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

"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即有些词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的词性,起另一类词的作用。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译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现在就把动词的使动、意动以及为动用法放在一起进行认知比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定居)

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让……做丞相)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做王)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发怒)

“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成为使动用法。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i。)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势力削弱)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

④空乏其身。(使……受贫困之苦)

(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使……变成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语,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动的功能,视为使动用法。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把……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③孟尝君客我。(把……当作客人)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系,指谓语动词“为了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

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

使动、意动、为动这三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凡谓语有使宾语如何,以“使……为”的形式对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语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谓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形式对译的叫作为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要译为“让我的耳朵听到的”,这是使动用法;“固以怪之矣”要译为“本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奇怪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可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以吗,这是为动用法。

总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意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上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一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哪一种活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6)
难忘童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难忘童年
难忘童年
难忘童年(3)
难忘的童年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一封信
让我们手拉手
难忘童年
中国物流与配送发展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分析
京剧要刻画人物吗?——李玉声短信引发的讨论
劫夫歌曲艺术特色
论想象力和心理素质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GPS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谈舒伯特的声乐作品和即兴曲
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谈合唱指挥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由《阿姐鼓》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
多媒体运用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公路面层改性沥青AK
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在美国的应用状况
伴唱艺术的美学力场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句子探究
《动手做做看》 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提高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巩固篇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巩固篇
《动手做做看》 整体阅读感知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1
《动手做做看》 重点问题探究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1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2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2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1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师语录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提高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