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反思中走进新课程之四

在反思中走进新课程之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在反思中走进新课程之四

" “教学常规”质疑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真地遵循着约定俗成的常规来教学,于是教学常规就成了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规则和保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到考核,都有一系列的常规。教师备课的教案要规范:怎么复习旧知,怎么传授新知,怎么巩固练习,怎么测评达标,怎么布置作业等等,整个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需要用几分种,也要分配得准确无误。那些字迹工整,写得有条有理的自然就会被评为“优秀教案”了。教师上课时,就要一板一眼地按照备课设定的程序进行。即使是上一个环节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也要按照常规设计转到下一个环节。评课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教师的仪表,教师的语言,教学的任务,教学的环节,教学的目标等都在评价的一百分中占有不同的分值。被评为九十分的课就是“一等奖”,八十九分的就是“二等奖”了。我们实在说不出来1分之差,到底差在哪里。但是,我们就是这样按照教学常规进行评定的。

这样的教学常规成了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成了对教师的“无声的命令”。自然,也就有了和这种教学常规相对应的稳固的教学秩序。值得反思的是,那些个人们津津乐道的教学常规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说是为了管理教师,我们就会想到,管住老师是教学目的吗?显然不是。许多教师在那些常规的管理之下,变得“规矩”了,规矩地没有了自己的教学思想,规矩地舍弃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于是,许多个性化的教学风采被整齐划一,许多在课堂上闪现的教育机智自生自灭,许多教师只会“正步走”了。这就是那些常规给教师带来的效应,以至于有些教师面对新课程而不知所措!

更值得反思的是,那些个教学常规对学生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教师循规蹈矩的榜样示范下,学生也规矩起来。教师说一,学生不能说二;学生不举手不能发言,举了手,教师没有叫你,也不能发言;有机会发言了,又总想着说老师希望说的话。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教师提问的问题,课堂上十分安静,的确符合课堂纪律的“常规”。下课了,学生干部拿着《课堂常规记录本》让教师签字,又得了一个“优”,同学们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常规了。

我们一直把“懂规矩”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好孩子”,把不太“规矩”学习成绩又不好的孩子称之为“后进生”,“差孩子”、“坏孩子”。孩子的那些个奇思异想被扼杀了,那些个创造性的火花被泯灭了,那些个生动活泼的个性被压抑了,那些个孩子本该拥有的自由被肢解得烟消云散了。这就是那些常规给学生带来的效应,以至于他们走进新课程时,不敢“妄言”!

面对教学常规,我们需要反思,在反思中觉醒。我们不能说在过去的常规管理下,教师表现不好,更不能说学生表现不好,那是常规带来的“常规效应”。当我们以新的姿态走进新课程的时候,只有一条出路:打破常规!

那么,在新的课堂上是不是不要常规了呢?不是。有“破”就有“立”,新课程的理念下要有新的教学常规,新的教学常规要指向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发展,指向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如果要制定新的常规管理指标,请管理者不要忘记:怎样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而愉悦地学习……

之五 怎样看待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课堂上必须遵守的规则,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的确。进行课堂教学没有一定的纪律是不行的。试想,如果在课堂上谁想起来就来,想走就走,岂不乱了方寸。

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怎样看待课堂纪律?什么样的课堂纪律是好的,什么样的是不好的。有一位教师曾经形象地比喻某班级课堂纪律好:“我上课时,掉一根针都能听见”。此言虽然有些夸张,却足以证明其课堂上相当安静,如果教师不讲课,就没有别的声音了。

课堂上安静就是纪律好么,学生们都在做什么了?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师生之间相互地沟通与对话,是思维的激活、碰撞与交锋。因此,评价课堂纪律,用是否“安静”作为标准是显然不行的。

可是,我们确实这样评价过课堂纪律。以至于时到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用“安静”作为指标评价课堂教学的迹象。一些学校的领导要一圈一圈地巡视、查看课堂纪律;值班学生干部要一圈一圈地为各个班级的纪律打分;教师下课时也要为任教班级的纪律打个等第。这种对课堂纪律的关注,师生们是不能小视的。学校在“评先评优 ”的时候,要考虑教师能不能维持安静的课堂纪律,校长在评价教学秩序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评讲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对学生的约束力就更大了,在学生成级单的操行评语中,教师用的最多的是一个词是“努力学习”,接下来的就是“遵守纪律”。如果哪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人意,其检讨书上的词语就是“交头接耳”,“做小动作,”违反了课堂纪律。我们不曾认真地注意到:课堂纪律竟被简单地泛化到了如此地步!

