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8
快乐学筝三步曲
一、 问题 的提出: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以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 ,它音色甜润、优美:高音清脆明亮,中音柔和雅致,低音浑厚深沉,是民族乐器中的佼佼者。随着 古筝 艺术 的不断普及和 发展 ,人们 学习 古筝的热情越来越高,学筝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对促进古筝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众多学筝人数中幼儿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也是最难教的。这是因为幼儿年龄偏小,他们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极易受环境的 影响 而改变。一开始,学生由于新奇、有趣,所以个个都很有兴趣,都想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现学古筝原来很难,就不想学了,学习积极性也逐渐下降。我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会这么短暂?
二、基本设想: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查询资料,我构建了“快乐学筝”教学形式,在学筝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减少幼儿认知负荷、多余刺激,使幼儿把注意力直接集中指向对基本指法与传统乐曲的变化 规律 的掌握上,以便较快地摆脱学习情境造成的紧张,在轻松、愉快地参与过程中,激起幼儿对具有相对难度的古筝的学习兴趣。
三、基本做法:
第一步——我想学
心 理学 认为,任何事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往往能够决定着人们今后对它的看法。当幼儿第一次接触到琳琅满目的乐器时,他们对每一件乐器都充满着好奇,都很感兴趣,很想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古筝上来呢?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硬件设施,让孩子从心里喜欢古筝,从心里想学古筝。如:用录音机播放一些较为优美、动听的古筝曲来吸引孩子;用VCD播放儿童表演古筝的节目;用电视播放孩子最喜欢的《还珠格格》中紫薇弹奏古筝时的情节等等。当孩子听到、看到这些时,就对古筝产生了很好的第一印象。特别是看到《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弹琴的这一幕,很是让孩子羡慕、喜欢。这时,幼儿就会产生了自己也要像紫薇一样边弹边唱的想法,古筝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对象。
第二步——快乐学
幼儿对古筝的兴趣往往会随着幼儿对古筝的新鲜度和学筝的难易程度的改变而改变。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来 教育 他们的,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他们感到学习古筝是快乐的。
1、 形象的语言,让孩子快乐。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年龄偏小,他们的形象记忆要远远胜过于抽象记忆。所以在幼儿古筝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那些枯燥的语言、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孩子喜欢听的、形象的、具体的语言,以此创设愉快、轻松的环境。例如在教弹筝手型的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告诉孩子的:我们的小手像一座弯弯的桥,我们知道桥是很平滑的,而且桥面上不能有漏洞,要不然汽车和行人就要掉下去的。那么在幼儿练习的过程当中,我就可以这样说:小心,汽车要掉下去了,来提醒手指不要张开;哇!这座桥高低不平好难开呀,来提醒手指的关节突出来了,不够圆滑、不够放松等等。这样孩子就不会从老师口中听到:“这样不对,这是错的”等字眼,也会觉得学古筝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样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就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2、获得成就,让孩子快乐。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力,也可以说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在幼儿早期,成就动机已开始萌芽,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 教育 孩子。
(1)、在 学习 过程中,幼儿不断获得由习得、掌握弹奏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所带来的成功的体验,从而,逐渐将潜在的动机力量转化为对古筝学习的长期兴趣,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例如:在教学中,老师挑一些幼儿熟悉的、优美的乐曲,学习前说:上次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学会了一首动听的曲子,今天我们还要用那些知识去学另一首更好听的曲子,你想学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在幼儿早期,他们对教师特别崇敬,许多幼儿学筝可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有时教师的表扬和物质上的鼓励,也能让孩子在学习古筝中感到快乐。因此,在幼儿的古筝教学中,教师对学筝的幼儿要注意多用表扬或肯定的态度进行教学,同时要减少和尽量避免用训斥或否定的态度来教学,给予幼儿情绪最大程度上的满足, 教师也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学生喜欢的小贴饰,对表现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
(3)、幼儿具有很强的表演欲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在众人眼中成为焦点。所以,教师应该给幼儿多一些上台表演的机会。当学生在台上表演完时,听到台下观众给予的掌声,会让孩子拥有一种自豪感、成就感。这时,孩子会感到他是最棒的,会很快乐,在以后的学筝过程中学生也不会觉得很苦。
第三步——共同学
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往往是很严肃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不敢与教师交流,即使有了 问题 ,他们也不敢提出来。在古筝教学中,教师角色应有所转化,必须从师生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教师平时应多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在开心的时候与他分享快乐;在他伤心的时候,尽量和他沟通,帮他排忧解难。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上课之余,多和学生谈谈他们喜欢的话题,慢慢得让学生喜欢你,把你当成一名好朋友。这样,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勇敢的向你提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改进自己的教学 方法 ,从而达到师生共学互进的效果。
总之,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接受这一乐器。作为教师,应培养幼儿对弹筝过程的直接兴趣。通过实施了这一套“快乐学习”的方案,以后每次学琴,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进步也很大,再也没有不想学的念头了。学生都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古筝。把"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想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唠叨的爱
- 神舟十二号上天了
- 做水果拼盘
- 我们笑了
- 雨中的逃避
- 礼物
- 宜宾明天更美好
- 爱管事的陈思
- 难忘的一件事
- 经得起风浪的友谊,最美
- 童年趣事
- 一节课
- 我发现了不用嘴巴唱歌的歌手
- 贺卡的烦恼
- 漂流
- 试析对高职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应用现状的调查
- 试析酒店管理专业“浸入式”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
- 试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构建
- 简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系转化的专题教学模式
- 简论职业院校学生人格教育探析
- 试论当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途径选择与实践探索
- 试论高职高专“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
- 浅析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 浅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时代变迁
- 试论卫生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方式的转变
- 试析初中化学有效课堂的研究与探索
- 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试析对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 试论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的问题思考
- 《观沧海》赏析
- 元代散曲简介
- 《古代诗歌五首》结构分析
- 词的特点
-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导读
- 《古代诗歌五首》词语解释
- 《古代诗歌五首》中心意思
- 《古代诗歌五首》关于诵读的教学建议
- 《古代诗歌五首》写作特色
- 如何使景物描写具体
- 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天净沙·秋思》赏析
- 《古代诗歌五首》学法指导
-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背景知识
- 《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
- 从《观沧海》中看诗人的文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