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5

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想象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通过对许多有联系的现象的观察、分析、联想,找出本质的或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依据。当前,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语文应把培养学生想象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备条件。下面我就结合阅读教学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 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画面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因此,我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视运用插图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例,学习了《将相和》一文,面对廉颇“负荆请罪”的插图,我要求学生成为画中人,进入角色,展开想象,有的同学写得很精彩:一天,廉颇赤着上身,背着荆条,跪在蔺相如面前说:“蔺臣相,都怪我廉颇心眼小,置大局于不顾和你闹矛盾,请你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我一次,得罪之处,还望海涵。”“不,不,廉将军,此言差矣,人非圣人,孰能无过?你行此大礼,叫我如何是好,快快请起。”“蔺丞相如此宽宏大量,更令我廉颇自惭不如,还望包含,今后共同对敌。”蔺相如扶起廉颇,把他引入客厅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利用插图进行再创作,变无声语言变有声语言,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条良好途径。

二、 通过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首要的问题是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这样,朗读时才能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作者在描写草塘倒映在水中的美景时有这样一段描述: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水非常清澈”。“我感受到了芦苇和蒲草在水中的倒影更绿,天空在水中的倒影更蓝,云朵在水中的倒影更白。”“说得真棒,我们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强调哪些词语?”学生很快就回答:“读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清凌凌、更绿、更蓝、更白。”最后,我指导学生边饱含深情地朗读边想象画面。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边缓慢而又舒缓地吟诵,边在脑中想象着这幅草塘倒映美景图。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课文当中,进入文章的意境。

三、 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去启发儿童的想象,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例,《跳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描写孩子神态的语句“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我问学生:“孩子为什么气得脸都红了?”学生回答:“因为猴子把孩子的帽子用牙咬,用爪子撕,孩子吓唬它,它不但不理,反而撕得更凶,还有水手们的笑声更大了”我抓住挈机,因势利导,追问:“此时此刻,他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有的回答:“该死的猴子,气煞我也,我抓住你后,非扒你的皮抽你的筋不可,看你还敢不敢惹我。”“死猴子,太过分了,我是船长的儿子,你也敢来惹我,害我在大家面前丢尽脸面,我非抓住你拿回帽子再收拾你不可。”这一训练,不仅为学生弄清孩子追猴子的根本原因和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是丰富儿童想象的活素材。只有引导儿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去观察、思考、想象,才能培养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学了《落花生》一文,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或电视剧里看到的类似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说说哪些是有用的人,哪些是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有的说:“清洁工,他们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打扫城市的卫生,为人们创造一个整洁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城市美容师,他们就是有用的人。”有的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为了培养下一代,付出了他们毕生的精力,但从不求回报。他们就是有用的人。”有的说:“解放军叔叔,正是有了他们日夜守卫在祖国的边疆。我们才能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他们也是有用的人。”……“黄宝森是北京市副市长,可他受贿贪污,中饱私囊,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就是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我从香港电视剧里经常看到那些五花八门的帮派,他们有的为了赚大把大把的钱,享受荣华富贵,走私贩毒,甚至杀人放火。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他们是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这一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鉴别事物的能力。

五、抓住结尾空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强的文叙述到事情发展的高潮时突然收笔,其意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此时,抓住这个空白,指点学生循着事情发展的规律,把握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去填补,有利于发散他们的想象潜能。例,《跳水》这篇课文,故事写到水手把孩子救上甲板就嘎然而止了,至于孩子救上来之后,孩子、船长和水手会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出来,但学生很想了解救上来以后的情景,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从学生的习作中,我发现他们都能循着事情的发展,把握人物的特点大胆想象。这样续编故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教师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象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猴子过河
克和千克的对话
快乐的“五一”节
彭园快乐游
快乐的“五一”节
我的“五一”节
美丽的万安——我的家
啄木鸟是森林小卫士
爱护国旗
快乐的“五一”节
夏天,我想……
快乐的“五一”节
快乐的“五一”节
我喜欢这样的妈妈
快乐的“五一”节
“非典”事件的法律性质法学理论论文(1)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自发的法律与自由市场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价值概念的解释法学理论论文(1)
亟待法治建构的警察裁量权法学理论论文(1)
两种自由概念(二)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法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法学理论论文(1)
文化的民间传承机制与传统诉讼理念的形成
宪政政府的难题法学理论论文(1)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析自由心证原则法学理论论文(1)
《葡萄沟》教学设计八
《葡萄沟》教学设计二
《葡萄沟》教学设计一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七
《日月潭》教学构想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日月潭》教学设计七
《葡萄沟》教学设计四
《葡萄沟》教学设计九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
《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十
《日月潭》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教学设想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