据说,一位学校领导在检查课堂纪律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教室里哄堂大笑,这个任课教师就受到了批评,当教师说明原因并进行争辩时,领导扔下一句话:“那也不能笑这么大声”,就走了。教学是一种活动,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探究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就不能大声笑么?师生们的哄堂大笑恰好证明他们进入了教学活动的角色,这样的课堂也要绳之以“纪”吗?那么,如果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情地哭了呢,是不是又要“严肃处理”了;要是为了争辩。吵了起来,又怎么办?

新课程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是新课程之所以新的又一个标志。师生真情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无论是笑,亦或是哭,甚至是吵,都不得用纪律机械地取缔。相反,教育者要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课堂纪律呢?那就要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那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那就要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

上的投入程度。

之六 教育机智是怎么来的

人们通常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巧妙地处理一些难题,称之为运用了教育机智。的确,优秀的教师总是在教学中善于发挥教育机智的。例如,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个学生朗读作文时,由于“口吃”,课堂上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开始是满堂哄笑,继之是一片沉寂,那个“口吃”的学生不再朗读了。如果教师按照一般的方法处理,就会换一个学生朗读。而这位教师别出心裁地说道:“既然他不习惯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朗读,那同学们就趴在桌子上,只用耳朵听吧”。教师也走到教室最后,面对墙壁站着。这时朗读声又响起来,越来越流畅了,越来越精彩了,课堂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教师运用教育机智的成功范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教育机智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众多的教师都心向往之。据说一位特级教师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其门下就有了学习教育机智的“弟子”。至于“掌门人”是怎样传授“技艺”的,我们暂且不论。单说“弟子们”是不是经过学习就能够掌握要领。名师可以告诉你,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处理,甚至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范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学习者把范例都背诵下来,是不是就能够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了?

教育和工业是不一样的,工业生产的是物,是有规格和型号的产品,教育培养的是人,是存在个性差异的不同的人,怎么可能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去解决动态的教育过程中发生在人身上的鲜活问题呢?

再说,教育机智不是简单的算术,通过名师的指点就可以学会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生发出来的。而不是先装在头脑里,然后再去运用的。也就是说,有些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传承的,有些知识和能力是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生成的。像是学习游泳,没有呛过几口水的体验,恐怕是难以学会的。所以,教育机智也是不可能一学就会的。新课程在重视预成性课程的同时,也重视了生成性课程,这是新课程之所以新的另一个标志。

那么,是不是说不要向名师学习了,当然不是。需要我们讨论的是,怎样向名师学习,学习什么?既然想学名师那样,善于运用机智,就得向名师学习。但是,向名师学习的不应当是教育机智,也不是简单的教育方法,而应该是名师的思想,名师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能够生成教育机智的、丰富的教育思想。

列宁曾经讽刺唯心主义是“没有头脑的哲学”,非常尖锐、深刻。头脑本身是物质的,没有物质,哪儿来的意识,没有头脑哪儿来的思想,哪儿来的什么主义?教师如果没有教学实践,怎么会生发出教育机智?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教育机智,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探索中体验,经过亲身体验,才能生发出教育机智来,才能悟出教育机智究竟为何物。也就是说,教师要注重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体验,让教育机智自然而然地产生。试想,哪一个名师,在成名的时候不是拥有丰厚的实践经验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呢?.

简而言之,教育机智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灵活性、机敏性。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教育规律,积累教育经验的结果。如此说来,教师要拥有教育机智,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去探索和感悟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加倍惩罚,不好
作业写不完惩罚有没有好处
惩罚没有好处
献给母亲——懂你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日本流行文化之我见
作业完不成就真该惩罚吗?
葡萄牙之行
献给母亲的爱
献给母亲的歌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作业完不成惩罚?
中学生打工利弊谈
城市规划的历史人文困境
住宅区的水景设计
洁净手术部主体建筑设计前期准备工作探讨
提炼四合院基本形式 京城四合院有了修缮样本
重庆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规划建设述评
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
滴灌系统应用八大错误概念
现代园林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四大软肋制约兰州建筑沙盘模型市场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
建筑与时代
南京主城近期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方法
楼地面渗漏原因浅析及控制
设计突破 建筑创新
巩义市对文化公园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意思
《乡下人家》范文习作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积累篇
《牧场之国》重难点分析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训练素材
《牧场之国》重点字词梳理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三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四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