知识及技巧(新手推荐)
现浇楼板板角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
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钢筋锚固值细节解析
现代城市规划知识点
CAD画施工图的心得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分析
献给所有的设计师
平面设计师资格证需要考什么?
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防治措施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防腐木屋的特点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提高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最大的“书”》随堂练习 巩固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最大的“书”》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随堂练习 提高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师语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最大的“书”》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讲义1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